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章 太平天国革命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861年2月19日。摘自奥古斯都·林德利(Augustus Lindley)(又称Lin Li 呤唎),《Ti-Ping Tien Kwoh 太平天国革命》,伦敦,1866年,第462页。

[7] 泰勒·丹涅特(Tyler Dennett):《美国人在东亚》,纽约,1922年,第212页。

[8] 驻印英国军队总司令查理斯·纳皮尔(Charles Napier)就宣泄了这种观点,在这次民族起义不久,他写道:“如果我是印度之王,我要让莫斯科和北京动摇……如果我是英格兰之王,我会从德里的王宫打出握紧的拳头……英国的舰队遍及西方,印度陆军遍及东方。”——摘自帕尔默·杜特(R. Palme Dutt),《今日印度》,孟买,1949年

[9] 引自麦克奈尔,《现代中国历史选读》,上海,1927年,第409—411页。

[10] 引自麦克奈尔,《现代中国历史选读》,上海,1927年,第409—411页。

[11] 许多美国作者试图辩解:那些去美国的劳工是“自由的”不是“苦力贸易”的部分。其实不是这样,丹涅特(Dennett)在他的《美国人在东方亚洲》一书中,一方面与其他地方有区别,一方面又冰冷地说,他们是“自由的”这一点还远没有得出结论。

[12] “以1855年为例,有32个中国人在加利福尼亚被杀”一项标准的美国文件说:“……这个数字在1862年增加到88人。”特里(P. J. Treat):《远东,政治和外交史》,纽约,1928年,第510页。

[13] 鲍罗杰·迪米特里厄斯:《戈登的生活》,伦敦,1896年,第46页。

[14] 引自谢诺《中国的新老法国朋友》,《中国建设》(China Reconstructs)杂志,1958年7月。其中还提到一套著名的雕刻艺术品,欧诺·杜米埃(Honore Daumier),“谴责法国远征军的……暴行,发动战争的丑闻,强迫一个国家的人民去吸食毒品(即鸦片)。”

[15] 1969年以后,苏联修正主义领导人在国内和国外散布相反的指控,诉诸武力行动,引发了边界危机。当时中国并没有声明要索还19世纪不平等条约割给沙皇俄国的巨大领土。1969年10月7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概述了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有如下几点:(1)分清历史是非,肯定涉及现在中苏边界的那些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是沙皇强加给中国的(在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全力推崇沙皇的扩张主义之前,苏联政府和苏联公众也是这样定性的。)照顾到现实情况,以这些条约为基础,通过和平谈判全面解决中苏边界问题,中国并不要求收回沙皇俄国根据这些条约割去的中国领土。(2)签订一项新的、平等的边界条约。(3)至于在有争议的地区(苏联根据以前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划线),维持现状,避免武装冲突,双方武装力量脱离接触,以待谈判解决。

[16] 奥古斯都·林德利(Augustus Lindley)(又称Lin Li 呤唎):《Ti-Ping Tien Kwoh 太平天国革命》,伦敦,1866年,第519—520页。

[17] 奥古斯都·林德利(Augustus Lindley)(又称Lin Li 呤唎):《Ti-Ping Tien Kwoh太平天国革命》,伦敦,1866年,第536页。

[18]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爆发了印度民族起义,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做进一步对比研究发现,无疑,它们非常相似。一封亨利·海夫洛克将军(Sir Henry Havelock,那时在印度的一位英国指挥官)给孟加拉总督坎宁公爵(Lord Canning)的信,追述了印度军队中不满的原因:并非经常说起的,是因“弹药箱的涂油”违反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法规的故事(事实上,这种事早就停止了),而是由于全印征兵处挑选男丁到中国去作战,孟加拉军队中的印度士兵受此影响拒绝此类征召。其第47团因相同的原因拒绝登船去缅甸,被英国政府撤销其番号。

[19] 这些事实的大部分摘自1958年5月《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一个世纪前中国和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这篇文章由于胜武(Yu Sheng-wu)和钱庆坤(Chang Chenkun)撰写。关于太仓战斗的事例,则是来自安德鲁·威尔逊(Andrew Wilson)的《常胜军》(The Ever-Victorious Army),爱丁堡,1868年。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