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俗」佛教是一種宗教嗎?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如果你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並希望提出充分的理由,那麼你可以求助於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他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就嘗試藉由《宗教經驗之種種》一書來尋找一種框架,來涵蓋所有我們稱為宗教的經驗形式,包含東方宗教和西方宗教。詹姆斯說,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而言,宗教可以被認定為「相信有一種看不見的秩序,而我們的至善就在於和諧地調整自己」。

我認為,即使是自然主義的「世俗」佛教,也會提出一種「看不見的秩序」。迎著開悟的曙光,實相似乎全被切碎,結果揭露出背後潛在的連續性,一種相互連結的基底。有些人稱之為「空」,有些人稱之為「一」。但所有人都同意,實相看起來並沒有原先以為的那麼支離破碎。

而詹姆斯所謂的「至善」,的確在於讓自己和諧地適應這種通常看不見的秩序,無論你是否認為這種至善是我們最深的幸福或美德。當然,對自己進行這種調整,有一部分意味著不把自己視為原先以為的那麼具有實質,或至少不是那麼顯著的實質。確實,自我的瀰散,以及自我邊界的可滲透性,是「看不見的秩序」的一部分,這是我們內部與外部之間新感知到的連續性。

佛教教義也提出了第二種看不見的秩序。請記住,佛教的一個基本前提是,看到形而上的真相,在某種意義上就相當於看到道德真理(也就是以其真實的樣子來看待事物的內外,也因此看到事物內外之間的連續性,這也就是表示自身福祉與他人福祉在道德上是等價的)。換句話說,形而上的真相與道德真理的結構是一致的。這是一種秩序,如果我們不實踐能使秩序浮現的規則,那麼,這個秩序仍然是看不見的。

我們不應視這種看不見的秩序為理所當然。

你可以想像一個形而上的真相與道德結構不一致的宇宙。在這個宇宙中,你對待其他生物的方式不會受到形而上真相所影響,或甚至會讓你對其他生物更不仁慈。但是根據佛教(甚至是西方佛教,較為世俗的佛教形式有時被認為不夠虔誠),因為我們生活的宇宙,認為了解形而上真相有助於你看到道德真理。開悟本身便與自然是種統一。

這種結構上的一致性還有第三方:我們的福祉。

幸福(消除或至少減輕痛苦、不滿足、苦)往往與看到形而上真相以及回應隨之而來的道德真理是相符的。這也是種一致,可能是我們宇宙未必要擁有的一致性。

當你想到世界會以這樣的方式建立起來,會感到多麼驚奇:你為了減輕受苦而踏上這條道路,而如果你勤勉地追求,這條道路不僅會讓你變得更快樂,而且會讓你更清楚看到形而上的真相與道德實相。這就是佛教的主張,並且有大量證據支持著。

形而上真相、道德真理以及幸福,這三個部分的一致性,體現在佛教實踐核心當中:佛法(dnarma)。這個古老的詞彙豐富而含糊,最常被定義為「佛陀的教導」。

目前為止,這個定義都是正確的,但這也指佛陀教導所傳達的核心真理。因此,佛法指的是超越我們幻想的實相,在此所指的就是這些幻想如何導致人們受苦的這個實相。佛法表明了所有這些對我們行為的影響。換句話說,佛法既是關於事物的真相,也是關於在這樣的真相之下,如何行為表現才是合理的。它是對病症的描述,也是處方,既是真相也是道路。

而且因為佛陀的處方不僅是為了解脫痛苦,也是為了正確的行為,因此佛法一詞還特別包括了道德意義。實際上,佛法可被認為是物理宇宙所遵循的自然定律,同時還有我們努力遵守的道德定律。

使用單一詞彙來表示這一切,本身就證明了:根據佛教,這樣的秩序通常是隱藏的。但正如詹姆斯所說,當我們勤勉努力讓自己適應這個秩序,這個秩序就會變得更加顯著。

為了避免上述這些聽起來過於抽象、過於哲學,我可以試著用更實際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常見的問題:靜坐會讓我更快樂嗎?如果會,會有多快樂?

好吧,就我而言(而且你要記得,我是個特別難搞的案例),答案是肯定的,靜坐讓我更開心。這很好,因為我喜歡幸福,特別是我自己的幸福。與此同時,我在對人們提出為什麼要靜坐的論點時,所說的無關乎幸福的數量,而是關於幸福的質量。總的來說,比起過去的幸福,我現在的幸福涉及了更真實的世界觀。我認為,建立在真相上所獲得的幸福,勝過未建立在真相上的幸福,不僅是因為建立在真相上的事物更牢靠,也是因為依照這個真理行事,意味著你更能善待你的同類。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說,內觀禪修可能為你生活增添的任何快樂,都特別值得為之努力:因為這些增添的是有效的幸福,而這種幸福是建立在多面向的澄明,是以更真實的觀點看待世界、看待他人、看待自己。 而且我相信,這也更接近道德真理。深植在佛法一詞中的,正是幸福、真理和善的匯流,而我也認為,這也使自然主義佛教符合威廉.詹姆斯的宗教概念。

如果這股匯流還能再添加一個元素,也就是如果佛法獲得的廣泛關注,可以拯救世界,那這真是莫大的獎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