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其实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背负着难言的耻辱苟活着。说白了,其实人活着也是一种野心。生命来之不易、脆弱无比、稍纵即逝,能活下去,就已然很不错了。可惜就是这样忍辱负重,鲁庄公也没迈过32岁这个坎。
公元前670年(鲁庄公二十四年)的一个秋日,阳光灿烂,齐侯襄公的女儿、桓公的妹子哀姜就要出嫁了。
新郎官是鲁庄公,是新娘子的姑表哥哥,现任鲁国国君。哀姜见过这位表兄。他长得阔面大耳,一脸福相,看起来还蛮有为人君者的气度。唯一让哀姜姑娘不太满意的是:他的年龄大了些。
此时的鲁庄公享位已久,年近不惑。就当时人们的平均年龄来看,已经是个半大老头。与他相比,年方二十的哀姜姑娘确实可算是“少妻”了。
不过哀姜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这桩婚事早在二十年前她出生的时候就被她的父王和姑母敲定了。她也明白,这是她作为王室之女必然的政治使命。
不过,除了夫君的年龄,还有一个问题也在困扰着哀姜:据说,鲁国的规矩特别多。
当初周王室击败商汤征服天下诸部,把自己的宗室、功臣统统分封为王,派到各地去管理当地的土著。为了稳定统治秩序,也为了把王室贵族与庶民、奴隶区分开来,在“圣人”周公的主持下,王室出台了“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对贵族们的坐卧立行、吃喝拉撒都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规定。几百年来,这些规矩一直得到严格的执行。
到了哀姜出嫁这一年,虽然离孔子痛呼“礼崩乐坏”还有一百来年,却也早已是“人心不古”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周王室分封的各个“国字号”诸侯早已失去了兄弟之间的情谊,开始互相攻伐。就在十几年前,哀姜的哥哥齐桓公小白“挟天子以令诸侯”,败卫、灭遂、降郑,登上了霸主的宝座;而各国国内争权夺利的丑事也不断上演,兄弟反目、父子成仇不再是新鲜事。
在这种情势之下,作为公共准则的“周礼”也就形同虚设了。大家都忙着用武力在乱世中抢得一杯肉羹,只有傻瓜才会抓着那些虚头不放。而鲁国,就是这样一个“傻瓜”。
当时的鲁国,是出了名的“礼仪君子之邦”。例如,在鲁国,一个人只有行了“冠礼”(也就是成年)之后,才能出去与人交际;跟人家见面的时候,必须有第三人的引荐;见面之时,大家不但要忍受没完没了的鞠躬作揖,还要互赠见面礼。更要命的是这个见面礼也不能随便乱送:根据周礼的规定,只有士大夫以上阶层的男人才有资格互赠珠宝玉器。至于女人,只能送点枣子栗子。否则,就要被指责“非礼”了。
第三章 两晋南北朝时代的另类党争(2)
鲁国人对周礼的坚持如此之认真,以至于各诸侯国一有重大礼仪活动,都会邀请鲁国国君去当主持人。当年齐桓公和哀姜的老爹齐襄公娶王室之女为妻,就请了鲁庄公的老爹鲁桓公去证婚。
看起来好像蛮风光的。然而,规则有时候是把双刃剑。当大家都遵守的时候,你跟着遵守那叫识时务;当大家都不拿规则当回事儿的时候,你还抱着它不放,那恐怕就要吃亏。
这个道理,似乎连未出阁的哀姜姑娘都明白。当临行前小白哥哥叮嘱她到了鲁国要守礼,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任性时,她“哼”了一声,心想:“既然号称君子之邦,那么威风,干嘛不去统领诸侯、平定天下?看来也不过如此吧。”想到这里,她对哥哥说:“放心吧,我会好自为之。”
说罢,钻进鲁庄公那华丽的迎亲马车,绝尘而去。鲁庄公鲁庄公骑马走在迎亲队伍的前面,不时回头看看载着自己新媳妇儿的马车,心里美滋滋的。他的好心情不是来自自己中年得少妻——作为一国之君,他从来不缺女人,而是因为,这个媳妇儿,可以让自己吃个定心丸。长期以来,鲁国和齐国这两个邻居一直都不怎么待见对方。鲁庄公自己主政以来,就已经和齐国干了好几仗。虽然有输有赢,但鲁庄公心里明白,在表兄小白的治理下,齐国兵强马壮,自己远非他的对手。如今娶了表妹,亲上加亲,以后可以不用再担心强齐压境啦!为了让表明自己的诚心,鲁庄公不顾一国之君的体面,亲自跑到齐国迎亲(一般都是派一个大夫级别的人代表的)。
鲁国那些以维护“周礼”为天职的宗室朝臣们不了解庄公的苦心,对这种违规的做法本来就已经议论纷纷;而新夫人哀姜姑娘到了鲁国后,偏偏又加了一把火。
婚礼过后,庄公为自己的新夫人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宴会,邀请宗室重臣都要携家眷参加。哀姜似乎故意要挑战鲁国“礼仪之邦”的名头,面对宗室各族的夫人们,她新手赐赠的礼品全是些金银珠宝之类。
前面我们说过,当时女人之间只能送些不值钱的玩意儿。这下那些贵族们可坐不住了。大夫夏父展偷偷地蹭到庄公身边:“大王,夫人拿金银珠宝来赠人,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儿啊!”庄公兴头正浓,斜了他一眼,道:“这还不简单,现在国君家的人做了,就算开了个先例呗!”夏父展开始讲大道理:“君王要是做了合礼的事,可以流传后世;要是做了非礼的事,史书也会记上耻辱的一笔。史官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