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九章 工业——从无到社会主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农区的奴隶,最早接触革命时是个筑路工人,后来又被送到内地学习,1959年返回西藏参加平息农奴主叛乱。农机厂有37名共产党员,46名共青团员,他们的总数占工人总数一半以上,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藏族。

几年内,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从只生产手工或畜力工具到生产电动脱粒机等。1970年,每月仅能生产20台机器;1976年,产量增加为60台。拖拉机、柴油机等农机修理既可以在农机厂进行,也可以由派往公社的技术小组完成。7名工人从内地大学毕业后返回西藏当技术员,22名工人在工厂自己办的“七二一大学”[5]学习。

在日喀则地区,我们发现一家有着135名工人的工厂,其在1976年生产了330台电动脱粒机和70台电动扬谷机,还有柴油机、水泵和畜力水车。此外,工厂的现场修理队还修理了1万多件农具,为公社和生产队培训了340名技术员。

这家工厂起初是一个40人的手工艺合作社,绝大部分人是铁匠,他们以前不仅受人压迫,而且也受人歧视。该厂厂址紧挨班禅喇嘛的传统驻锡地——著名的扎什伦布寺。许多工人曾是这个寺的娃娃和尚,民主改革后方才离开,其中包括生产厂长助理乌金。乌金34岁,乐观沉着,看上去像一个地地道道的产业工人,即便在芝加哥或匹兹堡这样的工业城市挑选工人,他也会被毫不犹豫选中的。但他的故事是一个典型西藏工人的故事,而且开头很不寻常。

乌金说:“父母养活不了我,六岁的时候就把我送到喇嘛庙;我在寺里一直待到17岁,不仅要扫地挑水,还要洗衣洗碗。1960年民主改革,我回到父母身边,开始的时候放羊,然后就来到这里。我从司炉工开始做起,接着学了机械,在工厂里我开始学习读书写字——在喇嘛庙的时候没人教我。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家里有老婆和四个孩子。1973年我入了党。”

他还给我们介绍了其他一些从扎什伦布寺出来的昔日喇嘛,包括木工车间的一位圆锯工人和其他人员。

在拉萨南边山南沃卡地区,我们看到了一个相似的农机厂。在拉萨东边的昌都和樟木,也建有农机厂。

1976年,经过工厂之间的通力合作,手扶拖拉机开始试生产。人们告诉我们说,拖拉机的大部分配件,其中包括发动机的70%配件,都是在西藏制造的。

※※※

林芝是西藏快速发展的新工业中心,距拉萨400公里,位于西藏的森林地区,为锯木厂、造纸厂和火柴厂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燃料和建筑用材料。同时,尼洋河从林芝的境内穿流而过,散落在白色浅滩上的鹅卵石使人眼花缭乱,湍急的河水给林芝提供了丰富的电力。陡峭的山谷两侧树木繁多,北面是茂密的松树和杉树,南面是各类浅绿色落叶林,留在山谷中的云朵形成了西藏并不多见的温和湿润气候,很适于开展纺织生产。林芝海拔是2800米,比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低1000多米,这给从内地省份来的建筑工人、安装工人和技术员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途经这里的川藏公路将区内与全国交通网连接在一起,不仅从内地省份运来了生产设备,而且也可以将西藏的原材料运出去。

林芝的工厂与拉萨、日喀则等地的工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芝的工厂建立于西藏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而拉萨、日喀则的工厂则在民主改革时期从手工艺合作社发展而来。事实上,今天所看到的林芝仅建于1966年;1955年我第一次路过的时候,这里仅有几百人;现在这里有1.5万人,而且大部分是工人。

这里的西藏毛纺厂如今是西藏最大的工厂,也是最现代化的工厂,它的建设是一个转折点,引发了西藏本地对羊毛这种主要资源的工业加工。长期以来,西藏的羊毛贸易是历史上封建帝国主义苛捐杂税的一个缩影。[6]僧俗庄园主通过下派封建劳役或强制性不公平交易(如用几个盎司印度糖果换取一整只羊的羊毛),确保从牧民那里弄到羊毛。作为一种封建劳役,牧场的农奴必须翻过喜马拉雅山把羊毛送到市场上,西藏剥削阶级据此很快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即使这样,西方工业国的买主和印度中间商人付的钱还远远低于国际价格,他们从中赚取丰厚利润。反过来,作为身份的象征,西藏的贵族开始身穿英国制的昂贵毛织品。这些东西翻过喜马拉雅山,几次转手才运到西藏,贵族们购买这些毛织品的时候其价格已经变成了天文数字。在此过程中的所有钱,无论是从羊毛出口流入农奴主保险柜的部分,还是从保险柜再次流出用来进口英国布匹的部分,归根到底都是从那些衣衫褴褛的牧民农奴那里榨取而来的。

西藏解放后,尤其是1954年川藏公路通车后,西藏的羊毛价钱得到提高,而从区外运来的商品价格出现下降。这是国营贸易部门制定的政策,国营贸易部门以每公斤1.70元的价钱收购羊毛,比印度买家给出的购买价格(约1.10元)高54%。民主改革后,昔日的农奴生产者开始从羊毛的买卖中直接受益,而林芝毛纺厂的建立又带来了进一步的改变。现在,西藏的羊毛大多数都在这里织成了质量上乘结实耐用的布匹和毯子提供给劳动人民,他们的需求已经成为一个市场,原料毛几乎不再运出西藏,而运出去的都是一些羊毛制成品。除了销售给国内其他省份外,一些产品甚至还通过广州一年两届的出口商品交易会[7]走出了国门。

1955年,我在西藏看到长长的牦牛驮队载着羊毛南下印度,这些驮队均属于贵族、大喇嘛庙的贸易部门和半封建的贸易商行,平均年出口量(不包括西藏阿里的大批量出口)为3万只牦牛的运输量,约相当于180万公斤。1965年,我第二次访问西藏,所有不在区内加工的羊毛都被送往内地的工厂。1976年,我看见有好几十辆卡车的车队满载着羊毛开往林芝毛纺厂。当年的前九个月,毛纺厂生产了31万米粗纺毛织物和毯子,还有23.5万公斤的针织纱,大部分布匹是氆氇,编织紧密,既防风又防雨,适合西藏的气候和习惯。以前它们要用手工织布机才能织成。所有品牌的毛毯,包括“熊猫”牌全毛毯子,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喜爱。出口的产品中有一种高级外套,它用牦牛的底绒织成,既暖和又轻柔,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

与林芝毛纺厂一样,林芝火柴厂是西藏第一个火柴厂,成立于1966年。十年后,该厂每年生产两百万盒火柴。年长一些的藏族人还记得,以前十盒火柴能换到一头羊,二十盒能换到一个奴隶;中年人可能记得从印度进口的火柴每盒售价相当于40美分,藏族劳动人民都买不起。今天,林芝的火柴做工精良,而且使用了藏语商标,在有风的高原牧场上也能使用,不仅质量信得过,而且一盒仅需一美分。火柴的名字也变了,以前叫莫扎,是英语单词的变音,现在叫加差。

我们见到这个厂的时候它还有一种“边疆”的样子。虽然火柴是由机器生产,但195名工人(半数是藏族)中有很多人在冬天外出,带着柴油链锯去附近森林砍伐树木,为制造火柴准备更多的原材料。

林芝地区造纸厂建于1970年。在前六年里,该厂的产量从150吨提升到600吨。1976年,造纸厂有270名工人(2/3是藏族人,而且半数是妇女),西藏绝大多数的书写用纸和包装用纸都由这里生产,并且还生产包装拉萨水泥用的超级结实的牛皮纸袋。然而,新闻印刷用纸仍需从区外运进来,生产这类用纸是该厂的下一步目标,其需要工厂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