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自古以来,非常人,自小就要做非常之事,赵匡胤似乎也不例外。
由于出身于将门,赵匡胤自小出入于军营之中,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也爱上了军营的生活,骑马、射箭、舞刀、弄棒,这些事儿,他都喜欢,练起来,常常是乐而忘返。军营里的将士们,都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孩,闲来无事,总要点拨一二。赵匡胤天资聪颖,一学就会,久而久之,习得一身好本事。有时候父亲出征,他同母亲呆在家中,无所事事,便跑出门去,与一群小伙伴以骑马射箭为乐,很快,他成了洛阳城里的孩子王。
赵弘殷长年征战在外,没有时间管教儿子,教育儿子的责任落在了夫人身上。杜夫人见赵匡胤成天舞刀弄枪,担心他在外面惹是生非,经常劝他多读点书。
赵匡胤认为,治世要用文才,乱世要用武略,如今中原纷扰,兵戈四起,正是乱世,他要修练武略,驰骋疆场,他日成就一番大事业。至于文事,只求略知一二就可以了。因此,对母亲的话,他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并没有放在心上。
妇人都有一个通病,唠叨,杜夫人也不脱俗,也爱唠叨,见赵匡胤像一匹没有鞍的野马一样到处乱串,也唠叨个没完,说多了,赵匡胤有些不服气,顶撞她说:“唐太宗李世民,不过是一将门之子,他不是化家为国,成就了帝王业吗?孩儿虽然不才,也想学那李世民,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伟男子、流芳后世的大英雄。”
其实,这不过是小孩子一句负气话而已,后来有人就拿这句话说事,说赵匡胤人小志大,从小就有做皇帝的志向。
杜氏听儿子口出狂言,当时就惊呆了,继而怒斥道:“小小年纪,不得信口开河,说话上不沾天,下不着地,漫无边际。为娘不想看到你瞎胡闹,还是读书去吧!”
赵匡胤见母亲真动了怒,也不敢多言,默然退到一边,埋头看书去了。
赵匡胤虽然不怎么爱读书,但对兵法战阵之类的书却很喜欢,常常研究。这为他日后南征北战、建功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驯服烈马
赵匡胤天性好动,耐不住寂寞,只要母亲稍不留意,他便从家里溜出来,找那洛阳城里的少年伙伴们玩耍。骑马射箭,舞棍弄棒,他都有绝活,一起玩的同伴,谁也不是他的对手。久而久之,赵匡胤成了洛阳城的孩子王。
众少年中,有一个人叫史怀才,此人素来争强好胜,见赵匡胤夺了彩头,心里很不服气,有心要教训一下赵匡胤,以解心头之忿。
有一天,史怀才牵着一匹烈马来找赵匡胤。正逢赵匡胤从家中出来,看见平素一起玩耍的伙伴牵着一匹马,免不了要问哪儿来的马,牵着马要到哪里去,等等。
“这匹马是新从塞北买来的,桀骜不驯,性如烈火,没有人驾驭得住。”史怀才恭维地说,“我知道你骑术高超,没有人比得过,特地把马牵来,想让你试试,看能不能降服这匹烈马。”
赵匡胤听了史怀才的话,围着马转了一圈,细细地看了看,见这匹马黄鬃黑鬣,只不过比平常之马略为高大一些而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反问道:“真的吗?”
“我不骗你。”史怀才认真地说,“真的没有人能降服此马。”
赵匡胤一拍胸脯说:“天下没有我降服不了的马,越是烈马,我越要骑它,只要驾驭有方,一定能够降服。”说罢,伸手欲接过缰绳。
史怀才一缩手说:“的卢妨主,你听说过吗?”
“的卢妨主,妨的是庞统,的卢不是还救了刘玄德呢?”赵匡胤哈哈大笑地伸出手道,“把马缰交给我,我骑给你看。”
史怀才故意补了一句:“妨主也好,救主也罢,如果出了什么差错,是你自己要骑的,可不能怨我。”
好一个史怀才,明明是包藏祸心,有心要陷害赵匡胤,却事先埋下伏笔,将可能出现事故的责任预先推得一干二净。
赵匡胤说道:“哪里这么多废话,把马缰交给我就是了。”
史怀才嘻嘻笑道:“这是一匹秃马,没有马鞍,我怕你骑不了,稍等片刻,等我回去拿马鞍来,这样,你才不会从马上掉下来。”
史怀才明明是居心不良,故意不配鞍,却还假装很关心的样子。其实用的是激将法。
可叹那赵匡胤,被那争强好胜心理蒙住了心智,着了人家的道儿,竟还不知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