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宰东方的千眼神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最明显的是那些青铜人物雕像,高鼻深目,方面阔口,大眼长耳,面部表情超凡脱俗,透过数千年的静默,已经说出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他们绝不是华夏人种。最典型的是青铜大立人像。

青铜大立人像出土于2号坑的中层,在它的脚下还有一个高台底座。立人像高172厘米,连台座通高达2.62米,全重180公斤有余。如此巨大的青铜大立人像,在中国商周时代出土器物中闻所未闻。立人像头著高冠,刺簪束发;方面宽颐,鼻梁高隆,深目大耳,体态修长,端正直立,双臂平抬,左腕稍高,右腕略低。双手均对握为环形,手形有明显夸大,手中原应握物,现已无法确认所握为何物。立人像虽有华丽的冠服,却是裸露十趾,跣足而立,两足左右平齐,正立在恰可容足的高台上,台座用4个长有长鼻的大象头颅形象勾连而成。立人双手握祭品,极目远眺,气度华贵不凡。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


大立人像的冠服极为华丽,冠服所饰纹样也极为繁缛。立人身穿紧袖内服、半臂式外套和裙式下裳。内衣无领窄缘,长袖短摆,袖长及腕,摆子及胯,向右开衫,腋下系扣。外套为半臂短袖,袖口宽缘,衣摆稍长于内衣,向右开襟。下裳开为前后两片,前短后长,前片平齐过膝,后片叉分及足。立人衣外还有一条大带,带作编织之形。大带沿外衣缘口左斜挎肩,两端于背后肩胛处结扎。衣裳繁纹满饰,纹样构图取图案化形式,对称工整,有大块单元,也有连续小图,似为锦绣织物。半臂外衣纹样最精,纹样分为两组,以前后中线为界。前后中线构图相同,用相间的一旋一圆的眼形图案组成垂直纹饰带,将外衣中的图案分为左右两组。左侧一组为排列成方阵的4条龙纹,龙纹两两相背,龙吻龇咧上昂,龙爪紧握为拳,龙翅高展,龙鬣飞扬;右侧一组为竖向平行排列的两排兽面纹,构图简约。

华服之外,立人像身上可能还有过一些佩饰。在两耳下郭有佩戴饰物的透孔,在脑后存有插簪的斜孔,表明立人原本有简单的首饰。左右手腕各戴三道手镯,两小腿近足踝处各戴一圈方格形纹脚镯。这类手足同时戴镯的习俗,既不是古代巴蜀也不是西南夷和中原民族的人体装饰艺术风格,但在南亚从古至今的文化传统中却比比皆是。这在南亚早期的青铜雕像艺术中就有明确反映,例如举世闻名的印度河谷青铜舞女雕像就是如此。

跣足、半臂式外套、耳饰、手镯和足环,分明是古印度男子的装扮。尤其是立人那条斜挎左肩的3股线编成的大带,透露出浓厚的韦陀文化气息。这条带子并不是一般的装饰物,而是“圣线”。在韦陀社会里,婆罗门的孩子从8岁开始,刹帝利的孩子从11岁开始,吠舍的孩子从12岁开始学习韦陀诸经,要举行隆重的入门仪式(Upanayana),这相当于他们的第二次诞生,从此他们便成为了“再生族”,与那些只能有一次诞生经验的“一生族”(指最低层次的首陀罗与贱民)完全区别。在举行入门式的过程中会给他们加戴“圣线”(yajopavita)。圣线是用3股线编成的圆圈,从左肩斜挎而下至肚脐。婆罗门的圣线是用棉纺成的,刹帝利的用麻纺成,吠舍的用毛纺成。这些线都由婆罗门的处女来纺,再由婆罗门把线拧成圣线。在举行入门式的仪式上,由老师给学生戴上,并授以伽亚垂曼陀罗(Gayatri Mantra,“再生族”念的一种咒语)。同时,还要有老师、年长者和客人在场,并要点燃圣火,在学习韦陀诸经时才能加戴。戴有圣线的人,便成了遵行韦陀训谕的雅利安人——文明人。除了人类,在古印度的雕像里,天上的仙人(半神人)也佩戴“圣线”,通常都比较粗,成带状,跟青铜大立人所戴的完全一样。这表明,青铜大立人的身份可能不一定是以前一般学者认为的祭司兼人王,而可能是神。

在三星堆,有很多青铜人像表现了祭祀者跪拜献祭的形象。例如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双手执玉璋作跪献状的小型青铜人像、铜喇叭座跪献人像以及1号坑出土的多种跪坐姿势的青铜小人像。从其衣饰、头冠和神态来看,应该是主祭的祭司或者王室贵族的形象。这些献祭者的表情,大多谦恭温顺,与立人像横空睥睨的神态完全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先生以为:

立人的四龙外衣,古称作衮衣。显示出立人地位一定显赫非凡。《说文》云:衮,天子享先王。且言衮衣上的卷龙绣于下裳,龙形蟠曲向上。《周礼·司服》也说,“王之吉服,享先王则衮冕”。注家衮衣就是卷龙衣,《诗·豳风·九罭》有句曰:“我觏之子,衮衣绣裳。”如此看来,立人衣冠正是绣有卷龙之吉服,是为衮衣绣裳。古礼王者衮衣之龙首向上,而公侯绣龙的龙首则向下,立人衮衣上的四龙之形龙首向上,应为王者之服。进而言之,衮衣吉服为王者之服,立人像自然为王者之像。[169]

诚然,立人为王者无疑,但从其超越万象、目空古今的气势神韵来看,有可能是众神之王。立人像身上的一个细节为我们提供了线索: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立人像的周身布满了眼形装饰,除了双眼兽面冠,下裳前后都有成组兽面装饰,均以环眼作主要构图。在衮衣前后都有直行排列的眼目纹和成组横排的简化兽面纹,眼睛纹样成了立人外衣的主要装饰。布满眼目装饰的立人像,简直可以看成某种眼目的化身。[170]

此外,据王仁湘先生的观察,立人像五齿头冠的冠面上也有一对大眼睛,这眼睛与器物坑中同时出土的一些单体青铜眼睛的形状基本相同。眼球涨出眼眶之外,颇具威严。由于外眦残缺,让人不易获得直接的印象,致使有的研究者将这眼球认作是盛开的两个莲瓣图形。据此,王先生将青铜立人冠的冠式定名为“天目冠”。

一个浑身上下布满眼睛的神王跃然而出!我们在古老的韦陀神话里找到了这个怪异绝伦的形象,他就是统领众神的天帝因陀罗。关于他的记载甚为宏富,大抵见于往事诸书(Puranas)。作为天堂诸神之首的因陀罗,统治着天界,经常被喻为上帝(毗湿奴)之手,拥有无比的力量和权力,受到诸神、人的祭祀崇拜,故而也被称为“祭祀之主”。他手持金刚杵,驱使云雨闪电,因此也是雨神。因陀罗的坐骑是一头白色的长着4根象牙的象王——埃拉瓦特(airawat)。他居住在宇宙之轴——苏迷卢山——东面的一座山上,控制了天堂诸星所在的宇宙之东方。并且,作为至尊人格神性力的化身,因陀罗拥有强大的性繁殖能力,也是人类精液的掌管神,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千眼人”(Sahasraksa)就源出于这个特征。据说有一次他勾引了一位圣人的妻子,圣人知道后,便诅咒因陀罗,让他全身长满女阴。因陀罗羞惧难当,立时向圣人顶礼祈求宽恕。出于悲悯,圣人将女阴变作了数千只眼睛。由是之故,因陀罗通身是眼。

这个通身布满眼目装饰的三星堆青铜立人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千眼神王因陀罗的神像!立人像基座上的4个象头,代表了因陀罗的坐骑——长了4根长牙的象王——埃拉瓦特。立人像那双夸张的巨手,象征了宇宙之手——因陀罗的力量和威权。整个立人像巍然挺拔,神光炳耀,威风八面,霸气逼人,不可能是谦恭献祭的巫师或人王形象。如此重量级神器,在重神轻人的史前时代,只可能是作为崇拜献祭对象的神像。

除了大立人像,三星堆出土青铜文物中还发现有大量青铜单体眼和装饰眼的存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