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向革命终于觉悟(3)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美国政府见冯玉祥软硬不服,恼羞成怒,便准备将他驱逐出境。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冯玉祥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毅然决定返回祖国。1948年7月,冯玉祥为了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苏联驻美国大使馆的帮助下,冲破国民党特务的重重围困和迫害,在纽约登上苏联客轮"胜利"号,取道苏联投向祖国怀抱。

至此,"冯玉祥先生从一个典型的旧军人转变成一个民主的军人,他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走向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周恩来在冯玉祥遇难一周年追悼会上的悼词)。

不幸的是,9月1日"胜利"号客轮在黑海失火,冯玉祥遇难身亡,终年66岁。

一、耕读子弟穿戎装1909年,18岁的李宗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李宗仁(1891~1969年),字德邻,1891年8月13日出生在广西桂林县西乡村郎头村的耕读家庭,父亲李培英是当地的塾师,母亲务农,他们生有子女11人,3人早夭,剩下的5男3女中,李宗仁排行第二。一家人靠父亲做塾师的收入和母亲克勤克俭的劳动,维持生计。西乡方圆几十里,土地肥腴,然清吏的贪婪苛政,外族的侵凌,使百姓难以聊生。耳闻目睹的事实,在他还未启蒙时,幼小的心灵中便滋长了抗暴的心理。

李父知书达理,希望在自己的后代中,出个饱学之士,于是李宗仁6岁那年,便进入私塾,塾师是自己的父亲。1905年,李宗仁随老师上了省城,进了新创立的临桂县立二等小学。这是一所新学堂,所教课程,除国文之外,还有数学、博物、美学等新式学科。15岁时,他开始觅寻正当职业谋生。那时各省正试办新政,广西省新设奖励工商业的"劝业道",并在桂林设立纺织习艺厂,招200名学徒学习纺织,李宗仁进了这家厂当学徒。

1909年,18岁的李宗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陆小的教育,完全仿日本那一套,十分严格,教程分学、术两种。学科除国文、史地外,有各门科学和外语,术科是每天1小时的训练,有器械、体操、劈杀等活动。李宗仁学业突出,深得同学的尊重和老师们的喜欢。

此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正风云突起,陆军小学也成立了革命党人的组织"军事指针社"。1910年秋,李宗仁加入了同盟会组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打响了资产阶级革命起义的枪声。11月7日,广西宣布独立,成立了地方革命政府。

李宗仁1912年结婚,女方名叫李秀文,出身于一个殷实的半自耕农家。她为人忠厚,遇事稳重,还有一手好女红。对于这样一位妻子,李宗仁颇觉称心,婚后两人感情笃厚,李宗仁还耐心地教她认字。对于李宗仁,李秀文也很是满意。

1913年秋,李宗仁学成毕业,当上了讲习所的准尉见习教官,很快就升任少尉队副,不久又晋升中尉。中尉官衔并不大,却是他平生第一个正式军职。

讲习所停办后,李宗仁于1915年春到桂林模范学校任体育教员。1916年4月下旬,他辞去学校教师职,走入护国军的行列,因为英勇善战,一路高升,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帮统、统领。

1920年7月,陆荣廷在龙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以###福州北军为名,进袭粤军。

陈炯明、许崇智以粤人治粤为口号,举兵进攻潮州、梅县,其势汹汹,陆荣廷仓皇发兵阻截,于是爆发了粤桂之战。这次战役,粤军有充分准备,桂军大败。李宗仁所在的林虎部在撤退至清远境内时,和马济、韩彩凤部三四万人会合,向肇庆败逃。部队撤至莲塘口时,遇到伏击的粤军。莲塘口宽二三百米,两侧为高耸的山峰,地势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粤军在此筑有工事,密布火力,居高临下,且以逸待劳。这里是通往肇庆的惟一通道,桂军身处此境,心慌神惊,乱作一团。林虎、马济决定强攻,亲赴隘口前线督战。激战数日,难以奏效。追兵在后,又后退不得,大有全军覆没之势。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李宗仁自告奋勇,担任打通莲塘口的任务。当部队逼近莲塘口时,李带全营500人在峡口前散开,进入敌机枪射程时,他率全营发动了奇袭,一举夺得敌阵地。莲塘口一役,李宗仁神奇般地使大部队摆脱了危境,名声大震,被奉为广西著名的战将。这次战役李营死亡达200余人,重伤者40余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