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在战争年代,人民军队负责保卫国家,建立了坚固的国防线。“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又赋予了军队五项新任务,简称“三支两军”。包括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支左指是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群众”的人们、是“文革”前期部队支持地方被称为“左派”的一些组织;支工是支援工业;支农是支援农业;支工、支农是到地方贯彻党中央“抓革命、促生产”的规定,支援工业和农业生产;军管是对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实行军事管制,具体说是部队对一些要害部门、单位、系统等实行军事管制;军训是派军队对大中专院校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从1967年初开始,全国处于“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面,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极度混乱之中,武斗成风,局势难以控制。为制止全国混乱局面,国家决定派人民解放军执行“三支两军”任务。起初中央只是下令对广播电台、粮食和物资仓库、监狱等“要害”部门实行军管,随即扩大至民航系统。随着局势一天天混乱起来,需要“管”的单位越来越多。各单位的“当权派”都被“打倒”了,“造反派”又互斗不已,谁能负起管理之责?只剩下部队了。1967年3月19日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作出了“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这一文件首次将“三支两军”作为一个整体性任务向全国全军提出)。仅在1967年前5个月中,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就对全国7752个单位实行了“军管”,其中包括对2145个单位实行了警卫保护,其中包括中央各部委、1219个银行(占全国银行的42%)、547个广播电台(占全国广播电台的24%)、111家报社(占全国报社的53%)、10个铁路局(全国共18个铁路局)。
“三支两军”是人民解放军介入“文化大革命”的标志。“三支两军”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项重大事件。从1967年至1972年,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了280余万名指战员担负这项任务。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人员之多、时间之长、任务之巨,是解放军建军史上前所未有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1972年8月2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征询对三支两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附《关于三支两军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三支两军的人员除少数干部转业留在地方工作外,大部分陆续撤回军队。同月,“支左”人员开始陆续撤回,“三支两军”宣告结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