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6节:白云空载天一阁(4)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显然,这样的制度对保护书籍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没有目的的保护究竟有什么意义?范钦爱书如命,子孙目不识丁,如此巨大反差,让人怎不震惊?

也许,要使其忠心,必使其愚昧。只有愚昧的子孙,才会恪守祖训。所以,在范钦的眼里,只要书在,子孙愚昧,又有何妨?这大概也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缩影和悲剧所在吧?

守着一座文化的金山,却是一群精神的穷汉,一个家族怎能不没落?我忍不住要问范钦,你要那些书究竟是想做什么?你要那些书究竟保存到哪一朝,哪一代?

书的价值不在收藏而在使用,没有使用,便毫无价值。

也许有人会说,范钦毕竟为我们保存下来那么多的古籍,可是我要说,只要范氏家族还有一息尚存,就会永远守着祖训,永不外借,也许千年万年。岁月无情,这些纸做的书籍,还能保留多久呢?他们还能晾晒多久呢?日月的剥蚀,连同这木制的楼阁,一切都会荡然无存。我不想否定范钦的功绩,但我绝不会感谢范钦,因为只要他还活着,就不会让我们看到半页!

凭什么说流落民间的书籍就会淹没?凭什么说范钦的收集避免了古籍的流失?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而百家思想和古书典籍并没有因此而湮没,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们流落于民间,深藏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只有散佚民间,才是真正的流传。书籍只有流落民间,才会真正发挥书籍的作用,书籍只有被使用,才会大放其光芒,才会推动社会和历史的进步。被永远收藏的书籍和被焚烧的书籍,其本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解放初期,宁波的许多藏书家其藏书规模都超过天一阁。范钦的天一阁最初藏书7万余册,最后仅存1万余册。而解放后仅宁波一处在民间征集的古籍就有30万册。而且,这30万册是被读的书,范钦的那7万册是不被读的书。被读的书和不被读的书,哪一个更有价值呢?据说,当年许多宁波的藏书家响应号召,向天一阁捐书,许多人都在万册以上,还有几位藏书家竟达10万余册。我不知道这些捐书人是出于对天一阁的厚爱还是仅仅为了响应号召,想必这其中不会没有一点无奈的隐情和痛苦的抉择吧?

当然,私家藏书的本质就是保守的,我们没有权力要求其开放,但是也没有必要对其大加赞赏。范钦没有义务来承担社会的责任,但是,他无情地剥夺了儿孙们读书的权力,这一点,是否在有些过于短见的同时,也有些过于残酷呢?还有,如果说,私家的藏书没有向社会开放的义务,那么在已经收归国有的今天,为什么还要"金屋藏娇",仅对"上得了中国文化史的人"开放呢?。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