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章 心智操控系统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才行。

人们的饮食起居制度中,习惯占了很大比例。一旦大脑开始预判,身体很快就会随之调整适应。体重超重的人只需要少吃并且饮食有节就可以减肥,这说法固然不错,实际上却没那么容易。造成进食过量的原因追根溯源有很多可能,比如为了舒缓情绪。当人悲伤或抑郁时,大脑就会向身体发送“累了”“倦了”的信号。而人在累了、倦了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能量!那能量从哪儿来呢?当然是食物!高热量的食物同时还能激发人脑中的奖赏与愉悦回路。于是你明白为什么“休闲食品”不太会是减肥沙拉了吧。

人的大脑和身体一旦适应了高热量摄入,再要减少就很难了。你一定看到过短跑运动员或马拉松选手跑完以后呼哧呼哧地大口喘气吧?是不是就像在“狼吞虎咽”着氧气?谁也不会说他们不懂得节制,更不会说他们懒或贪婪。进食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尽管没那么健康),一旦身体变得期望摄入更多食物后,就会变得更难停住。正因为存在太多可能,我们没法确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当初吃得超过了实际所需,并且变得习惯于此。倒不妨说,一个物种经过长期演化,变得无论何时只要有吃的一定会吃后,在面对取之不尽的食物时,进食过量只会是无可避免的事。

假如还需要更多证据来体现大脑对进食的控制,请考虑一下进食障碍的存在,比如厌食症或贪食症。大脑成功地让身体相信体形比食物更加重要:“你不需要食物!”就好比让汽车相信它不需要汽油一样。这样做既不合理也不安全,但令人担忧的是,它却一再发生。运动和进食,两项基本需求因为进程受到大脑的干扰而变得毫无必要地复杂。不过,吃是生命中最愉悦的事情之一,如果像往熔炉里铲煤块那样看待进食的话,人生恐怕会无趣得多。或许大脑其实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呢!



去睡,也许会做梦……或是痉挛、窒息甚至梦游②

(大脑和睡眠的复杂性质)


睡觉嘛,表面看来无非就是什么都不做、躺下、失去意识。能有多复杂?

非常复杂。睡眠的运行方式、怎么开始以及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些什么,都是人们并不太会去仔细琢磨的问题。也对,酣睡时确实很难去想这些,毕竟睡觉是一件完全“没有意识”的事情。说来惭愧,实际上这也难住了很多科学家。要是有更多人去琢磨它,或许我们能快点搞明白呢。

首先要说明: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睡眠究竟有什么目的!人们在几乎所有其他动物,甚至是最简单的线虫身上都观察到了睡眠(如果采用比较宽泛的定义的话)。有些动物,比如水母和海绵,没有表现出需要睡眠的迹象,可是考虑到它们没有大脑,我们也基本不信它们能开展些什么活动。除此之外,在各种完全不同的物种中都有睡眠,或者说至少存在有规律的、周期性的不活跃状态。显然,睡眠非常重要,它有着深远的演化起源。水生哺乳动物如果完全睡着会停止游动、沉入水底并淹死,因而它们发展出了大脑两半轮流运作的睡眠方式,可见睡眠多么重要,甚至超过了“不淹死”的求生本能。可我们依然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所在。

现有的理论很多,比如治愈说。大鼠被剥夺睡眠后,伤口愈合得比正常情况慢得多,而且通常寿命不及睡眠充足的大鼠。另一种理论认为,较弱神经连接的信号强度会在睡眠中被削弱,从而使该连接更易于移除。还有一种理论提出,睡眠有助于舒缓消极情绪。

其中比较怪诞的一种理论认为,睡眠是一种让我们避免被捕食者发现的好方法。很多捕食者在夜间活动,而人类要活命并不需要一天24小时的活动,于是睡眠让人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也就不发出动静,让夜行的捕食者找不到可借以觅得踪迹的信号或线索。

有些人可能会嘲笑现代科学家竟对睡眠毫无头绪。睡眠是为了休息啊,让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在辛苦一天之后有时间恢复体力和精力。这么说没错,如果我们做了什么特别令自己精疲力竭的事,长时间静息确实有助于机体各部分的恢复以及必要的补充或重建。

但如果睡眠仅仅是休息,那为什么无论我们搬了一天砖还是裹着睡衣看了一天动画片,睡觉的时长总是差不多?毫无疑问的是,这两种活动需要的恢复时间并不相等。并且,身体的代谢活动在睡眠时仅仅降低了5%~10%,这样的“放松”几乎微不足道——好比把汽车开到发动机冒烟,然后把车速从80千米每小时降到70千米每小时,根本起不了太大作用。

精疲力竭也不是入睡的保证,所以一般不会在跑马拉松时跑着跑着就睡着。实际上,入睡时间和时长取决于人体的昼夜节律,由一套专门的体内机制设定。管理睡眠规律的是脑中的腺体——松果体,它分泌褪黑激素使人放松和困倦,并受光照调节。人眼的视网膜检测到光并把信号传给松果体,松果体接收到的信号越多,释放的褪黑激素就越少(但还是会产生少量激素)。人体内的褪黑激素水平在整个白天逐渐升高,并且随着太阳落山增加得更快,换言之,人体的昼夜节律与日照长短有关。于是,我们通常在清晨醒来,到了夜晚感到困倦。

时差背后的原理也在于此。跨越时区的旅程意味着经历与平常完全不同的日光时间表,可能身体正感受着中午11点的日照强度,大脑却认为此时已经是晚上8点。人体的睡眠周期有精细的校准,“不同寻常”的褪黑激素水平则会扰乱睡眠周期。而“补觉”实际上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人的大脑和身体与昼夜节律紧密相连,因此要在预期外的时间强迫自己入睡非常困难(尽管也不是毫无可能)。用几天时间适应新的日照规律可以有效地重置昼夜节律。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睡眠周期对光照那么敏感,那不会受到人工照明的影响吗?事实上是会的。人的睡眠规律自从人工照明普及以来,在最近的一两百年里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因文化而异。在那些较少接触人工照明或日照模式不同的文化(比如在高纬度地区)中,人们有适应于当地环境的睡眠规律。

人体的核心体温同样遵循简单的节律变化,在36~37摄氏度之间波动(对于哺乳动物来说这个范围已经相当大了)。下午的体温最高,夜幕降临时开始降低。通常到了上床睡觉那会儿,体温正处于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在睡眠状态中降到最低点。这或许可以说明为什么睡觉时常常要盖毯子:因为入睡后比清醒时体温低。

还有一种现象更可以说明睡眠不仅仅是为了休息和保存能量:人们在冬眠的动物身上观察到了睡眠。也就是说,已经无意识的动物仍要睡觉。冬眠本身与睡眠不同:冬眠时,动物的代谢和体温会降得很低,持续的时间也比睡眠长,实际上更接近于昏迷。但是,动物在冬眠时仍会有规律地进入睡眠状态,也就是说它们会耗费更多能量去入睡!可见,睡眠只是为了休息的说法太片面了。

站在脑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脑在睡眠过程中展现出复杂的行为。按照目前的理论,睡眠可以简要地分为四个时期: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和三个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非REM,即1期、2期、3期——神经科学家难得替外行人把事情搞得简单)。三个非REM睡眠期是根据不同的脑功能状态来区分的。

不同脑区的活动模式会同步,形成所谓的“脑波”。如果人群中其他人的大脑也都开始同步活动,那么可以叫“墨西哥脑浪”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