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约评论员”的由来(1)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四、“特约评论员”的由来

新闻界是很敏锐的。《理论动态》这个小刊物很快引起了一些报纸的关注,要求转载其中的某些文章。

1977年11月30日,胡耀邦布置“理论动态组”写一篇文章,题目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跨进新的一年》。这篇文章发表在《理论动态》第34期(1977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的同志看到提前发出的这一期《理论动态》后,立即打电话来要求转载。我们请示胡耀邦,他同意了。后来,《人民日报》又来电话问,这篇文章发表时怎样署名?当时正好我们都在胡耀邦的办公处,就请示他。胡耀邦想了一下说:他们报纸发社论,写评论,有些问题,大家都可以评论嘛!报纸要依靠大家办嘛!我们也可以参加评论嘛!我们可以当特约评论员嘛!大家感到“特约评论员”这个名称很好,都一致赞同。随即由陈维仁给《人民日报》的同志打电话说了这个想法。《人民日报》的同志也认为这个署名很好,当即表示同意。可是,在1978年1月2日《人民日报》第1版发表的这篇文章,署名却是“岳平”,而不是“特约评论员”。“岳平”显然是“特约评论员”中“约评”的谐音(此后,“岳平”就成了《理论动态》的一个笔名)。这说明《人民日报》的同志对这个署名还是犹豫的。直到1978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在第1版上发表的《老干部的光荣责任》一文,才用了“本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这篇文章是胡耀邦为部长的中央组织部撰写的。此后,《理论动态》的文章就连续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在《人民日报》发表了。1978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认真肃清“四人帮”的流毒》(《理论动态》第46期),3月23日发表的《提高执行十一大路线的自觉性》(《理论动态》第48期),3月28日发表的《开展一个新的持久的学习运动》(《理论动态》第51期,原题为《要大兴学习之风》),这些文章发表时的署名都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在当时,“特约评论员”文章很有特点,很引人注目。香港等地的报纸纷纷报道,并发表文章揣摩和评论“特约评论员”,认为是中共高层的一位权威人士搞的,但他们终究没有能搞清“特约评论员”的庐山真面目。当时,一些报纸的同志也乐意用“特约评论员”这个署名。据说,报纸发社论要送审,从当时的具体情况来说,党中央分管宣传工作的人坚持“两个凡是”的立场,那些有棱有角的拨乱反正文章送审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用“本报评论员”的署名,就不那么引人注目。“特约评论员”文章既不必送审,又引人注目,其影响甚至超过一般的评论。④那时还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本来打算作为社论的文稿,报社同志宁肯先给《理论动态》刊登,然后作为“特约评论员”文章在自己报纸上发表。《夺取揭批“四人帮”斗争的全胜》这篇文稿就是这样的。这篇由《人民日报》社同志提供的文稿,原拟作社论,但又怕送审通不过,就送给《理论动态》,希望给予支持,先在《理论动态》刊登。《理论动态》第88期(1978年9月30日)刊登以后,《人民日报》作为“特约评论员”文章在10月4日公开发表,并由新华社转发,全国各报都转载了。“特约评论员”这个署名本身就闪烁着智慧。在真理标准讨论和全面拨乱反正过程中,一篇一篇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起着冲锋陷阵的作用,功不可没。胡耀邦将“特约评论员”文章作为推进拨乱反正的一种有效方式。《理论动态》第119期(1979年3月5日)刊登的《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一文,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时,署的是作者邵华泽个人的名。胡耀邦在1979年3月20日给“理论动态组”写的批语指出:“不管是谁执笔的,我意报刊发表时还是用特约评论员好。实践标准和科学预见,用的个人名义而没有用特约评论员名义,效果可能小点,实在是个憾事。”杨西光所以要将论述真理标准的文章送《理论动态》发表,就是为了使它成为“特约评论员”文章,以扩大影响。以后,特约评论员文章很快成为各报刊采用的一种形式。一些重要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解放军报》都是互通声息,主动支持,进行转载,而且,互相商量好处理办法,安排在头版,作通栏标题。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各报刊都竞相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而文章分量又不够的情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