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肆:赵雍中兴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赵武灵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也就是正式改革后的次年,赵雍进攻中山国。赵军捷报频传,一直攻到了中山国都城灵寿(今河北平山)附近的宁葭(今河北获鹿北),彻底控制了太行山的重要孔道,“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这算是打开了联通太行山东西的关键通道。

“太行八陉”的交通恶劣程度比秦岭五道还是好一些的。

赵国向西打击林胡势力(游牧民族),占领榆中地区(今陕西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在秦国的北方楔进了一颗钉子。

林胡在与赵军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林胡王被迫向赵雍献出大量的良种马,才得以求和。

在得到良种林胡马的补充后,赵雍又提供优厚待遇,招募了大量的林胡勇士,把他们编入自己的骑兵军中,成为“国际纵队”。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赵国大举进攻中山国,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同时合攻中山国的都城灵寿。在四处发现赵军主力的形势下,中山王献四邑求和,赵雍默许之。

赵武灵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3年),赵雍再攻中山国。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赵雍继续攻击中山国,夺取了中山国与代郡、燕国交接的土地,把中山国完全裹在赵国境内,并对中山国进行了严密的封锁。

被赵痛打过的林胡和楼烦想与中山国夹击赵国的代郡,但继续遭到了赵雍的痛击。

赵雍夺取了林胡和楼烦的大片土地,建立了雁门郡(今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宁武以北至内蒙古之间的地区)和云中郡(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南、黄河以南,长城以北之间),迫使林胡和楼烦大幅度地向北迁移。

赵雍派人修建了两道长城,以阻止林胡和楼烦的南下。第一道在今内蒙古乌加河、狼山一带,第二道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包头、呼和浩特至河北张北一线,这也是后来赵长城的主力工程段。

赵惠文王三年(赵武灵王三十年,即公元前296年,年号古怪,后面会讲到),赵雍最后一次大举进攻中山国,在齐国的夹攻下,中山国国王投降,中山国灭。

关于之前的大哥齐国为何会夹攻小弟中山国,我们后面会讲,齐国此时的领导人很有意思。

在占领中山国后,赵雍便开始整理代郡和邯郸之间的道路。不久,赵国境内的道路就通畅无阻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也更多了,南北文化开始频繁地融会。

自赵武灵王继位,到第十九年启动变法,控制国内政局,统一南北两派思想,再到十一年后彻底打通全国疆域版图,并北扩疆土,西压秦地。三十年间,赵雍完成了前面几代赵王想完成却没有完成的宏图大业。

赵雍开拓后的赵国版图,比之前几乎大了一倍。

赵雍的野心,却不止于此,别的国家一提秦国脑袋就大了,但他对秦国却很有想法。

他的战略眼光一直很远,看问题也很到位。

例如,他先是抓住了赵国最棘手的内部矛盾,先从内部完成转变,并锻炼出了一支自己始终抓在手上的特种兵力量。

他在位这三十年,基本上没有像别的国家那样漫无目的地穷兵黩武,而是一直在和北边最大的麻烦——游牧民族不断斗争,并师夷长技以自强,最终将游牧势力赶出了赵北边境。

再如,他一直逮着自己的心腹大患中山国玩命打,用十年时间专心地达成了一个战略目标。

赵雍眼光独到,执行专注,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将一个逐渐走向分裂的二流国家带成了政局统一、民风彪悍的强国。

赵雍既有雄才,又有大略,他的出现,可以说是上天垂青于赵国。

赵雍在位的几十年里,也不是没有打过败仗,但都是在继位早年,而且败给的对象都是秦国。

赵武灵王八年(公元前318年),赵与楚、魏、燕、韩组成五国联军攻秦,惨败,被函谷关挡回来了。

转年(公元前317年),三晋联军再度攻秦,又惨败,其中赵国最惨,被杀八万,割两郡以求和。

惨痛的败仗经验让赵雍明白了一个道理,从崤函一线往西打根本没戏。

函谷关自带超强护体,是一道永远跨不过去的坎儿。但是,要是换个思路,从北往南打呢?

秦国的北边是游牧民族的势力,这帮来去一阵风,打还打不着的戎狄们,同样也是赵国北边头疼的因素,所以早些年赵雍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复仇欲望。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国现在是大草原上的“国际警察”,尤其是如今已在秦国北方楔进了一颗钉子——榆林地区。

赵雍认为复仇的时机到了。不过,往秦国打的北路,沿途路况、山川大泽无人熟知,尤其赵雍打算使用骑兵进行闪电战,需要对进兵路线十分熟悉,并且进行周密的思考。于是,武灵王赵雍决定自己亲入虎穴探路。

战国时代,最强的虎胆龙威兼碟中谍战上演了,比荆轲刺秦王可牛多了,这是大国领导人亲自去狼窝实地考察。

赵雍先是利用自己的北部战略优势,向秦国施加压力,迫使此时主政的宣太后(芈月)任命赵国培养的楼缓为秦国客相,以便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利益。

苏秦、张仪那章时我们讲过,六国都往别国安插外交官(客相),这是国际常态。不过,往不好说话的国家安插人就费劲,比如秦国。但赵武灵王此时在国际上说话还是比较有分量的。

楼缓入秦时,赵雍假装随从人员,跟在楼缓左右。进入秦地后,赵雍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细加考察,以备攻秦时所用。

楼缓进入秦都咸阳后,会见了许多秦国的大臣,赵雍就在旁边观察,对秦国大臣的贤庸强弱有了深入的了解。楼缓劝赵雍不可久留秦国,以免被人识破。

赵雍提出,走之前要看看秦国的“大小毛”,亲眼见一见秦昭王和宣太后。

不过,秦国的名声此时有点儿臭大街,由于此前发生过秦昭王扣留楚怀王的事件,各国国君都不信任秦国,不愿入秦,以免重蹈覆辙,更别提主动去看“匪帮头子”了。

赵雍要见秦昭王与宣太后也不是一时兴起,他想亲自了解自己的敌人,观察这对母子,以利于今后对秦做出决策。

极其敏感的秦昭王和宣太后在接见楼缓时,发现向来以风采自傲的楼缓对他身后的高大随从不经意间有屈顺之意,颇感好奇。在与这个气度非凡的中年男子的问答中,他们发现这个人的胸怀与见识更是了不起,母子二人在钦佩之余,也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在楼缓告辞后,赵雍已感觉到宣太后和秦昭王对自己有所察觉,便匆匆辞别楼缓,返回赵国。

临别前,赵雍告诫楼缓,此母子二人皆为人中龙凤,务必要小心应对。

宣太后与秦昭王觉得楼缓的随从绝非等闲之辈,必是赵国的极贵之人来窥秦情。于是,他们速派使者宴请楼缓与这个非凡的随从,晚间再到王宫做客。

晚间,楼缓赴约却不见非凡的随从,楼缓说这个随从白天失礼,已被遣回赵国。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