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某天傍晚,我在禪修營的戶外步行沉思著。走著走著,我抬頭看了地平線,發現太陽下山了。天空只剩下粉紅和紫色餘暉,被光禿的冬季樹木肅穆地框著。
我當時正處於中度鬱悶的狀態,一直在思索著一些個人問題。而現在,我感受到一股明顯的憂鬱之浪。過去看到冬陽餘暉時,有時就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因為我人正在禪修營,每天也花了許多時間來觀察自己的感受,因此我幾乎是反射性地立即檢視了我的憂鬱情緒。這份感受瞬間耗盡我的力量,但並沒有立即消失。現在,它看起來只是個物理性的波浪,不好也不壞,慢慢地穿過我身體。
隨著憂鬱成了中立事物,地平線的景色也呈現出不同的樣貌:美極了!它已經從悲傷的映射,變成快樂,甚至是敬畏的源泉。
我並不太懂這種美(以及我因靜坐練習而得以更深刻欣賞的其他美)。我的意思是,如果靜坐可以讓你與自己的感受保持一定的距離,並減少它們對你的控制。那麼,原則上對好的感受和壞的感受,豈不應都帶來同樣作用?你的感受最後豈不應多少都是中立的?也就是說,或多或少都成了無感?然而,靜坐的作用方式似乎會強化某些感受,而且最首要的就是美的感覺。
我有時會認為,就是這種增強的美感,使得「空」具備一種諷刺的道德力量。你可能會認為,一旦你在人們身上看到越少本質,也就是對他們的感知越不帶好壞判斷,你就越不會對他們產生任何感受,包括同情。但是,如果我們自然傾向於認為事物和人都是美的,那麼這種傾向可能會轉化為對他們福祉的關注。至少,這是一個理論,解釋為什麼靜坐能使人們更具同情心。
無論如何,對於靜坐練習似乎會自然增強我們對美的感受,我仍感到困惑。我想其中一個解釋是,在沒有真正意識到的情況下,你會用正念靜坐來過濾自己的感受。比起對於美的愉快感受,你會更努力去和不愉快的感受保持距離。但是,對於美的感受並不像那樣,這也是美所值得的對待。當我們不再把心神貫注在自我,這感覺上更像是心智自然放鬆而陷入的東西。
我很想念誦約翰.濟慈的著名詩句:「美即是真,真即是美。」也許當你更清楚、更真實地看待這個世界時,你享有的就不僅是解脫,還有對世界真實之美更直接、更連續的感知。另一方面,世界具有真實之美、固有之美的想法,似乎與佛教強調我們會對世界施加意義的傾向不一致。這當然也與演化心理學的觀點不同。因為演化心理學認為,我們對知覺所發配的感受,確實是由大腦所負責,目的是要以特定的方式來感受特定事物,而如此設計的唯一基礎,就是這些事物與生物在傳遞基因上的利益關連。
另一種可能性是:對宇宙的某種喜好,是意識的某種預設狀態。當意識沒有參與這與生俱來以扭曲來運作自我的工作時,它就會回歸到這種狀態。但在這裡,我們勇於超越心理學,進入「意識是什麼」的哲學問題。而我對這個問題的一般看法是:這難倒我了。
我們出生的世界,有很多東西令人討厭。正如佛陀所指:在這個世界裡,我們看事情和存在的自然方式,使我們遭受痛苦、也帶給別人痛苦。而且,正如我們現在所知,這個世界必然如此,因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天擇所創造。儘管如此,這也可能是形而上的真相、道德真理以及幸福可以一致的世界。而當你開始意識到這種一致性,世界會顯得越發美麗。如果是這樣,這個深埋在天擇底下的隱藏秩序,著實令人驚歎。而我對此也越發感激。
深入了解⋯⋯
「我不想在前往涅槃的道路上走得太遠,以至於完全喪失了戰鬥精神。如果全然開悟意味著要放棄任何價值判斷,也放棄推動變革,那麼我寧可不要開悟。」
我在此處提出對開悟的想法,並不是我的原創。佛教學者長期以來就在思考著:佛教實踐的最高峰,是否有可能就是虛無的極端形式,也就是拒絕把任何價值歸於任何事物之上。
畢竟,靜坐教學中常見的戒律就是你不應該做出論斷:你不應該論斷感受的好壞、聲音的好壞、景象的好壞。那麼,如果你在不做論斷一事上不斷精進,最後不就完全不對任何事進行任何論斷嗎?甚至不去論斷對錯?那麼你是否也毫無動力去扭正通常認為是錯誤的事情?
另一種看待問題的方法,就是透過佛教強調的平靜。佛教修行的目的之一是讓你保持穩定的幸福感,無論你的客觀處境為何,能讓你即使身處暴風雨中,也仍是座平靜的島嶼。
然而,要達到這個境地,難道不會需要你對島嶼以外的所有事情保持冷漠,包括真正糟糕的事情嗎?如果你不那麼冷靜,難道你不會因為心境受到攪擾而想要做些什麼事情嗎?只要稍微放大這個邏輯:佛教保持平靜、維持內心安定和幸福感的方法,會要你去超越厭惡不愉悅事物、渴望愉悅事物的天性。那麼,如果你成功達成這項任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不就成了沒有偏好的人嗎?
又,偏好難道不是價值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嗎?如果你沒有偏好公正的世界,你就不會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公正。確實,如此你也無法分辨出人們口中公正和不公正之間的重要差別。而且,就此而言,為什麼你會有同情和愛的感受?這難道不是一種偏好?不是因為你偏好讓某些事情發生在你感到同情或愛的人身上?
這聽起來像是來自佛教思想的假設和極端推斷,但這與某些受敬重的佛教思想家的相關看法相差不遠。有一首詩,一般認定是第六世紀中國僧侶禪宗三祖僧璨所寫。這首詩開頭是這樣說的: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這首詩是在特定的社會與知識背景下做出的宣言,是對佛教的某種解釋,以及對當時流行的其他解釋做論證。儘管如此,這段文字可說是直接從佛教核心思想推斷而來。這就是為何「虛無主義問題」,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佛教的嚴重問題。
我對這個問題沒什麼新的見解,但我願意試著去釐清問題在哪裡。正如我所看到的,虛無主義的問題並不是我在第十二章所提到的問題,也就是有人會憑藉著靜坐所帶來的平靜和澄明,更有效地剝削他人。畢竟,想要剝削他人就要有所偏好,認定某些事物具有某些價值,並且可以透過剝削來獲得。我在第十二章所提到的「上東城獵艷禪師」,就喜愛與眾多女性發生性關係,他也賦予性滿足高度價值。而在最廣泛的意義上,這都不是虛無主義。虛無主義指的是任何事情都不重要,這個世界毫無意義,沒有目標值得追求。
獵艷禪師絕對相信有值得追求的目標。換句話說,他並未遵照禪宗三祖的建議,他走得不夠遠、未獲開悟。我會這麼說,並不僅是因為放棄這種色欲的「羈絆」有時會被列為開悟的先決條件,也因為從最嚴格的意義上說,開悟是完全拋棄一般的渴望,而色欲是渴望的一種形式。如果你達到禪宗三祖所談論的境界,來到不事揀擇、沒有偏好的境地,那麼你已經徹底勝過了渴望,不會做出獵艷禪師那樣的事情。
可以肯定的是,要說獵艷禪師看似是名虛無主義者,就是因為他似乎缺乏我們大多數人所認定的道德價值,因此可以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