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现在各行各业都实行标准化,有了标准好开展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也制定了很多标准,但当时的评判标准很有“特色”。本来不应该分优劣的东西也优劣分明了,譬如左比右好、东比西好、红比黑好……
先说说左比右好的原因。1957年反过右派,1958年反过右倾,“文化大革命”中又来了个反击右倾翻案风,久而久之,这“右”字就成了一个贬义词,在屡次政治运动中只要沾上了“右”字的,不是敌人也是个“准敌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就有人提议,把走路靠右边改成靠左边,他们把左边看成是社会主义,把右边看成是资本主义。那些管公路的人也犯愁:在路标上写“右转弯”的时候就有点儿嘀咕了,生怕有人把这个说成是“含沙射影”什么的。
那么东比西好是怎么一回事呢?“文化大革命”中唱得最多的“流行歌曲”就是《东方红》。“东方红”也成了那个时代最广泛的“革命标志”,工厂、学校、纪念物还有众多商品,都赶政治挂帅的时髦取名叫“东方红”,不仅拖拉机之类的大东西赶时髦,就连洗衣粉也有“东方红”牌的。唱“东方红”、穿“东方红”、吃“东方红”、用“东方红”、坐“东方红”,可以说“东方红”已经成了当时的一个品牌。此外还有一个口号叫“东风压倒西风”,这东风指的就是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而那西风就是指帝、修、反。有了这个口号以后再说东风西风,人们想的就不是自然风而是政治风了。当时的商品比起现在少得多,可是叫“东风牌”的却多得不得了,那一代人的名字里带“东”的特别多,什么卫东、建东、向东,目的也是想讨个吉利、沾点儿时髦的光。
当时可谓无奇不有,就连物品也分等级,有的颜色也会莫名其妙受到歧视。黑色本来是大自然里的一个“色种”,无所谓什么好不好的,颜色本身没有“阶级性”。可是“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打“黑帮”,把家庭出身不好的打成了“黑五类”,把被打倒的政治势力说成是“资产阶级黑线”,把他们搞的材料说成是“黑材料”,人们还常常把反动统治时期比做“黑夜”,也许就是认为白天比黑夜好的缘故。在贫穷年代黑夜里不能下地劳动,黑夜被认为是一种损失,休息在那个年代是最不重要的,休息是奢侈品与老百姓没有关系,所以白天比黑夜好就成了人们公认的“真理”……黑色就成了不好的颜色,而与此相反的红字可就身价百倍了……
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人们也认为这种标准有问题,于是出现了“右倾翻案风”。从“翻案”两个字就可以这样看出,“文化大革命”的奇怪标准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这事情还涉及了我们改革开放的领路人邓小平。当时他抓生产就算是一种“翻案”,起码是对批判他“唯生产力论”的“翻案”。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