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的裤子呢,教授?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为什么聪明人会做蠢事)


一说到科研人员,典型形象就是一个满头白发、穿着白大褂的老头(几乎总是男性),滔滔不绝地讲着他的专业,对外界毫不在意,一边乐此不疲地谈论着果蝇基因组,一边心不在焉地把黄油涂到自己的领结上。社会规范和日常事务对于他来说就是天方夜谭,他所知的一切都只限于自己的学术领域,除此以外一无所知。

聪明不像强壮,强壮的人在哪里都强壮,而一个在某方面才华横溢的人在其他方面也许会表现得像个战战兢兢的傻瓜。

这是因为智力不同于体力,智力来自绝不简单的头脑。那么,什么样的大脑过程构成了智力的基础呢?又为什么会产生高低差异呢?首先,心理学上关于人类是使用单一智力还是不同类型的多种智力仍有争论。目前的证据认为,人类的智力应该是一种综合能力。

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大脑有且仅有一种特性是智力的基础,而这种特性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这就是以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en)命名的“斯皮尔曼一般智力因素”,也称为“g因素”。斯皮尔曼是一位在智力研究和一般科学领域做了大量工作的科学家,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了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前面一节我们说到了智商测验的局限性,但其之所以仍然应用普遍,就是因为用上了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的过程大量用到数学,不过你只需要知道因素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可以把大量数据(比如智商测试得到的数据)用多种方式进行分解,找出影响结果或是与结果有关联的因素即可。通过因素分析,可以检测出事先不知道的影响因素。比方说,某所学校的学生考试得分总体上属于中等,而校长可能想对分数有更具体的了解。这时就可以对全部得分采用因素分析,进一步获得更多信息,也许会发现数学的得分普遍不错,而历史的得分就比较低。如此一来,校长就会觉得有理由大骂历史老师浪费时间和金钱(但也很有可能这理由并不成立,毕竟导致成绩差的原因多种多样)。

斯皮尔曼用类似的处理方法评估了智商测试,发现了影响测试成绩的一个根本因素。这个独立因素就被称为一般智力因素——g。如果有什么科学概念可以代表一般人对智力的认识,那一定就是g因素。

但是,我们并不能把g因素等同于所有可能的智力,因为智力有多种表现形式。它更像是智力大体的“核心”,可以被看作房子的地基和框架之类的东西。你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扩建、添加家具,但假如地基不稳,所有拓展就毫无意义。类似地,你可以学想学的任何深奥词汇和各种记忆窍门,但如果g因素不达标,学了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根据一些研究来看,脑中或许有一部分是专门负责g因素的。第2章详细讨论了短期记忆,并提到了一个术语“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涉及实际的处理和操作,即“运用”短期记忆的内容。21世纪初,心理学家克劳斯·欧贝劳尔(Klaus Oberauer)教授与同事开展了一系列测试,发现被试者在工作记忆测试中的表现与测量g因素的测试结果高度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是影响其整体智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归根结底,如果工作记忆任务的得分高,那么很有可能各类智商测试的得分也高。这在逻辑上也可以讲得通:智力涉及尽可能高效地获取、保存和运用信息,而智商测试的设计正是为了对此进行衡量;但这些过程基本上都靠工作记忆。

对脑损伤患者进行扫描的研究结果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表明前额叶在g因素和工作记忆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那些不幸遭受额叶损伤的人出现了各种罕见的记忆障碍,并且问题往往都可以归结为工作记忆的缺失,由此进一步说明g因素与工作记忆之间有重合。前额叶皮质位于额头正后方,是额叶的起点,而额叶常被认为与思考、注意、意识等高级“执行性”功能有关。

然而,工作记忆和g因素还不是智力的全部。工作记忆最常处理的是言语信息,由可以发声说出来的字词承载,就像内心独白。而智力则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视觉的、空间的、数字的等。因而研究者在尝试定义和阐释智力时还要去发掘存在于g因素背后的东西。

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斯皮尔曼的前学生)和他的学生约翰·霍恩(John Horn)在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设计了更先进的因素分析方法,把一般智力分为两个类型: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

其中,液态智力是指“用”信息的能力,包括处理和应用信息等。还原魔方需要用到的就是液态智力,想弄清楚为什么自己不记得做错了什么可伴侣却不说话也需要液态智力。在这些场景中,你拥有的信息是新的,你必须运用它们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晶态智力是已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帮助你更好地应付局面。在酒吧竞猜游戏中答出50年代某部小众电影的男主角是谁需要晶态智力,说出北半球所有首都城市的名字要靠晶态智力,学一门外语(或二外、三外)也要用到晶态智力。晶态智力是一个人积累的知识,而液态智力则是如何运用知识处理有待解决的陌生事物的能力。

可以说液态智力是g因素和工作记忆的另一种变形,是对信息的操纵和处理。而晶态智力则越来越被看作是一套独立系统,并且大脑活动也证实了这一点。有一个颇为明显的事实就是,液态智力随着人的衰老而衰退,一个80岁的人在液态智力测试上的表现比不上过去30岁或50岁时的状态。神经解剖学的研究(以及无数尸检结果)表明,大脑中被认为负责液态智力的前额叶,随年纪增长而萎缩的程度相比其他脑区更加明显。

相反,晶态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保持稳定。18岁时学过法语的人如果没有在19岁就停止学习并把它给忘了,那即使到了85岁也仍然会讲法语。晶态智力由弥散分布在整个大脑的长期记忆来维持,而强韧的长期记忆往往足以承受时间的侵蚀。前额叶皮质是一个非常耗能的脑区,为了支撑液态智力需要长期保持活跃的状态,参与不断动态变化的活动,因此比较容易逐渐损耗(高强度的神经活动会产生大量废弃物,比如对细胞有害的自由基等)。

两类智力相互依存:如果没有信息可用,自然无法处理信息,反之若是处理不了,那么积累的信息也没有用处。因此,要把两者完全分开进行研究很有难度。幸好,研究者设计出了不同的智力测试分别关注液态智力或晶态智力。比如有的测试要求个体分析不熟悉的图形,然后选出与众不同的那个或是找出图形间的关联,这属于对液态智力的评估。因为给出的信息都是有待处理的新信息,很少用到晶态智力。类似地,像单词记忆或前面说到的酒吧问答等考察回忆和熟悉程度的测试则主要关注的是晶态智力。

实际上绝对没有那么简单。按要求给不熟悉的图形分类也需要你认得图案、颜色甚至其中的含义才能完成(比方说测试要求重新排列一堆卡牌,那么你就需要运用关于卡牌和如何排列的知识),这也是给脑扫描研究增加难度的又一个原因,毕竟再简单的任务都涉及多个脑区。不过,总体而言,针对液态智力的任务所显示的趋势是前额叶皮质及其相关联的脑区较为活跃,而晶态智力测试则表明,有面积更大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