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据史料记载,秦久在西陲,尽管一直在抵抗犬戎等异族,但其生活状态却是和西戎一直处于杂居的状态。秦以游牧为生,与这些所谓的“夷狄”杂居,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夷狄。所不同的是,它积极地向中原靠拢,而其他各族却是一味地侵略和掠夺。所以《春秋•谷梁传》把秦称之为“狄秦”,一口断定“秦人,夷也”。秦与周边戎狄这种既共处又斗争的复杂关系,决定了秦的文化风俗打上了浓厚的戎狄的烙印。这是秦的历史,是褪不去的。
    
    不仅如此,秦宣太后在各种外交场合还公然拿男女之间的苟且之事当例子。公元前二百二十九年,楚国攻打韩国的雍氏,韩国派使者向秦国求救兵。秦宣太后要挟韩国使者给秦国一定的好处作为出兵救韩的条件,她说:“我服侍惠王时,惠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感到疲倦不能支撑。他把整个身子都压在我身上时,而我却不感觉沉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对我来说比较舒服。秦国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食不多,就无法解救韩国。
    
    秦建国之前,乃至在春秋三百多年的时间内,和诸夏各国几乎没有往来,完全处于隔绝状态。这种局面直到春秋末年的秦穆公,甚至是秦孝公时代才被打破。也许是因为秦世代忙于与戎狄争斗和厮杀,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东顾,也许是因为黄河横亘中间,淆山南北绵延,阻碍了交通,隔绝了信息。不管怎样,秦在文化方面几乎没有受到诸夏所谓的宗法文化的影响,却是一个铁定的事实。
    
    由于受戎狄习俗的影响,秦人的文化和风俗一直是原始的,素朴的,或者说是野蛮的,保留着大量的母系社会的痕迹。《商君书》中说:秦人的野蛮在于其还没有经过人文教化,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两个人在一个床上睡觉。这在中原各国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商君书》中还说:儿媳妇给孩子喂奶的时候,竟然不避开自己的老公公,撩起衣服来就喂,乳房袒露在外面。商鞅变法中有一条禁令是:“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可见,至少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还没有孝悌之道和所谓的男女有别的观念,公公、婆婆、儿子、儿媳妇、小叔子,大家都睡在一张床上。直到变法以后,才男女有别。
    
    男女无别,角色混乱,导致了秦人民风的开放,从王室贵族到普通百姓莫不如此。比如,秦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妻子,秦昭王的母亲,曾一度权倾朝野,统治秦国将近三十多年。但她又是一个私生活放荡的女人,简直到了人尽可夫的地步。他的丈夫秦惠文王死后,身为太后,寡妇之身,却和义渠戎王偷情淫乱,还生了两个私生子。这种事情在当时的秦国好像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和街头巷议,史书中也没有任何掩人耳目之辞。可见当时秦国的民风本就如此。《战国策》上记载,宣太后包养了一个情夫叫魏丑夫,每天上朝的时候都把他带在身边,还大言不惭地向庭堂上的大臣宣布:“我死了,一定要让魏丑夫给我陪葬。”宣太后以一国太后之尊,公然宣称要以情夫为之陪葬,这在史书的记载上仅此一例。
    
    
    第三节 儒学那些事儿
    
    西方的政治,常随着学术思想的转移而转移,而中国的学术思想则是随着政治的转移而转移。所以政界各国并立就导致学术界各派并立,政界主张统一了则导致学术界的主张统一,在战国末年的时候,虽然还有标新立异的学术派别出现,但是还不到十年就泯灭了。始终兴盛不倒的只有儒学。而学术界进步的迹象,也就自然的停滞了。现在把这些学术流派的发展始末整理如下:
    
    一、儒学的教育试验
    
    儒学的推行在孔子去世之前就开始进行了。孔子的七十多个徒弟,游历于各诸侯国间。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孔子逝世,子夏与众同学在孔墓守孝三年。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三十二岁的子夏来到龙门西河,普及儒学教育长达五十五年。子夏在西河设教,坚持以“读书育人,安国保民”为教学宗旨,用“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教学内容基本为:讲“六经”(诗、书、乐、易、礼、春秋),进行文化知识教育;讲儒家经典,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讲《春秋》,进行形势教育。子夏住在西河的时候,魏文侯请他讲授儒家学说。后来段干木和田子方都相继成为魏文侯的老师,从此以后儒教开始在西河兴盛起来。魏文侯时,开始设置博士一官,这是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推行儒学。秦始皇征服天下后,焚书坑儒,民间的书,都被付之一炬,并且颁令民间有想学法令和知识的,都要跟博士官学习。秦国传承了魏国的制度,也设置博士一官,汉代的大儒孙通、张苍、伏生,他们都是秦朝的博士。
    
    汉高祖刘邦出身市井小吏,并不喜欢儒学,曾经在儒冠中撒尿。当年“以幕僚宾客的身份跟随高祖平定天下”的陆贾在他面前“称说《诗》、《书》”时,他甚至破口大骂:“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下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
    
    虽然郦食其,叔孙通,陆贾他们都经常受到汉高祖的贬低和压制,但也不得不隐忍着。可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市井的皇帝,却在他的有生之年做了一件儒学史上重大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当他平定英布之乱,自淮过鲁时,“以太牢祀孔子”,并封孔子第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专司祀事。说这件事情意义重大,是因为这是历代封建帝王拜祭孔的开始,也是历代封建帝王优礼孔子后裔的开始。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至此以后,“诸侯、卿大夫、国相一到任,常是先去拜谒孔子,然后才去就职处理政务”,而孔子家族的历史也从此翻开新的一页,开始受到历代政府的恩宠,直至成为“安富尊荣”的封建大贵族之家。
    
    促使刘邦思想转变的,是汉初大臣陆贾和叔孙通。
    
    叔孙通曾经在秦朝当博士。秦末项梁起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