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二章 创建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走向前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921—1923年)

“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数迅速增长。马克思主义者在北京(李大钊等)、上海、汉口(董必武等)、长沙(以毛泽东为首)、济南和杭州都创建了共产主义小组,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如在巴黎的周恩来等)也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来此日期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日期),正式建立了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利益为基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和远见卓识为指导,把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自发的、组织不健全的斗争,转变成自觉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为领导阶级创建起一个总的领导核心,对过去毫不留恋毫不介意;相反,正如一切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一样,中国共产党人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中国人民过去举行过多次起义,虽然英勇壮烈影响广泛,但由于缺乏正确的领导,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由于是纯粹的农民战争,都未能逃脱历史宿命的失败。1911—1912年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由于资产阶级固有的弱点和缺乏领导力,而未能完成其历史使命。现在,中国真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终于步入了轨道,中国共产党将领导革命直至取得胜利。中国人民在这场革命中经历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战斗,历时30年之久,最终取得胜利。

然而,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列强们依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格局,也进行了力量的再平衡和改组。它们运用新的联合和新的手段,企图重新控制中国的资源,重新奴役中国的民众。

就国际形势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了头号帝国主义强国。凭恃其强大的实力,美国强迫日本吐出了它利用大战从中国攫取到的权益,并强迫日本废止了《英日盟约》。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们在华盛顿签订了《九国公约》。公约反映了一战后列强间关系的变化,反映了列强们企图在新的格局基础上,重新联手以控制中国的目的。

在《九国公约》中,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和比利时,向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又一次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中国门户开放”政策。一般都认为这是美国导演的长袖善舞的大手笔。它在表面上给予了中国一个“机会均等”的参战国待遇,实际上强迫中国“自愿地”承认了各国侵蚀渗透中国的权利,这样就不像过去中国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那样,只向一个日本开放,而是向多个国家开放,包括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最强大的美国。

在这同时,美、英、法、日四国又组成了一个新的金融财团,负责向中国投资。这清楚地表明,条约完全是世界金融资本利用的工具。这个财团由美国银行操纵,不再像过去那样由英国操纵。美国近期的算盘是针对中国东北日本的势力范围继续金融投资渗透。这个地区对美帝国主义者来说,有着三重利益:东北是资源丰富可供榨取的地区,可以作为支配控制中国的基地,还可以作为反对苏维埃革命的重要军事基地。

《九国公约》和四国财团,都披着“国际协定”的外衣,但很快就被形势的发展证明完全是一个骗局。在中国国内,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在急切地寻找并扶植在中国的军阀代理人,作为军事上控制全中国的帮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剩余的大量军火武器装备,以及从战败国德国和奥匈帝国所缴获的军火,潮水般被运到了中国,供给了各国所豢养的军阀。不久就枪炮轰鸣,混战开始了。

日本把军火运交给它新选定的代理人——奉系军阀的头子、“中国强人”张作霖。英国和美国则把军火运给它们垂青的雇佣军人——直隶[1]军阀吴佩孚。在之后的几年间,这帮被收买的军阀们混战不停,中国各地惨遭洗劫,一切都是为了一件事情:看哪一个帝国主义者更强、更能够掠夺中国。

因此,从表面上看,中国这时四分五裂、积贫积弱,形势似乎比之从前更加险恶。以民众大规模抗议示威为特点的“五四”运动,也暂时偃旗息鼓。这是因为,运动本来是为反对签署《凡尔赛和约》这一特定事件而发生,整体上并没有为中国革命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但在报刊杂志连篇累牍地热衷报道军阀争战的形势下,另外一支重要的力量正在形成,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开始组织工人阶级。从下列事实可以看出,时机已经成熟。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虽然只有50名党员,但其已成为劳动大众的领导力量,其地位是其他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捍动的。“五四”运动之后,是工人阶级对帝国主义第一次发起了坚决的斗争。

从一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众运动就既有政治性又有经济性两方面的特点。由于中国民众完全缺乏民主权利,又遭受帝国主义、半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所以不可能产生合法的工联运动。在这种条件下,也不可能产生一个高收入的熟练“工人贵族”阶层,将运动误导引向修正主义的道路。

1918年,中国参加罢工的工人数量只有6000人。1919年,当时还没有工人阶级的政党,但铁路、冶金、机械、印刷、电车等行业的工人都奋起参加了“五四”运动的全国总罢工,这时参加的人数已经达到10万人。1922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二年,通过工会、俱乐部、夜校等渠道,中国共产党联系并组织了30万工人罢工。

当年的1月份,在英帝国主义直接占领下的香港,6万名海员和码头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了罢工,罢工持续了8个星期。这次大罢工得到了从华南的广州一直到东北沈阳铁路沿线工人的支援,他们成立了联合委员会并筹集资金以支持罢工工人。在这次罢工结束之前,罢工规模曾发展到香港各行业部分工人的总罢工。驻扎在中英边界的英国军队曾向要求英国人滚开(离开香港这块殖民地)的罢工工人开枪。这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者的致命弱点:没有工人阶级供其剥削压迫,它将一事无成。

罢工还给人们上了另外一课。以往的斗争,无论是中国农民独立进行,还是由中国的资本家主导,都没有使帝国主义者做出丝毫让步。而香港海员工人的这次大罢工,联合在港其他行业的工人们携手斗争,赢得了增加工资15%~30%的权益,工会也从此成为了合法的组织。而此前根据香港总督发布的训令,工会是非法的。

1922年中国其他各地的罢工斗争风起云涌,其中许多是有组织进行的。

工人们要求所得的工资足以维持体面的生存。在上海,当时熟练工人每月的工资只相当于6美元,非熟练工人只有4美元,妇女和儿童的工资则更低。

工人们还要求实行8—10小时工作制。此前机械行业的工人每天工作长达14—17小时。

工人们还争取工会合法化的权利。根据北京北洋政府的法律,工人阶级组织工会和进行任何形式的罢工都是非法的。

在风起云涌的众多工潮事件中担任领导角色的大多是共产党员。1922年,毛泽东被选为湖南省工会的主席。之后长沙举行了罢工,在邻近的江西安源煤矿及其附近地区,有两万名矿工罢工。由刘少奇领导的这次安源大罢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罢工停止了对汉冶萍公司的煤炭供应,使之不能外运。汉冶萍公司由日本和中国的官僚资本共同控制,是当时中国最大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