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三、趁火打劫(2)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凤翔死后,瑷珲城失陷,俄军长驱直入,而黑龙江将军寿山“平日办事勇敢,颇为人所称许,顾以尔时各路军情迭变,警报沓至,方寸遂乱,不暇简练士卒,惟日操练义和团百余人恃为长城”。8月28日,俄军围困齐齐哈尔,寿山见势不可为,吞金自杀,于是黑龙江省落入俄人之手。

在瑷珲城沦陷的时候,呼伦贝尔也被俄军攻陷,到8月中旬,吉林全境已落入俄军之手。另一路俄军于7月底攻下珲春后,继而围攻宁古塔,在清军的顽强抵抗下,双方在宁古塔相持了40多天,但清军终因弹尽粮绝,宁古塔于8月底被攻陷。旅顺口的俄军循海陆两路北上,相继攻陷营口、海城等地,10月1日进入沈阳。仅4个月时间,俄国军队就已基本控制了东北全境。此外,在攻占北京后,俄国又由天津派出它的军队攻占山海关、锦州等要地。

对此,《东三省失守始末记》的作者分析非常深刻:“俄人之窥伺东三省也久矣!……其欲夺东三省之意,虽三尺童子亦自知之,不自今日始也。今岁乃乘北省团匪之乱,藉保护铁路为名,遣重兵入内地。许之,则强宾夺主之势成而祸将在日后;不许,则彼之启衅为有辞而祸将在目前。寿将军既有守土之责,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其力拒俄请,卒至兵戎相见,盖亦势所宜然,不能为将军咎也。将军受事日浅,军实空虚,不足御敌人,盖谅之;惟误信团匪,倚为干城,实有忠有余而智不足;卒至地失身亡,以死报国,识者盖哀之矣!”最后,作者忍不住叹道:“呜呼!自古至今,启衅之微,失地之速,盖未有如东三省近事者已!”其实这也不奇怪,只不过说明了俄国人居心叵测、早有图谋而已矣。

历史不能忘记的是,俄军在此期间所制造的“海兰泡大屠杀”和“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海兰泡原名孟家村,位于黑河镇的对岸,原来是中国的一个居民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通过前述条约侵占了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当时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将它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到19世纪末,海兰泡的居民大约有近4万人,其中半数以上是中国人。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南岸,这块地区开发较早,到19世纪末有居民3.5万人,其中主要是中国居民,并受瑷珲副都统管辖。

可以肯定的是,在7月16日到21日里发生的大屠杀,具有明显的杀戮和恐吓性质,目的就是要把类似于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居民全部赶出俄境,虽然这些中国居民早在俄国人之前已经在此世代定居。在那极其悲惨的几天里,整个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变成了中国人的血泪场,数万同胞在如凶神恶煞般俄国兵的驱赶和杀戮下,哀鸿遍野,血流成河,滚滚黑龙江的江水都为之变色。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