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章 “西学为用”的第一次失败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个五年过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建成新的兵舰。

法国海军对于如何打击马尾船政厂当然掌握着完全准确的情报。最终,1884年法国海军严重破坏了船政厂,船政厂建造的主要兵舰都被击毁。1884年,中国著名的民间武装“黑旗军”支持越南人民反击法国殖民者的斗争,作为报复,法国挑起了针对中国的战争。法国军队的第一个侵略行动,就是不宣而战地突然袭击了福州。一名当时居住在福州的法国人描述了袭击的惨状:

未经任何宣战,3000多名中国人就惨遭杀害。死者的遗体随着海潮漂向大海,又有很多被涨潮反冲回来。之后的数天之内,在河道与大海交汇的20英里之内的任何地点过河,都不可能不遇到那些被背信弃义的野蛮兽行所残害的惨不忍睹的人们的尸体。[3]

到1885年,中法战争进一步升级之后,清政府最终屈服于法国对于越南的无理要求。迫使清政府屈服的压力的主要来源是美国驻北京的外交官杨约翰(John Russell Young),正是他喋喋不休地向清政府贩卖投降的论调。美国历史学家泰勒·丹涅特(Tyler Dennett)写道:“正如他(杨约翰)所力图辩解的,问题不在于中国的对与否,而在于中国是否有能力与一个西方强国作战。”关于杨约翰的立场,丹涅特认为是“不管法国要求的代价如何高昂,和平总比冲突好”。在过去的许多年里,美国一直谈论的是,为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要不断给中国施加压力,使中国屈服于每一位入侵者。

日本利用中法战争的危机逼迫中国同意,在没有相互知会对方的前提下,中日两国都不得派遣军队进入朝鲜。这一约定意味着,中国放弃了对朝鲜这一邻国自古以来就可以提供军事支持的权力,而日本这个朝鲜自古以来的敌对国家却被给予了向朝鲜出兵的权力。在日本劫掠朝鲜时,朝鲜最需要中国的帮助。日本对朝鲜的袭击是朝鲜最大的威胁。

1890年,英国强迫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尼泊尔王国中断了与中国长期以来所保持的友好关系,将其变为自己的保护国。在同一年,中国还被迫承认了英国对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另一国家锡金“内政和外交的直接和排除其他任何国家的控制”,条约的具体规定如下:

……未经英国政府许可,无论锡金国王还是任何其他官员,都不允许与任何其他国家建立任何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关系。[4]

上述两个行动表明了英国的政策,即它要利用印度作为其进一步侵略的基地:第一步将独立的实体国家先变为非独立的依附、缓冲保护国,然后,将这些缓冲国降格为实际上的殖民地,并以此作为向中国内地渗透侵略的垫脚石。

中法战争之后,中国做出了新的努力:购买军舰和其他军事装备,一批留学生被派遣到国外学习西方技术。另一位“现代化的”官员督抚张之洞在长江中部地区创建了汉冶萍钢铁厂。新建的几家棉纺厂加入了官僚工业体系中。第一条铁路和第一条电话线也投入了使用。但是,所有这些实业的功效到底多么微乎其微,很快就在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第一次令人震惊的军事惨败中显现无疑。这一次,中国不是被一个强大的西方工业化国家所击败,而是被一个弹丸之地的蕞尔小国日本所战胜。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日本与西方的接触只有十几年。

中日之间的战争因朝鲜问题而爆发,当时朝鲜大规模反封建的东学党农民起义正如火如荼。东学党起义类似于太平天国运动,它以宗教的旗帜号召民众。朝鲜国王邀请北京的清政府向朝鲜派兵帮助镇压起义者。日本引用1885年中日之间条约的有关内容,利用这一机会也派兵到了朝鲜南部。不久中国军队进驻平壤一带,日本军队则驻扎在汉城周围,于是两国军队大致在后来所谓的“三八线”上虎视眈眈。1894年7月25日,与法国此前的做法如出一辙,日本不宣而战攻击了中国的兵船。两个月之后,日本击败了中国驻平壤军队的主力,迫使其退回到鸭绿江,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本土。日本很快占领了中国的海军基地旅顺和威海卫,这是清政府投入巨资和精力苦心经营多年而兴建的军港。至1895年1月,中国被迫求和。

按照1895年3月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的条款,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人民并不认可这一条款,他们为此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战斗,直到战败为止。同时,中国还被迫放弃了对朝鲜一切事务的宗主国地位,并对外开放了七个新的贸易港口,另外中国还要向日本赔款两亿两白银。最后,日本还取得了在中国本土开设工厂的权利(由此,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其他外国列强也取得了同样的权利)。

《马关条约》最初的条款还包括日本对旅顺(又称“阿瑟港”,这是西方帝国主义者以英国在香港的总督、也是伊丽莎白女王儿子的名字而粗暴命名的)和大连(在不同的时期曾被冠以日文的名字“Dairen”和俄文的名字“Dalny”)的吞并(泛指辽东半岛)。但是,这一条款由于其他列强的联合警告而被阻止:沙皇俄国、德国和法国,它们所有这些国家(如下一章将要论述的内容)对于中国都有领土侵略野心,于是它们共同把军舰开到辽东湾向东京示威。结果,日本不得不暂时放弃对中国辽东半岛的吞并,代之以向清政府索要另外一笔所谓的“赎辽费”而作罢。

在这场掠夺性的战争中,日本的行径得到了英国心照不宣的支持。正是英国还有美国帮助日本建立起了海军。使清政府颜面扫地的《马关条约》,其正式签订前的周旋是在一名美国人的安排下进行的。这个人曾担任过美国的国务卿,离任后被清政府聘请担任顾问,他是美国政府将其意志传输给清政府的管道。这个人就是约翰W. 福斯特(John W. Foster),其祖父是约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正是这个约翰W. 福斯特特别卖力地劝说清政府中的满洲官员们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

注释:

[1] 有关这一问题的许多方面,在欧文·拉铁摩尔所著的《亚洲的重心:新疆及中国与俄罗斯的亚洲内陆边疆问题》(波士顿,1950年)一书中,都有许多论述。此书引证了各种资料,包括英国外交部的档案和一些国会的文件。

[2] 乔治·西维尔:《弗朗西斯·荣赫鹏》,伦敦,1952年,第129页,第260页。

[3] 乔治·B.斯麦斯:《中国的危机》,《中国反对列强的由来》,1900年,纽约和伦敦,第29页。

[4] 《大英帝国与中华帝国有关锡金和西藏关系之条约》,1890年3月签订于加尔各答。节选自G. 赫斯利特《大英帝国与中华帝国以及中华帝国与外国列强之间的条约和协定》,第1卷,伦敦,1908年,第92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