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赵括挂帅出战替换廉颇的消息,秦国那边可以说是狂喜。
赵国的临阵换将实际上在用明码给全世界发了一封电报:赵军要出击了。
在这个生死时刻,秦国体现出了对国家命运的最大恭敬,将把握最大的底牌掀开,摒弃一切不同思想,请出了之前被放在一边的帝国符号!
“杀神”白起登场,来到了他这一生最后,也是最波澜壮阔的长平战场!
秦昭王在命令白起挂帅后,进行了全面的消息封锁,胆敢泄露白起为将者斩!
此时,白起的名头太大了,万一把赵括吓得畏首畏尾了,前面就都白折腾了。
赵括上任之后,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威信,换掉了此前廉颇的老部下,提拔了一批少壮派军官。这个可以理解,一个人一套班子,这是咱中国人的老规矩。
人可以随便换,但事儿必须得办!他明白,他是带着任务来的,赵王之所以换他来是让他又好又快地解决战斗。但比较出人意料的是,他还没下手,沉默了很久的秦军就率先发动了进攻。
白起的第一步是,给赵括“送礼”、找自信。秦国的进攻被赵军打退了,而且秦军的表现给赵括的感觉是,这支秦军真的并非不可战胜,还是十年前让我爹揍了的那支秦军。
他忘了十年前的那支秦军在开战前,已经跑了好几十公里路了。
赵括初战告捷。消息传到赵国朝堂之上,赵王大喜,下令嘉奖赵括,同时命令赵括全线出击,速战速决。
初战告捷的赵括也同样认为,兵贵神速,应该趁此时秦军新败、军心未稳,赵军士气大振而冲上去和秦军决战。
按说他的这个想法没有错,但他应该先分兵去试探进攻来印证这个想法,而不是将所有筹码全部押上去。
当然,双方都是等量齐观的五十万人,试探性进攻很有可能会变成“添油战术”,被秦军挨个吃掉。
战争最大的魅力在于,你有多种多样的选择,面对瞬息万变的变化,每一个选择看起来都是机会无限,每一个选择的背后又都是陷阱暗藏。
在重重迷雾中,你该怎么选?这可比我在这儿说难太多了。
要不第一流的人才永远是在军界和商界呢!
人家那是瞬间的抉择,筹码都是惊心动魄的分量!
最终,赵括并不意外地选择了全军出击,宜将剩勇追穷寇!
赵括的一声令下,赵军的全部精锐就渡过了稳固的丹河防线,与丹河西岸的秦军展开激战。
交战后,赵括发现,秦军死伤甚重,逐渐不支,这更印证了他最初的想法:秦军是可以战胜的。
再次大胜的赵括并没有就此停止追击,而是继续突进,追杀秦军。
赵括大军一直追到了秦军大本营,并迅速展开了攻击,赵军和秦军在营垒间展开厮杀。一直到此时,赵军仍是占上风的。
那么,此时的白起在干什么呢?
他在等待。等待赵括掉入自己预先设计好的口袋之中。
他派出两支骑兵,一支两万五千人,绕到百里石长城后,突袭赵军,攻下了本该无比坚固,此时却仅有少数人驻守的长平关;随后又向百里石长城防线上的故关发动攻击,堵死了赵军连接邯郸最为重要的关口。
另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则准确地穿插至赵军的前后两军之间,将赵军的主力部队与后勤补给部队一分为二,截断了赵军主力的粮道。
此时,守营的秦军死命地拖住了正面的赵军精锐,但赵军势猛,秦军防守得很艰辛。
白起看到两支骑兵都已经达到了战略构想,于是还是从正面硬扛赵军的守军中挤出了援兵,迅速驰援刚刚形成的两条包围线。
至此,依托着秦军本部壁垒,丹水、长平当地的地势,白起“三段论、八字形”地对四十万赵军完成了精准切割。
中国历史上技战术水平最高的包围战术成功了。
这可是四十多万人围了四十多万人之战!
非长平之地势!非丹水之险阻!非秦军壁垒质量达标!非秦军技战术素养过硬!非“杀神”出鞘鲸吞的大手笔!
上述缺一,长平之围均不可能实现!
等赵括得到被围的消息时,白起已经依托长平的地势和前方自身的营垒完成了包围。赵括急忙率军突围,连续猛攻,仍然未能突破秦军的包围圈。白起咬着牙扛下了赵军一波又一波的突围。
按理说,如《孙子兵法》中所说,十倍于敌军,才能围,因为被围的人会困兽犹斗地集中所有力量进行突围!
白起手中的兵力并不比赵括多,进行围歼战,压力是极大的。
如果包饺子的皮儿太薄的话,这个饺子就会让馅给撑破。
只有白起有这种水平,能够指挥出这种一比一包围的百万级会战!
眼下的秦国“饺子皮”就在承受着赵国“大馅”的猛烈冲击。
面对赵军的不断突围,秦军的伤亡是极其惨重的。白起后来向秦昭王做战后汇报:“伤亡近半,实为惨胜。”
在这里要解释的是,这个伤亡近半并非指五十万秦军死了二十五万。
这里的五十万秦军中,包含了至少三分之二的后勤人员,具体这个数字在未来的战役中会分析。
也就是说,秦军和赵军的战斗人员实际上大约是十七万对十五万左右,此战秦军战士精锐损失了七八万。
猛冲不破之后,赵括决定固守待援,下令停止攻击。
也许他再坚持一下,他的这个“大馅”就能逃出生天,历史将在瞬间掀开另一幅篇章!
他的固守待援此时已成奢望,因为消息根本传不出去!
此时此刻,赵军能够支援的那两条绿线的汇总点故关,已经被白起堵死了!即便消息能够传出去,你们家还能凑得出人来吗?
赵括消停后,白起开始派轻兵骚扰,同时马上回国找增援。秦昭王在听说白起得手后,马上一路飞车。
秦昭王亲自赶到了河内,下令将所有河东、河内地区的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升了一级爵位,悉数火速开往长平战场!
两郡百姓开始源源不断地加固包围圈,并固守故关,阻断了赵国所有的救援企图!
在战役的最后时刻,秦国的举国体制再一次显示出了巨大的动员优势。这样规模的包围战,在古代史上仅此一例。
可能也只有秦国的举国体制,才能有这如此大的手笔!
随后到底有多少河东百姓被动员上了长平前线去加厚“饺子皮”,史书无载,历史在最后一刻,最终选择了实力更强的那一位!
长平大包围,一围就是四十多天。
在这四十多天里,其实赵括展现出了非常高的指挥素养,远非后世所评判的那样一无是处。在这四十多天里,赵军没有出现内乱,没有出现投敌,而是成建制地始终让秦军高度紧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