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章 中国工业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发展(6)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图2-51978~2006年中国工业轻、重工业产值比重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交司《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第24页;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第505页;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第501页。

在第一阶段,针对以前长期实施的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严重的结构矛盾,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战略的重大调整,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转变为农、轻、重并举的均衡发展战略,放弃了单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路。在1979~1980年初步调整的基础上,又经过1981年的进一步调整和1982~1984年的继续调整,轻、重工业结构得到了调整,趋于合理发展。1979~1984年,轻、重工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123%和72%;在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431∶569变为1984年的474∶526(见图2-5)。在轻、重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轻工业发展呈现出结构高级化的趋势,逐步经历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长为主导的时期,以及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长为主导的时期(王岳平,2004)。

在第二阶段,1985~1998年间,轻、重工业大致上处于协调适应发展的状态,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动不大。其中,1985~1990年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到1990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最高为494∶506;1991~1994年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又呈现下降趋势,1994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最低为463∶537;1995~1998年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又呈现上升趋势,1998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492∶508(见图2-5)。

实际上,这一阶段轻、重工业协调适应发展的背后,是对加工工业和基础工业发展关系的调整。1985年上半年、1988年和1993年上半年曾经三次出现宏观经济过热状态,反映在工业中就是在加工工业过快发展的同时,基础工业(能源、原材料等)瓶颈制约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面对这一情况,通过加大在基础工业投资力度,以及更好地发挥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已经基本缓解。同时,在这一阶段工业结构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迅速,例如,家电、电子通信行业等,再有就是企业的产品结构也得到了调整,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比例提高。

在第三阶段,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中国工业再次呈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陈佳贵等,2007)。1999年以后,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明显快于轻工业,轻、重工业产值比例差距和增加值增长率差距都明显拉大,中国的重工业化趋势十分显著(见图2-6)。1999年,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8%,到2006年,这个比重迅速提高到695%。但是,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此次重工业的发展是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交通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大而带动的。实际上,这一重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是符合主导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转变,这一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的。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在重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面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中国政府在2002年不失时机地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调中国工业的集约型和内涵式发展。

图2-61999~2007年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较资料来源:《1998~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电子版)。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仅遵循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遵循了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坚持“内外双源”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促进工业发展多方面的动力,使得中国工业发展能够持续推进(陈佳贵等,2007)。另外,更重要的是,在推进中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能够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提出了轻工业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基础工业,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工业发展战略。

(三)中国整体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如果将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阶段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那么中国整体上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陈佳贵等,2007)(见图2-7)。

图2-7中国工业化进程资料来源:陈佳贵等著《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47页。

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多方面指标进行计量分析,我们构建了中国工业化水平评价模型,从而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评价。具体的中国工业化水平评价方法和阶段划分的依据,请参阅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19~36页。评价结果显示,199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18,2000年为26,2005年为50,这说明2005年中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纵观中国工业化进程,1995~2005年,中国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相对于“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则是大幅度的加速工业化时期。1995~2000年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年均增长16;2000~2005年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8。1995年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十五”期间;到2002年,中国从工业化初期阶段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1995~2005年间,中国工业化进程推进的因素也发生了变化。“九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而“十五”期间,工业结构升级代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这也说明中国工业化进程,从工业数量扩张,逐步转向以工业质量提高为主。

另外,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各地区工业发展的起点不同,以及各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政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各地区都在向工业化高级阶段发展的同时,又处于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例如,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为北京、上海,目前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中国工业化程度最低的为西藏,目前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其余地区则分属于工业化前期、中期和后期等不同阶段(见表2-6)。

表2-6中国各地区工业化阶段的比较(2005)区域阶段全国四大经济板块七大经济区31省区市后工业化阶段上海(100)、北京(100)工业化后期后半阶段长三角(85)

珠三角(80)天津(96)、广东(83)前半阶段东部(78)环渤海(70)浙江(79)、江苏(78)、山东(66)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全国(50)辽宁(63)、福建(56)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