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三、趁火打劫(4)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惨案发生后,俄国人还为自己的暴行百般抵赖,甚至狡辩说“中国人围攻海兰泡,俄国人是正当防卫”、“中国人是主动撤离,俄国人并没有驱赶”等等。更无耻的是,某些俄方人士声称,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这些地方,“自古以来以来就是俄罗斯领土”。但在一份俄国人的正式报告中却又承认:“目击者的全部供词令人相信,这实际上不是渡江,而是把中国人斩尽杀绝和淹死”。屠杀发生3个星期后,一名俄国军官在江边看到屠杀的惨景后记述说:“很难估计我们这一天赶上了多少尸体,但是……仅在一个小沙嘴上,我们共数出150具试图。可以想见,中国人的尸体是不少的。”

瑷珲纪念馆有一幅大型铜雕,叫《痛失》,一位母亲抱着自己的女儿,尽管她的女儿还很丰腴,但她却静静的死在母亲的怀中,这大概就隐喻着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等地区的丧失吧。

而就在瑷珲的河对面,如今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海兰泡)的博物馆里,也有一幅油画,描绘的却是“中国人在围攻海兰泡”的场景:城内燃着熊熊的大火,中国人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围攻海兰泡,而“英雄的”俄罗斯儿女正在为捍卫自己的“故土”而奋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1900年海兰泡的惨案,在这里却被描绘成了俄国人伟大的“卫国战争”。

“江东六十四屯今犹在,何日光复大江东。”曾经负责交涉收复江东六十四屯的清代瑷珲副都统姚福升当年曾写下这样一首名为《龙江吟》的诗。作为一个中国官员,面对国人被屠、国土被夺的遭遇和当时这样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无奈与心酸,读者自当感之鉴之。

趁着庚子年的混乱状况,俄国随后便急不可待地要求与清政府订立条约,以使占领东三省合法化。1900年11月,俄方便拟定了一个《奉天交还暂且章程》九条,并以该“暂且章程”以后可以改换为由,诱迫盛京将军增祺签字画押。这个“暂且章程”的主要内容如下:保护铁路;供给俄军粮食住房;遣散清政府在东北的军队,交出军械,平毁炮台;中国在东北设立行政机关及主要官员的任免都要经过俄国的认允等九条(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驻俄使臣杨儒致庆亲王奕劻电)。

清廷在派遣驻俄使臣杨儒前往俄国谈判交收东三省事宜后,俄方百般阻挠,毫无诚意,并不断玩弄各种欺诈之手法。俄国人的举动让英、日等国也极为不满,因为俄国独占东北三省大大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也向清廷施加外交压力,以阻止清廷承认俄国人的条约。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