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9节:第五章 自创的家庭教育(3)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听到这里,爸爸问了一句:“那抹布不够,你们后来怎么解决呢?”

“老奶奶把她的一条旧毛巾拿出来让我们用。”

爸爸暗暗摇了摇头,温和地对女儿说:“孩子,你们想过没有,这个毛巾老奶奶可能还有用的,你们把它当做抹布用,老奶奶肯定还得再去买一条。”

“啊,那怎么办?我们当时没有想到这个,大家光顾抢着干活了。”

“你看,你们本来是去帮助别人的,但是却给老奶奶添了个小麻烦,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本来生活都不宽裕,他们虽然嘴上不会说什么,但是总是不太好。下次去的时候你从我们家里自己带抹布、扫帚去,好吗?”

“好,可是,这次的毛巾怎么办呢?”女儿担心地问。

我听了说:“这样吧,我们家里还有几块没用过的新毛巾,下次给老奶奶带去好不好?”

“好,谢谢妈妈。”

此后,女儿在参加类似活动的时候,不仅热心,而且还格外细心,努力达到最好的效果。虽然按照当时孩子的年纪,对于“奉献”、“回报社会”之类的字眼确切的含义还搞不清楚,但是她能够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到家长和社会的赞许,得到许多快乐,从而会更加愿意去做更多的事情。

心得:孩子刚开始参加公益性活动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好玩的心理在里面,这样的心理是无法帮助孩子长期坚持做下去的。我们有意地引导孩子意识到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让她明白帮助别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快乐,这样,孩子就会有了更多的动力去做下去。在哈佛,女儿愿意服务同学,这也是她快乐本性的一种反映。

写作能力——生活处处皆文章

爸爸说:旅行时带上一支笔,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下所见所感,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秘方。

我们对培养成成的写作能力也一直很重视。语文学的好不好主要看作文了。要写一篇妙笔生花的文章,除了锻炼语言能力外,还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理解力,这是种全方位的锻炼。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女儿成成有全方位的发展,不仅有好口才,还要能写会写。

要把东西写好,把一件事讲得清清楚楚,把一件东西描述得栩栩如生,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一样都少不了。

在成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在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成成的观察力。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问成成,“刚刚跳舞的小朋友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她跳得怎么样?”“她的动作像什么?”“她的头发是怎么梳的?”一开始,成成对我们的问题有点儿烦,她会觉得我们怎么老是问她这些琐碎的问题,但她还是会耐心回答,在她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妈妈就会在一边提醒。这样久而久之,成成就养成了主动观察事物的习惯,有的时候,她还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细节。

比如有一次,成成和我一起回家,我们前面有个打扮得挺漂亮的年轻女子,我就不失时机地问成成,“成成,前面那个阿姨漂亮吗?她的头发像什么?”

“漂亮。她的头发像波浪。”调皮的成成一边说一边还用手臂做着波浪翻滚的动作。

“她的连衣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式样?跟谁穿的很像?”

“她的裙子是白色的,有花边的,跟我们陈老师穿得很像……”成成说完后,犹豫了一下又说,“不过妈妈,这个阿姨太粗心了,她的袜子穿反了。”经成成提醒,我这才发现前面那个年轻女子果然把一只袜子穿反了。

我们也很注意培养成成的想象力。有的时候,还会及时给女儿上一堂编外语文课,让女儿尽量多学一些新的词汇,也鼓励女儿多用成语或者形容词。

过马路的时候,如果行人很多,我们就会告诉她马路上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如果看见一个老大爷,我们就教她,老大爷是“老当益壮”,因为他还背着自己的小孙子呢;如果看见一个医生,我们就跟她说,医生是“白衣天使”,他能“妙手回春”,让生病的人“药到病除”。我们只要一有机会就跟她说一些新鲜的成语和形容词,所以女儿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说起话来也头头是道的。虽然有时用词并不贴切,但我们也都积极鼓励。有一次,我刚一到家,女儿就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有一个“花容月貌”的阿姨来访。我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一位年长女同事,女儿用“花容月貌”来形容对方的长相未免有些过头,但女同事大概凑巧听见了,开心得满面春风,直夸成成聪明。这件事让我们两人在饭桌上也笑了很久。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