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0章 维京时代的终结与维京人的遗产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里克的部队里有奥克尼伯爵顽强者西格尔德、马恩岛的布罗迪尔,12以及伦斯特的梅尔·莫尔达。西赫特里克之母戈尔姆福莱丝的经历完美地体现了对战的双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她的第一任丈夫奥拉夫·奎兰死后,她先后和梅尔·塞克奈尔与布赖恩·博鲁玛成婚。布赖恩此后和她离婚,戈尔姆福莱丝因此对这个爱尔兰的大国王怨恨不已,也让她积极参与组织联军以消灭自己的前夫。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的话,可以这么说,都柏林一方有戈尔姆福莱丝的儿子和兄弟,爱尔兰人一方有她的两任前夫。西赫特里克还加剧了这种混杂,许诺让她同时嫁给奥克尼的西格尔德与马恩岛的布罗迪尔,只为劝诱他们加入联盟。

这一战最终在1014年的复活节展开,而戈尔姆福莱丝(萨迦里称她为“Kormlod”)和西赫特里克都没有参与。布赖恩·博鲁玛决定在战场上提前进行祈祷典礼以提振士气,因此也没有参与大部分的战斗。另一个没有参战的重要人物是梅尔·塞克奈尔,此人在最后时刻决心袖手旁观,希望趁维京联盟和博鲁玛的士兵鹬蚌相争之际坐收渔利,在掠夺战利品之外,还要拿下最大的奖赏:都柏林。

爱尔兰方因此约有7000人参战,数量或许比维京人能集结的部队数量要多。起初西赫特里克一方取得了先机,然而作为维京阵列左翼的马恩岛的布罗迪尔突然逃跑,许多同乡也跟随他逃离。维京人在中军最初取得了胜利,但在奥克尼的西格尔德战死之后(按照《奥克尼萨迦》的说法,他拿着一面佑福的旗帜,相信拥有旗帜的一方将会获胜,却因此失去了性命)迅速瓦解。在这个关键时刻,当维京人濒于崩溃之际,梅尔·塞克奈尔将他的部队投入战场,与布赖恩·博鲁玛的部队并肩作战。他的干预最终决定了胜负,数以百计的维京人随即被砍杀。双方的损失都极为惨重,只有1000名维京战士得以逃回都柏林城。阵亡的人包括赫布里底群岛的执法者之子奥拉夫,以及伦斯特的梅尔·莫尔达。布赖恩本人也在战场上阵亡,藏匿着的马恩岛的布罗迪尔扑上来将正在祈祷的他杀死(而布罗迪尔则在试图逃出爱尔兰军营时被杀)。因此克朗塔夫之战的最大赢家,并不是名义上的赢家布赖恩·博鲁玛,而是梅尔·塞克奈尔,他就此成了权力最大的爱尔兰国王。

然而这一战的影响或许被夸大了。全程躲在城里没出来的西赫特里克虽然事实上缺少勇气,却也可谓精明,他维持了在都柏林的统治,直到1036年;他甚至还在1028年得以前往罗马朝圣,并在1030年与英格兰人结盟进攻威尔士。而梅尔·塞克奈尔也没能享受多久胜利的喜悦,布赖恩的曾孙缪尔切塔赫(Muirchertach)在11世纪60年代成了最显赫的爱尔兰统治者。13然而在西赫特里克于1042年去世之后,都柏林的维京王国愈发衰败,成了爱尔兰政坛之上的边缘势力,而爱尔兰维京人如同10世纪时那样掌控全岛的可能性也愈发微小。1052年,都柏林被伦斯特的爱尔兰人国王迪尔迈特·麦克迈尔夺取,他在11世纪50年代中期安排自己的儿子默查德登上王位。都柏林在1075年再度迎来了爱尔兰国王,布赖恩·博鲁玛的孙子托德尔巴赫赶走了当时统治该城的戈思弗里思(Gothfrith),安排自己的儿子缪尔切塔赫来接替他。他的儿子多姆纳尔此后在1115年成为都柏林国王,因此可以说12世纪时的都柏林统治权已经完全控制在爱尔兰国王的手中了。

都柏林依然存在着北欧人的社群,而北欧语言直到英格兰人进入爱尔兰岛发动征服战争时依然存在,但维京人的政治影响力却早已消失,北欧人留下的有形遗产只剩下一本萨迦,记述了他们曾经的胜利与最终的失败。源自北欧语言的地名遍布爱尔兰岛东南沿海的各处,有许多源自古北欧语的“岛”(ey),比如斯卡特里、德西和兰贝,事实上证明了他们对滨海地区长达一个世纪的控制。14古北欧语也在爱尔兰语中留下了一系列的航海词汇,比如“ancaire”(古北欧语的akkeri,锚)、“stiúir”(styri,舵)、“bad”(bátr,船);还有一些与战争有关的词汇,比如“Iarla”(jarl,伯爵),以及耐人寻味的“rannsughadh”(rannasaka,搜索/掠夺)。人名方面,维京人的影响在10—12世纪最为深重,留下了“Saxolf”(Saxulf)、“Amlaib”(Olaf)、“Ímar”(Ivar)和“Ragnall”(Røgnvald)之类的名字,它们成了维京人的都柏林城中的统治者和贵族的常见名字。

在政治意义上,维京人是一股外部力量,迫使爱尔兰的国王统一起来,而他们也让爱尔兰卷入爱尔兰海另一侧的越来越多的纷争(以至于在几十年间,维持约克-都柏林的联合统治也存在可能性)。维京人创立的“朗格福尔特”往往得以发展成兴盛的城镇以及贸易中心,其范例都柏林成了爱尔兰最重要的城市——至今亦然。

当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王权日渐发展,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时,无名的维京掠夺者能够行动的地域也在不断缩小。传统的维京掠夺者能继续使用的基地还有苏格兰的群岛,苏格兰的国王们在12—13世纪都无法实际控制那里。挪威的统治者也时常宣称对奥克尼群岛、设得兰群岛和赫布里底群岛这些历史旧有领土的占有权。最后一次大规模行动发生在哈拉尔德·哈尔德拉达的孙子光腿马格努斯三世15在位期间。他的表兄弟哈康此前在特伦德拉格自立为王,却在1094年初死去,这让马格努斯没有了后顾之忧,因此他在地位巩固之后准备重新控制挪威传统上的领土——奥克尼群岛。

挪威国王带来了奥克尼的小王子哈康·保尔松,当时他正好在马格努斯的宫廷之中。而当他抵达岛屿之后,他又带上了自己的堂表兄弟马格努斯·埃伦德松。16当挪威人的舰队抵达奥克尼之后,他们两人的父亲们(奥克尼的两位共治伯爵)则被赶到了挪威。奥克尼伯爵就此暂时失去了独立地位,而光腿马格努斯让自己的儿子西格尔德统治这里。马格努斯·埃伦德松和哈康·保尔松则继续被光腿马格努斯当作客人软禁着。马格努斯继续航行,首先来到赫布里底群岛恢复挪威王国对它的控制,而后赶往马恩岛,吞并了这个维京人领域里的独立政权。舰队接下来抵达安格尔西,或许是打算恢复圭内斯国王格鲁福德·阿普·卡南的地位,此前他被盎格鲁-诺曼联军赶走,来到都柏林的维京人聚居区躲避。流亡的威尔士国王提出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凭证,证明他的盟友地位:他的母亲是“丝绸胡须”西赫特里克的孙女,而他是在都柏林附近长大的。

1098年7月,联军击败了诺曼人的伯爵,切斯特的休和什鲁斯伯里的休,让格鲁福德得以在次年返回。17马格努斯·埃伦德松获准留在威尔士居住,而光腿马格努斯则欣然返回挪威,为恢复了挪威帝国而感到满足,而且苏格兰国王埃德加也在一份协议之中承认了他对赫布里底群岛的领主权。他在1102年返回以巩固他的地位,其间大部分时间在爱尔兰度过,和布赖恩之子缪尔切塔赫结盟,短暂保证了都柏林维京人王国的地位。马格努斯却在启程返回时在阿尔斯特中伏被杀,他梦想的帝国也随即瓦解。他的仓促身亡让西格尔德·马格努松被迫放弃奥克尼的王位,匆匆返回挪威继承王位,而奥克尼伯爵领也得以重新恢复,挪威王国对这些岛屿的控制再度减弱。

到12世纪中期,奥克尼已经以独立的欧洲政权自居了,其伯爵罗格瓦尔德开始建造圣马格努斯大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