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黄宗羲在《天一阁藏书记》中说:"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黄宗羲说得没错,但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本不是什么憾事,许多藏书家传诸子孙,或散或卖,这没有什么不好,良禽择木而栖,君子择主而事,书亦如此。与其让一批目不识丁者苦苦看守,当作祭品来顶礼膜拜,还不如让这些书各得其所,找一个爱它读它离不开它的新主人,哪怕这主人穷困潦倒。看来,黄梨洲之叹,并没有叹尽这书中之无奈--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书不散而又读书不辍则更难更难啊!
面对天一阁,我不能不陷入一个更大的困惑之中,历史典籍对我们真的那么重要吗?为什么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无数典籍的民族,却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欠发达的民族;而一个没有悠久历史和无数典籍的民族,却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这是为什么?
面对天一阁,我不能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假如没有天一阁,中国的历史究竟会倒退多少年?假如有了天一阁,中国的历史究竟会前进多少年?
其实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了,一座藏书楼的兴衰,无非就是一座藏书楼的兴衰而已,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糟。
一个民族一旦把收藏看得高于一切,那么毫无疑问,这个民族便是一个丧失了创造力的民族,便是一个停滞不前的民族,便是一个没有生机没有活力的民族。
天一阁有一处碑林,石碑上的字迹被岁月的风雨无情地剥蚀,已经看不出碑上写的是什么了,但人们还是把它们收集过来,在这里供奉着。面对碑林,我突然感觉,我们所向往的天一阁,其实和这碑林一样,它存在着,却没有内容了。这也许就是"有"和"无"的辩证吧?
其实,我们和范钦的后人又有什么不同呢?他们不知道自己守护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而我们又何尝知道,我们竭尽一生所守护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我想起唐代诗人崔颢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惊讶,此刻想起这首诗,难道是上苍要给我什么启示吗?
当一群游客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我才发觉,我已经在雨中站了许久。我茫然四顾,不知道还应该去看点什么?
走出天一阁的时候,雨还在下着,我漫无目标地走进一条书店林立的街道。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座文化名城之中,就在这样一座神圣的天一阁下,每一个书店里都卖着盗版的图书,就连为天一阁名噪天下立下大功的余秋雨先生的新作《借我一生》,竟然也是盗版,原价40元的书,在这里仅卖10元。我不能不为余秋雨悲哀,我不能不为天一阁悲哀,我不能不为宁波这座文化名城悲哀。
我真的有些后悔了,一个不对普通人开放的楼阁,我来干什么?一个只对权威开放,只给权威带来荣耀的楼阁,我来干什么?
天一阁,我不会再来了,永远……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