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伏羲、女娲的身世之谜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在楚帛书的原始混沌大水之中,也出现了造物之主雹戏,即帛书所载的:

冯时对这段残缺甚多的文字作了如下考释:

大字唯留残字,旧多释黄,然残形与帛书黄字下部字形不类。巴纳教授假定为“天”字残形,近是。饶宗颐先生谓(天)即大熊。或可径释为大,字残形与帛书“大”字相同。即大能合文,能读如本字。《说文·能部》:“能,熊属,足似鹿。”《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国语·晋语八》《天问》皆作“化为黄熊”……《归藏·启筮》:“鲧死三岁不死,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知黄能实即黄龙。据此,则帛书“大能”应即大龙。伏羲为人面蛇身之神,文献与出土遗物所见甚明。

“”。严一萍先生读“取”为“娶”,并谓“女皇”即“女娲”,说甚是。汉代石刻画像中普遍以伏羲、女娲交尾为夫妻,应是当时流行的传说。《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与帛书所记女娲称女皇合……[238]

雹戏即是伏羲,也即混沌原始大水的主人,与他在一起的还有其配偶女皇/女娲。帛书后面的文字记述他们生下了4个孩子,定立天地,化育万物,于是天地形成,宇宙初开。以后夏禹和商契开始为天地的广狭周界规划立法,他们于大地勘定九州,敷平水土,又上分九天,测量天周度数,辛勤地往来于天壤之间。大地上山陵横阻而淤塞不通,致使洪水泛滥,禹和契便导山导水,跋涉于山陵、急流与泥沼,命令山川四海的阴气阳气疏通山川。当时日月还没有产生,于是伏羲、女娲的4个孩子依次在天盖上步算时间,轮流更替,确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分至四时产生的千百年后,日月由帝俊孕育而产生。

从帛书的记载来看,伏羲无疑是造物之主、创世之神。宇宙创生的次第也与《太一生水》所载基本符合,即太一/伏羲创生天地、神明/四子、阴阳/日月、四季/四时。而帛书中时间之创造尤在天地之前,宇宙创造的过程也不是先秦以后流行的强调宇宙自然演进的“气化说”,似乎更为接近韦陀创世神话。这也进一步表明太一应该是创世之神伏羲在灵知义理向度的表述,尤如《摩诃那罗衍那奥义书》称造物之主摩诃那罗衍那为“大道之自体”“自我”“一”等。

除了楚帛书以外,有关伏羲与女娲的记载,也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文献。伏羲主要见于《易·系辞》《庄子》《楚辞》《荀子》《尸子》;女娲主要见于《楚辞》《山海经》,其中大多也是出于楚地的文献。汉代纬书多提及伏羲、女娲,并且其中许多内容与楚帛书相同,有可能直接渊源于楚帛书。出土的若干汉唐石刻、画像,证实了中国古代确实存在伏羲、女娲崇拜,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而张光直先生的研究将伏羲、女娲崇拜推到了更久远的史前时代。他认为,商代安阳西北冈殷王大墓出土的木雕交蛇图案,似乎是东周楚墓交蛇雕像与汉武梁祠伏羲女娲交蛇像的前身。[239]

文献中伏羲、女娲二名同时出现的例子,始见于汉代楚地的《淮南子》。《淮南子·精神训》云: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淮南子·原道训》亦云: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滞,转轮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

闻一多先生以为“二神”“泰古二皇”即指伏羲,女娲,所言极是。[240]《精神训》篇所写的原始混沌景象颇接近楚帛书;而《原道训》篇将灵知义理与灵知神话融合的风格,也与《摩诃那罗衍那奥义书》的表述方式相似。可见伏羲、女娲一直是中国上古时代开天辟地、首出人伦的最高创世之神。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尾图(左上);交合为一体的至尊神克里希那和他的爱侣茹阿达(右上);汉代伏羲女娲石刻(下)


例如目前所见汉墓画像石上的伏羲、女娲交尾像,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为伏羲、女娲分别手捧太阳与月亮。太阳代表阳精,月亮代表阴精。可见伏羲、女娲分别为宇宙间至高之阳性力量与阴性力量之人格化。另一为伏羲、女娲分别手执规矩,规以象天,矩以象地。其取义为伏羲、女娲乃天地宇宙之主宰及创造者。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郭璞注曰:“或作女娲之腹。”郭曰:“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栗广,野名。娲音瓜。”

考之韦陀创世神话,唯补鲁莎、摩诃毗湿奴、摩诃那罗衍那及其伴侣有此身份与力量。《薄伽梵往世书》记载:

苏塔道:创世之初,至上之神将其扩展为具宇宙形体之补鲁莎,且化显物质创造所需之一切要素。如是先有物质活动十六项原则之创生。此乃为创造物质宇宙之目的。

至上之神借其内在力量使物质自然受孕,之后物质自然产出全部之宇宙智能,此物质自然即金摩耶(Hiranmaya)。此皆由物质自然造作,当伊为众生业力激荡之时。

此补鲁莎,即摩诃毗湿奴,乃薄伽梵克里希那之第一重创世化身,不但展示了物质创造之所有元素,而且还将生命体注入物质自然摩耶使之受孕。

《永恒的采坦耶经》这样描述道:

如陶罐之始因乃陶人,创世者乃补鲁莎。

补鲁莎遥望摩耶,如是注入生灵种子使其受孕。

按“补鲁莎”梵文意为主宰者,在梵文经典中,“毗湿奴”一词乃用来指称遍存万有、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至上主神,毗湿奴亦被称为补鲁莎,其身份便是创造之神,物质能量摩耶(Maya)之主人。“摩耶”亦称为Prakrti,意为阴性物质自然,用华夏灵知语言来表现应当是阴,而补鲁莎用华夏灵知语言来表现即是阳。毗湿奴被称为补鲁莎,是为阳精,则摩耶当为阴精。

韦陀释论性文献中有一部极为神秘的经书,被称为《梵天本集》(Brahma Samhita),据说传自宇宙始祖大梵天。该书于14世纪发现于南印度,其时所见已是残本(仅剩第五篇)。书中对宇宙之创生及创世诸神有详尽的叙述。

《梵天本集》中礼赞高宾陀(Govinda)——薄伽梵克里希那——称其为Adi-purusa,即原初补鲁莎,摩诃毗湿奴为此原初补鲁莎之化身,即一而二。

而摩诃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