首页

07.心智模組的日常運作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智模組


同時,我們應該以正念觀看心智的混亂狀態,並且不要過度著迷於模組的隱喻。

肯瑞克和格里斯克維西斯有時看起來就頗為著迷。他們把心智清楚分為七個「次自我」,任務分別如下:自我保護、吸引配偶、留住配偶、連繫(交朋友)、照料親屬、社會地位以及避開疾病。這種分類法有其優點,畢竟這七種心理功能的領域,在天擇設計心智之時,無疑就相當受到重視。儘管如此,你也無須不斷查看這個列表,因為我等一下就會提醒你,我們很難在這些模組之間劃出清楚的界線。

例如,當那些在生涯調查研究中的受試者修飾自己的生涯目標時,你可以說他們是想要吸引配偶,也可以說是想提升自己在潛在配偶眼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他們為了提升自己在非潛在配偶眼中的地位時,所會做的事情。那麼,我們是否就應認為「求偶配對」的模組中,還有個「社會地位」的次模組?或者,我們應該將「求偶配對」的模組,視為從肯瑞克和格里斯克維西斯分開設置的「社會地位」模組中,借用而來的某些機能?正是因為這類難題,我才會竭力避免把心智模組比擬為瑞士刀,或是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

將心智模組比喻成手機應用程式,會遇到另外一個問題:模組之間的轉移有可能比手機應用程式的切換更微妙。即使「求偶配對模式」聽起來頗為獨特,觸動這種模式的感受,卻未必要跟觸動嫉妒的感受一樣戲劇化。這其中可以沒有愛或欲望的暗示,而且可能只有高度的吸引力和興趣。隨之而來的心智狀態,通常也不會像嫉妒那麼刺耳、不和諧。儘管如此,這仍是一種獨特的心智狀態,而且由感受所引發。

清楚劃界的模組比喻有誤導之嫌。因此,如果你喜歡我前段使用的「心智狀態」,更勝於「掌控一切的模組」,那也可以。不論你愛用哪種方式描述,都要記住以下兩項:

一、這心智狀態並不是意識自我「選擇」進入的,而是由感受所觸動。也就是即使「意識自我」原則上可以取用感受,卻可能沒有注意到它,或是沒有注意到已有新的狀態入駐(就算是CEO般的意識自我也是一樣)。

二、因此,你可以了解為何佛陀強調心智各個部分有多麼不定、多麼無常,以及為何祂會認為心智的流變與無我論證有關。我們也確實很難想像能在不斷變換的心智狀態之間找到自我。

確實,如果在這流變之中,有什麼東西可說是持續、真正持久、在本質上不改變的,那個東西就是錯覺:認為「我」,那個意識的我,就是自我的CEO、自我的王。

我們在前幾章看到,這種錯覺具有演化上的意義。意識的我就是那個說話的我,那個與世界溝通的我,因此它要與世界分享它所擁有的觀點,包括:這是個負責執行的自我,而且是個效能良好、擁有優異執行力的自我!我們在這章看到,這個意識心智除了能主導持續的錯覺,也能接觸到其他較短暫的錯覺(例如生涯目標的野心等)。就看當時是什麼感受,又讓哪個模組主導,以及這個模組想與世界分享什麼樣的觀點。

這樣的錯覺或許看起來不須加以防禦。就算這些男女為了要打動對方而耽溺於自我欺騙,又有什麼問題?我想不會有什麼問題。有些錯覺是無害的,有些甚至有益。我絕對不是想說服你擺脫自己的錯覺。總體來說,我的哲學就是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如果你喜歡活在母體中,那就儘管去吧!

除非,也許當你的錯覺傷害了生命中的其他人,或是對世界帶來更大問題。這是可能發生的。舉例來說,在自我保護的模式中,我們做的有時不僅止於吸引群眾。在一項研究中,男性在觀看驚悚片《沉默的羔羊》部分片段之後,再去看不同人種的照片,比起沒有觀看恐怖電影片段的男性,他們會認為照片人物面部表情的憤怒程度高出許多。

當然了,你可以想像得到這種誇大威脅的錯覺是派得上用場的。如果你正要穿越陌生的街區,但由於過度謹慎,你又退出了,而這或許有幫到你。但另一方面,誇大對特定陌生人的敵意,可能會讓你無法跟不同人種的人,擁有建設性的友善互動。更重要的是,這種賭注有時還高於獨自走過陌生街區的命運。政客有時候會刻意激發同樣的心理傾向,讓我們「過度詮釋」所面臨的威脅,進而把人們帶向戰爭或是種族對立。

至於求偶配對模組,不止是鼓動我們遠離人群、另覓隱密的小酒館,它還引導我們在小酒館中的對話。舉例來說,它或許會鼓動我們去說所有潛在競爭者的壞話,以影響同桌人的情感。這類對話中也經常出現「自我膨脹」,但針對競爭對手的貶抑反而更不真實。不過這些貶抑都是真心的,我們會相信自己最好去散播競爭對手的壞話。

佛陀似乎看清了人心的這種動態。一段咸認為由祂所說的話如下:



感官的證據和成果,使得他對其他人這般輕蔑,

以及如此自以為是地堅信他是正確的,

他所有的對手都被歸類為「抱歉,無腦的蠢蛋」。



那麼,對此我們可以做什麼?如果我們的心智不斷被不同模組所攫獲,而每種模組都承載著不同錯覺,我們該如何改變這種狀態?

答案並不簡單,但是我們已經清楚知道,要更能掌控情況,可以從感受下手。感受和錯覺之間的關連,已在第三章多少清楚交代:我提到,有些感受在某種程度上是「錯的」,因此與這些感受保持特定距離,有助於我們看清事情。不過,當你了解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描述感受與錯覺的關係時,我們就更能抵抗感受的迷惑。它不是只會帶來特定、短暫的錯覺,還可以引入一套完整的思維模式,並在一段時間內改變一系列的認知與傾向,無論好壞。

佛教思想和現代心理學在此融匯一處:在人類一般的生活中,並沒有所謂單一的自我、意識的CEO來主掌日常生活。而是由一系列的自我輪番掌控,並在某種程度上攫獲主控權。倘若這些自我是透過感受來掠奪日常行為的主控權,我們就有理由認為:要改變日常行為,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改變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而我所知道最好的方式,就是正念靜坐。



佛陀在這論述中確實強調了無常與 dukkha(受苦、不滿足)之間的關連。而祂的遣詞用句表明了,由於五蘊具有抗拒控制、無常和苦等屬性,把五蘊等同於自我是不適當的。一種解釋是,由於無常導致苦,因此無常的事物不是自我。有鑑於這個論述還能把五蘊抗拒控制的屬性連結到受苦,這種解釋就變得更合理(雖然這裡指稱受苦的字詞並不是 dukkha)。在這種解讀中,五蘊並不是因為抗拒控制和本身的無常,而喪失做為「自我」的資格,更確切來說,是因為對抗拒控制和無常會導致受苦,致使五蘊喪失做為「自我」的資格。至於為何導致受苦的事物,就會喪失成為自我的資格,目前還不清楚。不過,不易控制或無法持久的事物不具備做為自我的資格,這點倒是很合理。因此,我會採取的解釋,就跟許多人一樣,認為佛陀的論據主要是關於無常和抗拒控制本身。話雖如此,我還想補充一點,如果我們認為佛陀的論據,嚴格上來說是務實和治療上的意義(也就是把五蘊視為自我會導致痛苦,因此你應該不要把它們認定為自我,這樣你就會少受點苦),那麼,只因為無常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