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关于海墙的记载的可信度被之前的章节稍微削弱了,前文讨论了在格陵兰水域发现的美人鱼:如果美人鱼抓到一条鱼并且将它扔进了船里,那么水手们命中注定要惨死;只有让美人鱼吃掉这条鱼,水手们的性命才能保全。和贡比约恩的岩岛群一样,哈弗吉尔丁也可能是一种海市蜃楼,是风暴来临前夕带来的气温变化引起的某种光学效应。14相对乏味的是,也许让埃里克几乎损失了一半船队的灾难就是一场风暴,并不是其他任何怪异的自然现象。
前往格陵兰的航行从来都伴随着风险,而且在它的东海岸遭遇海难几乎就等于饿死或晒死。在1169年之前的某个时间,埃纳·索尔盖尔松一行艰难地走过了冰盖,并且在距离西部定居点只有一天路程的地方死去了,伴随他的还有一同出发的两个同伴。埃纳家族的命运一直不好,他的哥哥英吉蒙德是个牧师,并且于1188年在格陵兰东部遭遇海难,他的尸体14年后才在一个洞穴中被发现。据说,他的尸体并未腐烂,而且在他的身旁发现了一组蜡丸,这就解释了船员们的命运。有一个人名为“运尸人”洛丁,他让人毛骨悚然的维生手段就是在格陵兰东海岸的海滩、海湾和洞穴中寻找遭难的水手们的尸体,随后他将尸骸熬煮,直到只剩骨头,这样他就能将这些骨头运回到定居点,以便妥善安葬。
最著名的一次海难发生在1125年,安比约恩·奥斯特玛德的两艘船在无人定居的海岸搁浅。154年之后,西格尔德·尼雅尔松率领的狩猎队伍偶然发现了海难地点,他们发现幸存者们建立了一个大型营房。在营房里只有一个人,不过他已经精神错乱了,当他看到救援者时,他惊慌失措地逃走,并且在一个峡谷中摔死了。西格尔德的队伍收集了其他人的尸体,将他们的肉从骨头上煮下来。他们带着这些骨头和打捞到的所有货物(比如船上的珍贵的铁钉)回到了加尔达尔的主教驻地,将骨骼给了主教,让死者获得一个体面的葬礼,不过他们自己保留了货物,因为根据格陵兰的法律,这是他们应得的。
不幸的是,安比约恩在挪威的亲族听说了这件事情,他的侄子奥苏尔在第二年前往格陵兰,和他一起的还有其他海难遇难者的亲属,他们试图要回这些货物。他们将案子报告给了加尔达尔主教阿尔纳尔德,不过主教对此不予理会,他们不得不在格陵兰过冬,等待在第二年春天的格陵兰岛的主要议会——加尔达尔庭16上解决这件事。阿尔纳尔德主教的最强大的支持者埃纳尔·索卡松极力反对这件事,他还拥有一大批庭人。埃纳尔强烈反对在这个案件中采用挪威法律,那样结果就是货物要被送回挪威,而且庭也驳回了奥苏尔的案件。在随后的吵架中,埃纳尔将奥苏尔打死。随后挪威商人和格陵兰人之间的签订协议的尝试未能成功,双方在加尔达尔的埃纳尔斯峡湾和埃里克斯峡湾之间的一小片土地上爆发了战斗,包括埃纳尔在内的许多人被杀。不过随后,在双方应该支付多少赔偿款的问题上,双方再起争执。最终挪威人逃出格陵兰,空手回到了挪威。总共有11个人死在这次关于海难货物的争执之中,显然这批货物价值不菲,值得双方为此一战。这也生动地证明了,无论解决争端的理论机制是什么样的,流血和暴力在维京时代的法律程序中很少缺席。
那些在986年完好无损地抵达了格陵兰的14艘船上的移民者,充分地利用了他们的首领在三年前初步探索的结果。埃里克将自己的农场建立在埃里克峡湾的顶部斜坡的布拉塔赫里德(意为“陡坡”),这里是现代的科西瓦苏克地区,是整个海岸上最适合放牧的土地。舰队的其他首领也占有了大片好地:赫尔约尔夫·巴尔达尔松定居在赫尔约尔夫斯峡湾,凯特尔·菲弗尔斯基获得了赫拉芬斯峡湾,他们的农场成了“伊斯特里比基德”(东部定居点,今卡科尔托克)的核心地区。一小群人沿着海岸向西行进了375英里左右,他们在那里建立起了“维斯特里比基德”(西部定居点,今努克附近)。随着越来越多的北欧人加入了这个新的殖民地,两个定居点的规模都越来越大。例如,托尔比约恩·维菲尔松在982年的红色埃里克在冰岛的法律纠纷中支持他,因此他获得斯托卡尼斯的一片土地作为回报,那里本是埃里克的土地的一部分。17当时的资料显示,格陵兰岛上最终在东部定居点有190个农场,而西部定居点有90个农场,此外,东西两个定居点之间有20个农场组成的小定居点,那里有时也被称为中部定居点,虽然它实际上是西部定居点的外围地区。
现代的考古活动表明,实际上在东部定居点有500个左右北欧人的聚落遗址,而在西部定居点则有100个左右,不过这些遗址并不都是同一个时期的。格陵兰岛的北欧人社群在人数最多时有多少一直都有大量的推测。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估算认为人口高达 37 333人,18不过现代的学界共识是在高峰时有4000—5000人,而在低谷时有2000人。19格陵兰的人口比起冰岛人口,实在少得可怜,冰岛也许此时已经有8万人了。所以虽然格陵兰殖民地也许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自给自足,不过在面对任何种类的人口上的冲击时,这样小规模的人口实在是太脆弱了。
就像他们在冰岛所做的那样,维京移民试图将北欧人的放牧生活方式完全移植到格陵兰。幸运的是,他们当时的海洋温度比现在的平均温度要高几度,这一时期被气象学家称为“中世纪暖期”。在这一时期,海冰的分布还不如现在这样靠南,格陵兰附近有更广阔的海域可以通航和捕鱼,更不用说当时的冬天要略微温暖一些,虽然在维京时代,当地的夏季白天的平均温度都很少超过10摄氏度。相对温暖的环境促进了许多物种的生长,如阔叶的桦树——在较冷的气候下矮桦树则更为常见。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当时记录中的露脊鲸在范围比现代的纬度更高的地区活动。在中世纪暖期和其后的小冰期内,气候变化的幅度十分明显,因此维京人即使生活在一个相对温暖的阶段,也会遭遇寒潮。北欧人的殖民地存在了超过4个世纪,这证明他们的社会有足够适应力来维持。20
和埃里克在布拉塔赫里德的农场一样,维京人的农场一般位于峡湾内侧长满青草的斜坡上。最早的农场建筑是传统的长屋样式,大部分由草皮建造,因为在格陵兰,木材和冰岛一样稀缺。在1932年挖掘出一个遗迹,它也许就是埃里克最初的住所,遗迹中覆盖着草皮的厚石墙围住了一个47英尺长、15英尺宽的区域。作为殖民地领导者的自家农场,这里有4个农舍和2个牛棚,与他的地位很相称。一般来说,格陵兰的北欧人农场中的牲畜以牛为主,兼有绵羊和山羊,这些羊在较冷的时候也可以在外放牧,这样就只需要较少的冬季饲料。21有迹象表明他们也许还种植少量的谷物,不过谷物在格陵兰人的饮食中从来都不是主要的部分,相反北欧人主要以狩猎海豹和驯鹿来补充饮食。奇怪的是,这里距离渔业资源丰富的纽芬兰渔场比较近,但格陵兰的维京人遗迹中很少发现鱼骨,这证明北欧人忽视了这个丰富的营养来源。不过鱼骨很小,也容易被分解掉,因此在考古遗迹的地层中缺少鱼骨并不完全等于北欧人不吃鱼。在一些偏远的农场里,牧草过于贫瘠,或者根本就没有牧草,狩猎一定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随着格陵兰殖民地的进一步开拓,人们发现长屋在寒冷的冬季并不十分实用,而且一种新式的“通道式房屋”出现了,房间都被设置在内部通道的同一侧,这样布置能在取暖时比传统的只有一个大房间的北欧房屋消耗更少的燃料。在1990年发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建筑物遗迹,当时两个来自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