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五章 旧西藏军队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挑选出170名士兵,送往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赫尔训练营。几年以后,美国记者大卫·维斯披露了一些细节[15]。1958年,赫尔训练营开始有“毕业生”,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帮助联系到达赖喇嘛。赫尔训练营的直接负责人是中央情报局秘密行动头子理查德·比塞尔,就是此人后来组织策划了登陆古巴猪湾的行动,该行动得到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在最高层,艾森豪威尔总统与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就如何处理“西藏危机”充分交流了意见。

关于赫尔训练营,有两个方面是确凿无疑的。

第一,赫尔训练营的行动是最高机密。维斯说,1961年,一家私人飞行学校的一名员工无意间看到藏族人从彼特森基地的运输机里走出来,结果就被美军士兵用枪口抵住,锁在一个挂架上,并要其发誓将会守口如瓶。后来,科罗拉多地方报纸泄露了此事,《纽约时报》华盛顿特区分社想了解此事。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没过几分钟就致电《纽约时报》,要求该报停止调查,因为披露这件事将会“危害美国的安全”。

第二,赫尔训练营行动与1959年农奴主叛乱一样,在西藏人民筑起的铜墙铁壁上摔得粉碎。

根据穆林的介绍,1959—1962年间在科罗拉多受训的170名特工中,绝大多数6人一组被空降到西藏,“这些人中90%音信全无”[16],这无疑是“一场军事灾难”。而这种结果的出现无外乎有这样的原因:西藏面积广大,仅有少数地区驻有解放军部队,这些空降者自然能躲过解放军的检查。因此,唯一的可能是,空降者被已经获得解放的农奴和奴隶逮住,这些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现在好多人就是民兵,他们都配有武器。这一点在拉萨西藏革命博物馆得到了证实,这里完整保存着相关特工的名字、照片和随身携带的物品。他们的失败并不只是一次空降的失败。随着人民的觉醒,特工们的整个计划彻底泡了汤。

除伞兵,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在加速打造一支地面“部队”,其骨干分子也是在赫尔营接受训练。这支部队根本不把尼泊尔国家政府放在眼里,其前沿基地就设在尼泊尔与世隔绝的木斯塘。这里居住着西藏的少数民族,成千名反叛军人靠空投得到补给。资助人是达赖的哥哥嘉乐顿珠,他得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现金上的支持。起初,反叛军队对西藏进行过一些简单的渗透活动。但是穆林说,到1963年,类似的突袭已经“几乎无法进行”。其他有关这支秘密军队的情况就剩下了内部出现的争吵,而争吵的主要内容也无外乎总是围绕着中央情报局的钱,例如“一些钱被中饱私囊,普通士兵只要能够得到自己极其微薄的配给钱,就十分幸运了。”不管是解放前还是越过边境后的苟延残喘,旧西藏社会本性未变。

穆林还告诉我们说,1972年尼克松总统到访北京,美国开始真正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现实,并且考虑与之建立关系。此时,中央情报局对“秘密部队”丧失了兴趣。此后的资金资助则来自其他渠道,想必也越来越少。1974年,尼泊尔军队开进木斯塘清剿叛军残部,曾是首批赴美接受伞兵训练的叛军头目被击毙,一些侥幸活下来的人则逃往印度。穆林说,这标志着“康巴战争”也随即结束。

对于身处国外的藏人而言,他们面临的选择和当初一样,要么继续受旧僧俗统治阶级顽固分子的压迫和欺诈,[17]继续做他们反动思想的俘虏,继续受外国势力利用或随意抛弃;要么回到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

选择后者的人,不管他们地位如何或过去做过什么都会受到欢迎。这个原则过去这样,现在仍然如此,即“一切爱国者,不管回来的时间早还是晚,都会受到欢迎”。他们可以回到自己的民族中,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自己的历史。

不管境外藏人最终做出了什么选择,现实已经做出了证明,西藏的革命将不会倒退。

注释:

[1]原本要求以当地的货币和重量单位来计算。为了方便起见,本书全部使用公制单位来计算。

[2]格鲁佛氏·克拉克:《西藏,中国和大不列颠》(《北京导报》报社,北京,1924年)。

[3]贝尔,在他的《西藏今昔》(伦敦,1924年)中称此人为“一位老朋友,萨尔达·巴哈杜拉·拉丹·拉,一位在孟加拉警方的锡金人,1910至1912年,在达赖喇嘛和他的阁僚驻印度期间,他代替我照顾他们”,第184页。

[4]贝尔,前文已引,第268页。(斜体是我自己增加的——作者注)

[5]沈宗濂,柳升祺,《西藏和西藏人》(斯坦福,1953年),第115页。作者为驻西藏的国民党官员。

[6]罗伯特·福特,《在藏被俘记》(伦敦,1958年),第51页。如书名所示,福特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本书写于他释放后。

[7]同上,第92页。

[8]从1644年至1911年,清朝(满族人)统治着全中国,包括西藏在内。

[9]安娜·路易丝·斯特朗,《西藏见闻》(北京,1959年),第44页。

[10]为中央委员会草拟的这条指令发送到西南局和在西藏的工作小组,它第一次发表是在《毛泽东选集》第5卷中。英文版中,这条指令在《我们在西藏工作的方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指令(1952年4月6日)》这个标题下的文章中。(为了阅读方便,我将其分为小段落——作者注)

[11]乔治·帕特森,《北京对抗德里》(伦敦,1963年),第165—166页。

[12]同上。

[13][译者注]安那是印度古时的货币,相当于1/16卢布。

[14]要了解帕拉——西藏大农奴主家族之一,曾有几代人都参与英国对西藏的渗透——见本书第4章,“《大英百科全书》中的帕拉庄园”。

[15]大卫·维斯,《撒谎的政治》(纽约,1973年),第13章,《科罗拉多州藏人的案例》,第239—252页。

[16]这不再是事实。1978年11月,再次传来科罗拉多受训藏族人的消息,时间在最后一批被俘的空投西藏士兵获释之后。1979年伊始,新华社的一篇特稿报道了好几名释放者在拉萨汽车修理厂工作的场景,其中一人就是宗依益西,他以前是安珠仓贡巴扎西的家奴。贡巴扎西曾是康巴叛乱的重要参与人,他将宗依益西带到印度后来又送出国(显然是去赫尔营)去接受“间谍训练,包括绘图、发电报、徒手搏斗和招募特工”。宗依益西曾两次被空投到西藏,第一次侥幸逃脱,但第二次被抓住。起先,由于害怕被处决,他拒绝坦白。“但是在监狱里我并没有受到虐待,相比我亲眼所见的旧西藏监狱里的酷刑,我开始后悔自己所犯的罪行。”释放后,他再次去家乡探望。“我阿妈还活着,两个兄弟都是社员,粮食产量是以前的五倍。”和宗依益西一起释放的10名特工中有9人后来都留在了西藏。但是其中一人的家人在国外,他选择和家人在一起。他获得了特赦并获得人民政府颁发的通关文件和提供的路费。

[17]印度西藏“流亡阵营”保留了旧制度的特征。20世纪60年代末,迎娶了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