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16世纪末,俄国发起了后来被称为“领土聚合”的征服计划。这次领土扩张填补了因蒙古金帐汗国衰落而造成的权力真空。金帐汗国是一个游牧和半游牧部落组成的联盟,自13世纪起,它曾统治着从西西伯利亚至莫斯科的地域,但近来分裂成了几个各自独立的汗国。1582年,哥萨克冒险家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率几百人翻过乌拉尔山,大胆地袭击了势力日渐衰弱的西伯利亚蒙古首领库丘姆汗。在西西伯利亚打了一场胜仗后,叶尔马克匆忙地在乌拉尔山以东建立了根据地,并宣布这些土地归伊凡雷帝所有。虽然叶尔马克只是短暂地享受了自己的胜利(仅仅过了三年,这名哥萨克首领就在逃离鞑靼人的埋伏时被淹死了),但是由他打开的通往西伯利亚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俄国人越过乌拉尔山继续发动袭击,库丘姆汗于1598年在鄂毕河附近战死,于是这个西伯利亚汗国崩溃了。1
此后,俄国人向西伯利亚的层层推进是势不可当的。莫斯科使者、正规兵、外国雇佣兵、商人以及来自俄国西南部的顿河和第聂伯河地区的哥萨克移居者,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沿着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以及它们的支流不断向东前行。他们在那里建立了要塞,用来充当军力投射和向西伯利亚当地部落收集贡赋的节点。秋明市创建于1586年,托博尔斯克也于次年建立。至1600年,俄国军队声称乌拉尔山和鄂毕河之间所有的土地归其所有,并向东朝着下一条西伯利亚大河继续推进,即1600千米之外的叶尼塞河。进一步的征服活动随后出现:曼加泽亚在1601年创建,托木斯克在1604年创建……至1630年,西西伯利亚有了约50个设防的村庄,俄国人在叶尼塞河畔的叶尼塞斯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建立了前哨基地。仅仅12年之后,他们越过了西伯利亚最后一条南北向的大河——勒拿河,并在雅库茨克稳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这最终提供了到达位于北极圈的荒凉流放地的途径。至1649年,他们已经抵达北太平洋沿岸,建立了鄂霍次克海港。9年后,他们又推进了2000千米,到达了距离阿拉斯加的威尔士王子角不到160千米的白令海峡岸边。2
正是在俄国向这片大陆的东部发动征服和殖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流放制度的起源。俄国的迅速扩张是由莫斯科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后勤能力和行政完善驱动的,但是迅速扩张也令边远而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出现了劳工、农民和商人的持续短缺。根据流放制度最早的资料,流放制度不仅可以使沙皇能够把难以管束的臣民逐出俄国欧洲部分,还可以令他们成为在西伯利亚的战略要地的移民和苦役犯。流放制度在这个更广阔的扩张计划的支持下形成了;惩罚与殖民交织在了一起。
俄国人征服的土地从乌拉尔山向东至太平洋,从北极圈向南至蒙古边境,长8000千米,宽3200千米。叶尼塞河构成了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之间的天然边界,两侧的地貌显著不同。除了阿尔泰山脉,西西伯利亚海拔较低,地形平坦、开阔,大量河流流入湿软的土壤中,形成了会在每年春季涨水的沼泽地。东西伯利亚和俄国远东地区的地形更加多样:崎岖的山脉、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和多沼泽的低地交织。在东西伯利亚的心脏地带,有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该湖湖面面积约为3.2万平方千米,每年冬季皆会结冰。
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西伯利亚并非终年被冰雪包裹。冻原地带的永冻层景观只存在于北纬60度(横穿瑞典和阿拉斯加的纬度)以北。事实上,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泰加林,这个宽一两千千米的地带密布着针叶林和落叶林。泰加林以南是草原,这片由草地和荒漠组成的地区地形平坦,没有树木。大多数西伯利亚人生活在北纬60度以南,那里的气候类似于欧洲的气候。大部分西伯利亚城镇(事实上其地理位置比莫斯科更靠南)的夏季气温经常可以攀升至30℃。但是,在这个大陆性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冬季极为严酷。气温频频在9月跌破0℃,到12月更低至-20℃,刺骨的-30℃至-40℃也并不少见。至晚春时节,气温才回升至0℃以上。3
在16世纪后期,西伯利亚人口很少。这里总共有约23万原住民,他们使用不少于120种语言。这群人包括在北部冻原地带的驯鹿牧民、在泰加林带的密林里的猎人和在南部草原的游牧民。西西伯利亚的奥斯加克人是最先遇到俄国人的部落之一,这个部落放牧驯鹿、打猎、设置陷阱,在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水域捕鱼。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主要活动着半游牧的突厥民族鞑靼人和吉尔吉斯人,他们放牧自己的羊群、播种小麦、开采铁矿并贸易丝绸。通古斯人在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的泰加林流转,在林中狩猎、放牧驯鹿。雅库特人则形成了一种围绕着在勒拿河流域的牛马放牧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逐渐接受了俄罗斯民族许多风俗,但他们仍在夏天住在用兽皮和桦树皮制成的圆顶帐篷里,在冬天生活在用黏土、树皮和牛粪制成的圆顶帐篷里。骁勇善战的布里亚特人在外贝加尔(位于东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的崎岖土地上放牧羊群,到17世纪,他们已经开始与南部的中国人做皮毛和皮革生意。在更往东南的阿穆尔河流域,生活着吉利亚克人,他们是身披鱼皮和狗皮的农民和渔民。在遥远的东北部,在整个欧亚大陆气候最恶劣的地方,居住着楚科奇人和科里亚克人,他们是靠食用驯鹿、鲸鱼和海豹肉为生的强悍渔民和猎人。大多数西伯利亚原住民通过萨满巫师与他们的神沟通,崇敬他们捕猎和放牧的动物。有些原住民在17世纪皈依了基督教,如雅库特人;其他原住民则开始用佛教僧人取代其部落巫师,如布里亚特人。4
在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发现储量丰富的贵金属之前,吸引俄国人东进的磁石是毛皮。欧洲和亚洲对西伯利亚毛皮的广泛需求将这片荒野变成了一个似乎取之不尽的宝藏。哥萨克人、士兵、政府官员及私人毛皮商(被称为промышленники)翻过乌拉尔山,然后沿着这片大陆上的河网并利用水陆联运来走过这段路程,从而更加深入西伯利亚腹地。他们成群结队地行动,少则两三人,多则六十人或更多人,而且常常由在设防的俄国城镇和定居点办公的西伯利亚总督资助,就这样,他们踏上了收集毛皮的征途。在俄国欧洲部分与西西伯利亚的城市及要塞之间往返,通常需要一个冬天和两个夏天的时间,而远至雅库茨克和外贝加尔的行程则需耗费三倍的时间。各种危险侵扰着旅途。一个定居点和另一个定居点之间可能相隔几百千米;在冷酷无情的森林、沼泽和山区里,不太严重的轻伤或疾病都可能会是致命的。然而在一个原本极为贫穷的农业经济体中,毛皮贸易的收益是惊人的。私人毛皮商带回的松鼠皮、狐狸皮、白鼬皮、貂皮及最珍贵的黑貂皮在俄国欧洲部分和更远的地方卖到了天价。一只黑色北极狐的毛皮就足以购买一个相当大且带有马、牛、羊和家禽的农场。5
在俄国人向东推进时,他们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从西伯利亚原住民那里榨取贡赋。那些与私人毛皮商合作的人可以得到报酬和保护,而拒绝合作的人以及疑似隐瞒财产的人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酷刑、劫持人质和谋杀司空见惯;整个村庄会被夷平。有些部落(如奥斯加克人)已习惯于向他们之前的蒙古统治者缴纳贡赋,他们想要向不断推进的俄国人让步,结果却震惊于新主人的贪婪。布里亚特人等其他部落则从一开始就抵制入侵。但是即便有时这些西伯利亚部落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守卫他们的土地,他们也只能做出零星的抵抗。无人能够敌得过俄国军队的火力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