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展区理论”视野下中高职一体化钢琴教学之研究
时间:2023-04-12 11:38:53
王静霞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 东阳 322118
“最近发展区理论”由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在全球教育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通过实践证明,该理论具有无与伦比的教学价值,并且有机渗透到当代教育理念中,可对当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撑。[1]钢琴课作为艺术类中高职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能更好地开展,一直是广大音乐教育者深思和讨论的话题。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将会对钢琴课及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理论”
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创造性地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指出,学生凭自己的能力所达到的学业水平与通过学校教育所获得的潜能,即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产生了一段差距,这段水平差距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启发下,可引申出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如支架式教学、互惠式教学、合作型教学等。[1]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认知框架,通过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其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发挥学生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钢琴课的授课对象通常为学前教育或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学生。其教学领域存在较大的空白和误区,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入学基础、教材选用和集体授课模式等三个方面。
(一)学生入学基础差
大多数学生在进入中职学习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和钢琴学习,音乐基础薄弱,不识谱,缺乏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因此,学生们进入中职进行钢琴弹奏的学习几乎等同于从零开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学们对于音准、节奏的掌握及弹奏的连贯性成为最大的困扰。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弹奏训练,基本功不扎实,却有着求快心理,以至于在练习时只追求速度,不注重质量。常见的情况就是零基础的同学会出现身体协调性差、弹奏姿势不正确、手指不灵活等问题,尤其在弹奏快节奏的作品时会明显感觉困难,弹奏乐曲不流畅。
(二)教材选用不当[2]
中职学校钢琴教学通常使用的教材有高师版的《钢琴基础教程》《拜厄钢琴基本教程》《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等。这些教材虽为钢琴学习过程中的经典教材,但对零基础入门的中职学生来说,犹如看“天书”。该系列教材内容偏多,难度较大,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长,不适合中职生的钢琴学习要求。教材是教学的第一要素,如果教材选用不合理,那么学生的认知来源就不合适,所获得的知识对学生就没有太大意义,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钢琴技能。
(三)集体授课阻碍个性化发展
当前,中职学校的钢琴授课都采用集体授课,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巧相对统一,经常出现重复性工作,即相同的知识点反复讲解。如果每位学生的钢琴基础不一,采用集体授课就会无法兼顾所有同学,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很多学生的钢琴潜能会被忽视。加之上课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听完所有同学练习的作品,无法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在技能方面的掌握。另外,集体教学的环境通常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使学生在钢琴学习上比较机械,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高职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培养普及型的应用人才为主。对于中高职一体化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进行钢琴学习,理论上来说,这批学生前期在中职已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上顺其自然地在中职基础上对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强化。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钢琴课的教学模式和定位都比较模糊,不仅与中职教学脱节,而且与本科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相似,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及社会需求不一致。
(一)中高职教材使用不统一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在教材使用方面普遍存在内容陈旧、教材选用随意等问题,主要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大多为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或喜好来教授作品,没有一套统一的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钢琴教材,与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显然毫无关联。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职院校会采用学前教育专业适用教材,该教材内容全面,包括练习曲、乐曲、弹唱曲等,由浅入深,基本上一本教材就可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兴趣需要。然而,该类教材在高职使用同样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该类教材在中职学校使用广泛,对于中高职一体化学生来说,在高职再次使用具有重复性,在教学上既浪费时间,也影响学生新知识的获得;二是该类教材涉及基本功训练较少,忽视了钢琴基础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前期基础不扎实,影响日后升华学习。种种现象表明,当下中高职一体化的钢琴教学在中高职衔接上尚未系统地使用好教材。前文提到,教材为教学的第一要素,中高职一体化教学如果没有做到系统或统一的教材使用,学生们所获得的知识就无法有效衔接。
(二)中高职衔接脱节
中高职一体化教学在衔接上脱节不仅体现在教材使用方面,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定位、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脱节现象。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钢琴课程在中职阶段往往出现在学前教育专业,以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在钢琴教学上以教授儿童歌曲弹唱为主;到了高职,培养目标似乎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幼儿教师深化为综合艺术技能人才,钢琴教学不单单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甚至涉及钢琴演奏员、艺术演员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使得钢琴教学定位随之发生变化,钢琴教学内容由中职浅显易懂的幼儿歌曲弹唱转变为专业钢琴作品的弹奏,像奏鸣曲、圆舞曲、夜曲等系列体裁现已遍布各高职院校。钢琴课的教学模式在中高职阶段也不尽相同,虽然都为集体授课模式,但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已由共同授课逐渐转型为一对一轮流授课,在教学特点上由共同性转为个体差异性。从以上所论及的因素可以看出,钢琴教学在中高职衔接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如何使中高职阶段的钢琴课程相互有效的承接是一个亟须思考的问题。
(三)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3]
通常,学校里的钢琴课程教师授课大都将重心放在学生钢琴弹奏技能的培养上,对学生专业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势必会制约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培养及职业能力的提升。中高职一体化的钢琴教学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主,对接专业岗位要求,该专业学生学习钢琴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这就需要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和自我表现来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理解力。从毕业生的就业反馈得知,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技能通常是通过校外渠道(参加社会音乐实践和培训)学习的,校内组织的与职业岗位相关的技能实践少之又少。从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实践调查中发现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学生在校缺乏钢琴演奏实践活动,没有定期参加钢琴演奏会、校内外专业比赛等;二是学生顶岗实习学校实习机会安排较少,面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居多的现状,学生到了实习阶段基本上都是自己找实习单位,没有合适的岗位资源导致学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基于以上现状,显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不利的,导致将来学生在专业对接的行业中无法达到岗位的
提醒您:因为《“最近发展区理论”视野下中高职一体化钢琴教学之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最近发展区理论”视野下中高职一体化钢琴教学之研究》在线阅读地址:“最近发展区理论”视野下中高职一体化钢琴教学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