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红色的海洋(1)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考古学主要是发现和发掘古代的器物,然后通过这些器物考察当时的社会文化等,因为每个时代的东西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特征。设想如果过了许多年,未来的考古学家对“文化大革命”的器物感兴趣,鉴定工作只要抓住一些“主要特色”就能轻易判断了:凡是有带“忠”字的、有带“语录”的,一看就知道是“文化大革命”特有的产物。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东西都是红色的。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红旗,造反派戴的是醒目的红袖章,语录本也是清一色的红塑料皮……凡是能用红色装饰的地方都用了红色,有的不是具象的红颜色也说成是红的,主席著作叫“红宝书”,政权叫“红色政权”,总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被称为“红海洋”。

“红海洋”其实是有具体表现的。从1966年夏季开始,人们用红油漆将街道、单位的大幅墙体涂成红色,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寓意“革命化”的风潮盛行。当时中国“处处是革命的标志和文字,处处是革命的语言和歌声。每个街道,每个商店,每个行业,都要成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学校,成为宣传、执行和捍卫毛泽东思想的阵地。”当时,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总部要求驻各地的联络站组织人力物力,迅速展开“红海洋”活动。他们带头在闹市街道的店铺门面、广场上,机关、学校的大门、房屋、院墙墙壁,涂饰红油漆,再用黄油漆写上各种忠于毛泽东的标语和毛泽东语录,并绘制向日葵、红太阳、毛泽东头像的木刻图案等。


这种风潮于是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居民区甚至农村的每个角落。其绘制方式有油漆涂刷、喷枪喷涂。当时的商店、机关、军营、学校、工矿、医院、车站、港口等公众场合的大面积墙体,都被淹没在红色油漆之中。连厕所外墙也不放过。除了现成的连片墙体外,还设置了大量语录牌、标语牌,置于公路旁、田埂边等地。涂饰“红海洋”的日日夜夜,人们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1966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所谓“红海洋”的通知》:“最近城市中有些党政机关部门,借口写毛主席语录,‘美化城市’等,大搞所谓‘红海洋’,就是用红色的油漆把大门和大片的墙壁涂成红色,甚至强迫群众挨家挨户出钱。除了‘红海洋’还搞了大牌坊,还有别有用心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人,想用这个方法使群众没有贴大字报的地方。这不但完全违背毛泽东同志历来教导的艰苦朴素的作风,而且是一种抗拒大字报、对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恶劣行为。中央认为,各级领导必须坚决制止这种错误做法。”虽然继续涂饰的行动停止了,但人们不但没有立即清除“红海洋”的痕迹,还任其长期保存下来,这无意间成为“文革”高潮的一个见证。所以它的痕迹仍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城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至今仍依稀可见。

当时还没有小广告,这可能是包装点心用的包装纸,纸张很糙很差。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