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影响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影响我国出口的因素,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各类因素叠加,相互影响,对稳出口形成挑战。归纳而言,以下三个因素影响最大。

第一,中国正处于比较优势的转换期,影响到出口竞争力。过去几十年,中国从位列全球第32位的出口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大国和名列前茅的服务贸易大国,支撑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基础条件是中国低成本、高素质的劳动力。从出口结构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制成品出口大国,制成品出口占比约为95%。其中,2017年机电产品出口1.32万亿美元,占出口总额58.3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为29.49%。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机电产品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其中有相当高的比重是全球价值链产品,在我国完成的增值环节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低成本劳动力是支撑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也相应上升,出口企业工人工资持续上涨,加上较高比例的社保费,企业用工成本成为影响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有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走上出口导向发展道路,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国迅速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全球市场的新角逐者。相比之下,我国工人单位劳动成本已经比这些国家高出数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面临挑战的同时,我国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的竞争力虽有增强,但整体上看,尚未完成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升级。因此,我国制成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两头受挤”的压力。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的强力追赶与挑战,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尚未能在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中实现突破。结果表现为我国全球市场份额的下降。我国货物出口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于2015年达到13.76%,此后连续3年下降,2018年为12.65%,下降了一个多百分点(见图3.1)。与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前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阶段相比,目前我国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要实现货物贸易稳出口,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必须把短期政策措施与长期改革举措有机结合,既要千方百计维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传统竞争优势,还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增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图3.1 中国货物出口增长率及全球份额(以美元计,%)


资料来源:UNCTAD,中国海关。


比较优势的转换不仅影响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影响到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由于“对外开放不足,对内管制过度”,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来就不强。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服务业的竞争力也受到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都明显回落。自2011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速度在多数时间都低于全球服务出口增长速度(见图3.2)。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在2011年达到4.56%的水平后,一直持续下滑,2017年降到4.26%。近两年,我国政府多方施策,培育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15个城市开展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还扩大了试点范围,延长了试点时间。在经历了两年负增长后,2017年和2018年我国服务出口分别达到了8.9%和17%的较高增长速度,这既有外部市场回暖的原因,也有竞争力增强的原因。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新兴服务优势不断显现,两年来,新兴服务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增速,占比相应上升。这揭示出我国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增强潜力是巨大的。



图3.2 中国服务出口增长率及全球份额(以美元计,%)


资料来源:UNCTAD。


第二,外需不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阶段,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回落,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不少经济体将收入差距扩大、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主要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导致民粹主义盛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措施。经济增长放缓与保护主义政策叠加,直接影响到全球贸易增长。1998—200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0.9%和10.8%。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分水岭,此后,跨境贸易明显减速。2008—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降到1.0%和3.2%。

2018年美国经济表现抢眼,带动全球经济出现了回暖,全球贸易出现了明显复苏。但是,2019年主要经济体大多减速,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下调对2019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值。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等因素,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一些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资金外流、汇率贬值的风险。全球债务总额再攀高峰,债务总量已经达到2008年危机爆发时的两倍,金融风险上升。由于全球需求增长减速,初级产品价格回落,那些依赖资源出口的经济体,国际收支形势恶化、汇率贬值、进口需求不振。而进口需求不振与保护主义抬头相互推动。

针对我国出口的保护主义是最为突出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是一百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当看到中国庞大的市场时,很多国家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进一步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同时,很多国家也担心来自中国的竞争。因此,中国出口遭受了世界上最多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案例,受到影响的出口金额也是最多的。在经济下行时,一些国家比往常更喜欢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因此,2019年,经济减速导致的外需不振与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是我国稳出口面临的第二大挑战。

第三,中美贸易摩擦。中美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产生贸易摩擦是十分正常的。但是,2018年,美国以双边贸易失衡、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等为理由,针对我国输美货物分批次采取加征关税的政策,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双边贸易摩擦。

很多中国对美出口企业采取了“抢单”出口的策略,即抢在美国加征关税之前或从加征10%升为加征25%关税之前,尽可能加快对美出口。结果,2018年中国对美出口4 784.2亿美元,增长11.3%。自美进口1 551亿美元,增长0.7%。贸易顺差3 233.2亿美元,同比扩大17.2%。2018年的抢单出口,加大2019年对美出口的基数,即使中美谈判达成协议,美国取消额外关税,因为基数被垫高,2019年对美出口情况也不乐观。如果美国执意保持现有关税,或谈判破裂导致美国对华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则会对我国对美出口产生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据有关研究测算,如果美国对2 5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将令我国对美国出口在2019年减少938亿美元,直接影响GDP的0.7个百分点。

中美贸易摩擦还加剧了我国出口产能的对外转移。由于比较优势转换,一些在华从事出口的低附加价值劳动密集型产业早就开始对外转移产能。中美贸易摩擦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