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 北方动乱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里处,靠近现在的索尔兹伯里(Salisbury)。但当参会人员集结的时候,令人不悦的一幕出现了。此时,许多要人都站出来控诉托斯蒂,认为他在其伯爵领内部实行了残暴的统治。事实上,他们是在指责托斯蒂,认为后者让他自己陷入了危机。然而,在哈罗德从北安普敦带回叛军所提出的条件之后,这种恶语相向的场面才出现了。就是在这时,托斯蒂开始指责他的兄长,认为他与叛军沆瀣一气。事实上,他所说的是,正是哈罗德首先挑起了叛乱。虽然《爱德华王传》的作者记载了托斯蒂所提出来的指控,但他也提出了他个人的观点,认为这一指控并不可信。他进一步让我们确信,哈罗德发了誓,并用这一方式为自己洗脱了罪名。同时,该书作者也偷偷提醒我们,哈罗德的誓言并不代表什么(这似乎是在影射伯爵的诺曼底之行)。21

抛开这种影射不提,伯爵似乎是最不可能暗中算计他弟弟的人。倘若哈罗德之前有这种想法,他也一定有更为稳妥的策略,而不是引发现在这样一场无法预测的风暴。自从哈罗德离开北安普敦后,叛军便开始骚扰城镇周边的乡村,因为他们知道这里的大部分土地都属于托斯蒂。正如《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所记载的那样,叛军不但杀了人,而且点着了房屋和堆满玉米的谷仓。他们还抢夺了成千上万头牛和数以百计的俘虏。后来,他们将这些人和牲畜都带回了北方。随后,叛军继续向南推进,抵达牛津。在这里,泰晤士河将麦西亚和威塞克斯分隔开来。毫无疑问,英格兰正处在内战的边缘。22

更合理的结论是,哈罗德运用了他所有的谈判才能,竭尽所能地安抚叛乱者,并希望能救出他的兄弟。这是伍斯特的约翰的看法。他坚持认为,只有在托斯蒂本人的请求之下,伯爵才会前去担任谈判者。哈罗德显然并不准备为了他的弟弟而与叛军决一死战。据《爱德华王传》记载,在谈判未果的情况下,国王下令集结王家军队,但并无军队应召前来。《爱德华王传》认为,征兵之所以如此吃力,不但是因为冬天已经降临,而且也因为人们大都不愿参与内战。无论如何,国王和他的近臣们此时都已身处哈罗德的伯爵领。最后,一定是哈罗德亲口拒绝了国王,不让自己的军队去白白送死,才改变了托斯蒂的命运。1065年10月27日,哈罗德在牛津向叛军们传达了国王的指示,告诉他们,国王接受了他们的各种条件。他承认了莫卡作为诺森伯里亚新伯爵的地位,还给诺森伯里亚人重订了“克努特的法律”(《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称)。所谓“克努特的法律”,就是他们旧时所享受的各项权利的笼统称谓。那时,托斯蒂还没有把新的法律和新的赋税带到此地。与此同时,令他的母亲和姐妹感到悲痛的是,托斯蒂自己也已经为流亡生活做好了准备。同年11月1日,托斯蒂、他的家人以及一众忠诚的塞恩们横渡了英吉利海峡,到达佛兰德。在那里,托斯蒂的岳父鲍德温伯爵再次收留了他们。23

然而,和国王的痛苦相比,戈德温家族的女性的悲伤根本不值一提。1052年,当爱德华要求采取军事行动时,众人曾对他的要求置若罔闻。和那时一样,此时的爱德华又一次因为大权旁落而怒不可遏。《爱德华王传》写道:“他悲痛地向上帝抗议……认为自己失去了臣子对他应有的服从,无法制裁奸邪之人的非分行为。他请求上帝给他们降罪。”《爱德华王传》继续写道,对于国王来说,精神上的苦痛是如此地巨大,以致他一病不起,而且病情日益恶化。大家都心知肚明:国王将不久于人世。因此,宏大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献堂仪式被安排在圣诞节进行。根据《爱德华王传》的说法,教堂已经基本建成了,只差门廊尚未修好。但是,人们要抓紧修好新教堂的各个房间须,以容纳前来参加仪式的人群。圣诞节当天,爱德华明显已经尽了其最大的努力。他强忍着病痛,平和地坐在一张摆满各色美味佳肴的桌前,却丝毫没有食欲。唉!3天后,爱德华还是没能撑下来,没法出席新教堂的献堂仪式。在他的坚持下,仪式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了。伊迪丝代表国王参加了仪式。又过了8天,在王后及几个亲信的陪伴下,老国王逝世了。24

就在虔信者爱德华逝世后的一天,他的遗体就经由威斯敏斯特宫殿与其附属修道院之间的那段短短的路,被运往并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一天是1066年1月6日。而就在当天稍晚的时候,哈罗德·戈德温森加冕为他的继任者。

①小邑一词来自古挪威语,原义为“拿起武器”。卡勒凯特是旧时英国的土地丈量和估税单位。1卡勒凯特约合0.4平方千米。

1ASC C and D, 1065.

2W E. Kapelle, The Norman Conquest of the North (1979), 9–13.

3N. J. Higham, The Kingdom of Northumbria, AD 350–1100 (Stroud, 993), 194–202, 211–12.

4Kapelle, Norman Conquest of the North, 13–19.

5Ibid., 7, 12–13; R. Fletcher, Bloodfeud: Murder and Revenge in Anglo-Saxon England (2002), 31–3.

6Ibid., 73–5, 149, 205–6.

7ASC C, 1065; VER, 50–1; SD, Libellus, 170–3, 174–7, 180–1.

8JW, ⅱ, 598–9; Kapelle, Norman Conquest of the North, 96–7.

9VER, 48–9, 76–9; ASC C, 1065.

10VER, 50–1.

11Kapelle, Norman Conquest of the North, 33–9, 46–7.

12Ibid., 90–2; VER, 66–7; SD, History, 127; Gaimar, Estoire, 276–7.

13Kapelle, Norman Conquest of the North, 34–44, 92–4.

14Ibid., 17, 25–6, 29, 43–4.

15Ibid., 94–5, 98.

16JW, ii, 596–9; ASC D, 1065.

17VER, 76–7.

18Ibid.; Baxter, Earls of Mercia, 48; ASC D, 1065.

19VER, 74–7; JW ⅱ, 598–9.

20ASC D, 1065; VER, 78–9.

21Ibid., 78–81.

22ASC D, 1065.

23Ibid.; JW, ⅱ, 598–9; VER,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