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及优化策略
时间:2023-04-12 01:32:14
汪红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般是指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企业、国有公司和持有国有资本的公司,也包括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配置的公司[1]。
国有企业不仅具有营利性,而且兼具社会公益性,其营利性更多侧重于资产保值和增值上,公益性主要是对国家经济目标的调节[2]。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协调作用[3]。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使国有企业明确经营战略目标,保证各项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全面预算管理覆盖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包括制定的中、长、短期目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4]。
除此之外,这种预算管理模式在实施阶段,需要财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配合及参与,对内部经营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其实现高质量发展[5]。
一、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优势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覆盖了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集中现有资源,并控制企业资源流向,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和融通优势。该模式还结合预算方案把握各部门的需求,合理安排现有资源,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可以保障各部门工作的有序落实。当前,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了全面预算管理,整合资源分配的活动,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
第二,合理制定经营战略。
在全面预算管理时,国有企业需要全面分析,结合经营活动情况制定出适合的预算目标,并使其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国有企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将预算管理活动延伸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精准识别企业存在的隐患或风险,并制定预防和解决措施。国有企业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成本管理的全过程监督,缩小成本目标与实际的差异,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第三,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企业管理层作为预算管理的落实者,其专业水平、实操能力等对预算管理非常重要。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所有的业务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能够使员工知晓自己的工作职责,提升专业素质,并帮助企业管理者逐步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战略。
二、国有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国有企业具有重大作用。
第一,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
国有企业通过明确战略目标,全面分析经营管理过程,逐步执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可推动战略目标顺利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战略层面是存在密切关系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预算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会按照部门、人员进行分解,国有企业在确保目标实现的前提下优化和调节开展过程,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同时,在不同预算目标的指导下,评价部门、人员等的工作效率,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助力国有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提高管理水平。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经营情况制定相应的预算方案和计划,保障预算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与传统预算不同,并非财务部门独立的工作事项,而是企业所有部门、人员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管理层需要合理调整经营策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利用绩效考核综合评价部门及员工,指导员工明确工作流程,促使内控管理科学合理,推动企业效益增长,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对内部管理、外部投资等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企业需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管控每个经营业务,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采取合理的预防和解决措施,有效控制内控风险的发生,增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在分析企业业务指标的过程中,还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地发现经营活动的风险因素。另外,也要关注预算管理目标,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全面预算管理本质上与企业经营战略存在密切联系。企业需要依托经营战略目标确定预算目标,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但是,很多国有企业都没有办法使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一致,甚至部分预算管理与企业实际情况差异太大,基本上对企业经营发展毫无意义。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国有企业管理层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甚至即使有的国有企业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开展的,实际上只有制度存在,工作没有落实,因此难以产生成效。
在制定预算目标时,没有全面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及实际情况,二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甚至出现了脱节的情况。这种预算方案只能适用于国有企业的短期发展,无法支撑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
此外,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还发挥着绩效考核的作用,但是会因领导干部的主观意识而导致其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度偏低
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发挥了主导作用,企业将所有预算工作全部交给财务人员,其他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等只是为预算编制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因而在预算管理部门的设置上,主要依托财务部门发挥作用,其他部门参与度较低。这样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很容易造成预算管理职能和财务部门存在交叉,难以正确反映财务部门的工作成效。
在这种情况下,编制的各项预算报表与实际情况也是不相符的,不能满足实际经营管理的需求。如果使用这种预算报表控制后续的经营活动,只会出现大量的超支活动,难以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三)预算管理与现实情况脱节
现阶段,很多国有企业都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基本上没有产生任何作用,甚至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阻碍。这源于部分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非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预测的各项指标数据都比实际情况要小,与经营情况没有太大联系。部分数据指标是主观臆断出来的,没有任何实际依据,难以对企业发展产生指导意义。
有的国有企业的预算报表编制,也是依据历史数据预测的,尽管满足了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要求,但没有结合市场趋势和现实情况,导致与未来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不符。这就会造成大量不合理的支出,降低了预算质量,严重浪费了资源。
四、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落实全面预算管理
首先,管理层应革新传统思维认识,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国有企业应针对当前国家、社会等对预算管理活动的要求,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合理制定预算方案,有效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国有企业为取得全面预算管理成效,需要制定培训计划,使管理层认识到全面预算
提醒您:因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及优化策略》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及优化策略》在线阅读地址: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及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