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說到拯救。我想自己之所以在禪修營大哭,是遺漏了一個可能相關的東西。
我從小是在美南浸信會虔誠長大的。為了思考人類如何成為現在的樣子,我比較了天擇理論和《聖經.創世記》,於是在青少年時期開始離開這份信仰。我從來沒有渴望再尋找其他事物來取代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但失去這份信仰有可能使我內心留下了某個空缺,導致我對靈性相關問題一直很有興趣。
在巴爾鎮那個夏夜,也許我不僅僅覺得自己登上了山頂,也許我覺得自己打從十幾歲起就離開了那座山,離開了我原生的靈性部落。不管是什麼情況,我都不認為自己在那晚獲得了拯救,這樣說是誇大其詞。這就跟我在九歲或十歲那年,驅使我在牧師的邀請下,走到教堂前面,並接受耶穌為我的救主時的感受一樣強大。
我離開基督教的過程,並不像有些人那樣苦澀。我從不覺得這份信仰傷害了我。若要說有什麼傷害,我猜想從小在上帝無時無刻的嚴密看管下,有可能讓我格外敏銳,甚至痛苦地關注自身的缺點。確實,也許我內心殘存的一點罪惡感,就是驅使我開始全面探索佛教靜坐的原因,而也許這就是我在那個夏夜明顯感到獲得拯救的原因。佛教和基督教都說:我們在出生時便繼承了某種道德混亂,而遊戲的目標就是驅散它。
無論如何,我從未覺得自己的基督教信仰時期,是種殘酷專制的洗腦。我仍然喜歡浸信會的讚美詩,特別是〈最真實的我〉,這首詩經常在禮拜尾聲時輕聲頌唱,搭配著牧師邀請人們到臺前。這首詩的訊息基本上就是:雖然你一點都不完美,但你值得拯救。
這是我對主日學最鮮活的美好回憶,頌唱著:「耶穌喜愛小孩,世上所有的小孩,不論紅黃黑白棕,都是耶穌的寶貝,耶穌喜愛世上所有的小孩。」也許我是選擇性地記憶基督教倫理中較具啟發性的部分,但在某方面來說,從耶穌過渡到佛陀似乎是很自然的轉變。
我心智大開的那個夏夜,就是在內觀禪修學會,這個經驗恰好接上了這場轉變。
禪修學會所在的紅磚建築一直是天主教修士受訓時的宿舍,其後才被葛斯丁、薩爾茲堡和孔菲爾德收購。當你從衣帽間走向禪堂,走道兩側的彩色玻璃上就有耶穌圖像,其中一幅是他在最後的晚餐,還有一幅則是全神貫注地祈禱,應該就是在受難前夜。每當我走進去(現在我已經走過不下數百次),我都會注視著耶穌的圖像。這些圖像總是能給我一些激勵。這是相合的,因為耶穌說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扭曲的,我們應該努力改正自身的盲點,而不是抱怨別人的盲點:「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阿們。
我不稱自己為佛教徒,因為傳統的佛教有許多面向,有信仰的面向、儀式的面向,而這些我都沒有採納。我不相信輪迴或與業有關的觀念,我不會在進入禪堂時對佛陀像鞠躬,更不會向祂或其他佛教神明祈禱。在我看來,自稱為佛教徒,對亞洲和其他地方的許多佛教徒來說幾乎是不尊重的。是他們繼承並維持比宗教豐富而美麗的傳統。
儘管如此,特別是考慮到我個人的過去,追問「我的靜坐練習及其哲學是否可稱為宗教信仰」這個問題,其實是公允的。佛教為我所做的,是否就像基督教為我父母所做的那樣?(儘管我已經拋棄了佛教的超自然部分,並且確實選擇性地保留了自然主義的部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