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编写自己的人生剧本(2)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苦的,他将来得努力“赚钱维生”才行,人生就是来受苦受难的

二、“你不是原来的你、你不是你自己”:他们变成了另一个性别、不同的长相、更高的身材 这些孩子时时刻刻都在努力达成父母的期望,却完全违背了自己的本性。

三、“你办不到的”:这句话其实展现了父母本身对于成功、实现愿望等的庞大恐惧。

四、“你不知道啦”(另一个延伸的句子是“你不知道怎么做这件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其实是习惯性地嫌孩子的成就不如人,不但拿他们和其他孩子做比较,也和大人或父母自己相比。

五、“你别靠近”:会说这种话的父母,通常无法和孩子维持肢体接触,也没有能力安抚小孩。这种命令会导致孩子的孤立行为,使孩子缺乏归属感,在建立友谊和亲密关系上,将有极大障碍

六、“这不属于你”:很不幸地,这种情形常发生在那些拒绝与人交往的人身上。遭人拒绝或不被人接受时所产生的恐慌和痛苦,通常会藉由这样的方式做最强烈的反击。

七、“你还没长大呢”:这是父母过度保护小孩的典型表现,而孩子养成的依赖性甚至延续到成年以后,呈现出来的就是标准的彼得潘形象,在成人的外表下,装着一颗幼稚的心灵,在心理上始终拒绝长大:坚持享乐主义,行为极度幼稚,缺乏责任感,无法过自主的生活,甚至无法做决定或承诺任何事情。

八、“你已经不是小孩了”:和上一种状况完全相反,但两者是毫不相干的。在这种情形下,孩子被迫放弃童年应有的需求,突然间就成了大人,而且还常要顾虑到别人的需求:幼小的弟妹、生病的父母或家人,他都应该帮忙照顾 因为这句“你已经不是小孩了”,孩子活得不像个孩子。

九、“不行”(或是“不能这样做”):会说这句话的人,通常是不敢行动的人。他们总是踌躇不前、摇摆不定,总觉得做什么都很冒险。这句命令的背后,隐藏着对于喜悦的恐惧。

十、“你的需求不重要”(或是“你不重要”):可悲的是,这句命令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尤其是那些无暇关爱孩子的父母,这句话经常会脱口而出。而对于父母常常不在身边的孩子而言,他们会把父母说的“我们不能陪你”,径自解读成“你不重要”。这么一来,他当然就不会在乎自己了。

十一、“你不值得”:当做父母的不把孩子当孩子,而是要求孩子变成上帝的化身时,就会说这样的话。这句命令的背后,其实是缺乏自信的父母对孩子苛求完美的表现。他们期望中的孩子,不是天才就是超人。

十二、“不要想那么多”:孩子纯真的问题,得到的响应通常不是嘲弄,就是直接被堵上这句命令。经常接收这句命令的孩子,免不了也会这样看他的父母,也就是说,他会觉得父母也是不用脑筋思考的人。他也会认为,拥有自己的想法,或在宗教、性等议题上和父母意见相左,是件很危险的事。

十三、“不要这么多愁善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变得不敢表达情感,因为父母不准。

十四、“不准超越我”:或因对立,或因嫉妒,有些父母会不准孩子超越他们的成就。不幸的是,我们常见父母不知道如何消化第一次打球输给孩子的失败经验,或者是惊觉孩子的智识等级已经超越了他们 在这种时候,做父母的会恼羞成怒地放弃比赛,拒绝承认失败,甚至从此不再参与竞赛。

十五、“不准玩乐”:欢乐是被禁止的,因为享乐就是罪恶,因为玩乐被解读成了不幸的前奏曲。

谈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命令会一直存在吗?难道不能移除吗?它们会妨碍我们健全的心理发展以及对生活的敏锐和直觉吗?难道人生剧本就这样被写死了吗?值得庆幸的是,以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

我们逆向思考,每一句命令都可以反过来看,把“不准”都变成“可以”:

一、“你可以这样、你可以这样过日子、你有生存的价值。”

二、“你可以是原来的你、你可以是你自己。”

三、“你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