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八章 走向资产阶级革命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同的合作基础。他们对于中国的旧社会毫无眷恋之情。

成千上万的农民不但直接遭受中国地主阶级的剥削,还越来越沉重地遭受帝国主义的压榨。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仅操纵农民所出售农产品的价格,还控制农民所需要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帝国主义国家还为新修的铁路和新开通的轮船规定货运价格。农民阶级的地位因这双重的负担而恶化。在那些人口众多的省份,地租的比重达到粮食产量的70%,甚至更高。

所有这些变化,都使中国的面貌迥异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甚至迥异于刚刚过去不久的义和团起义时期。朝廷依然是朝廷,但社会已经不是以前的社会,变化在发生。所有即将在今天中国人民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主要阶级,都已开始登台亮相。

让我们先介绍几位主要人物。在孙中山开始进入他的革命活动的决定性阶段之时,1893年出生在华中乡村的毛泽东也已进入青年时期。孙中山童年时期深受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熏陶,毛泽东则对以下事件和现象十分关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造成的严重危机,维新派与革命党人就如何洗雪国耻所进行的激烈辩论,以及不断爆发的农民骚乱和他们所遭到的残酷镇压。

让我们审视一下这十年间实实在在发生的几件大事。

国际上,主要帝国主义大国正忙于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巩固它们在1880—1900年间从亚洲和非洲掠夺的广大殖民地。同时,它们还忙于重新划分这些掠夺而来的殖民地,为此而进行了两场血腥十足的战争,这就是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大浩劫。列强之间的互相倾轧,加上义和团起义(帝国主义者诬蔑义和团为“拳匪”——译注)对它们的打击,使得列强不敢马上瓜分中国。尽管如此,通过一系列的掠夺行动和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帝国主义套在中国人民脖子上的枷锁,还是年复一年地在勒紧。

1902年,英国和日本签署盟约,以共同对付沙俄。条约的前言伪善地提到要维持“远东的和平”以及中国和朝鲜两国的“独立与领土完整”。但在其第一款里就特别规定,英国在中国,与日本在朝鲜一样,都各自具有“特殊利益”,都各自具有武力干涉的“权利”。正是这一条约为后来日本于1904—1905年进攻沙俄提供了它所需要的依据。在这场战争中,一切地面战斗都在中国土地上进行。对于这场战争,中国虽然是中立国,但最后却成为输家——日本在朝鲜站稳了脚跟,又获得了沙俄在南满修建的铁路以及租借的港口大连和旅顺,所有这些都是将来侵略中国的新跳板。

正当日本和俄国准备在满洲地区(中国东北)进行血腥的侵略战争之时,英国趁火打劫,从中国西南入侵了西藏。英国的借口是,在达赖喇嘛身边出现了一位来自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宗教经师”。沙俄的确早就想在西藏搞政治阴谋,只是它无法也不可能找到侵略的正当理由。而英国则实际上很早就做好了入侵西藏的计划。英国驻印度总督寇松爵士(Lord Curson)是一个极端的扩张主义分子,多年以来他一直在千方百计地要与西藏地方当局建立政治关系,目的就是要把西藏从中国分割出去。西藏地方当局以对外事务应当通过北京商谈为由,退还英方所有的函件时,寇松竟然说,西藏地方当局的决定,与“亲近一个伟大文明强国的领土”不相符。

所谓的亲近和文明意味着什么,1904年英国远征军入侵西藏之举,使西藏人民看清楚了真相。当时,是荣赫鹏率领这支远征军侵入了西藏。我们在本书此前有关章节中早就提到,荣赫鹏是入侵中国新疆地区的一名英国间谍,他专门负责在中国边疆地区刺探情报。在3月间,几百名藏军被从他们的防御工事中诱出;表面上是要请他们去谈判,但当他们走到古鲁这个地方时却被背信弃义地全部屠杀。一名英国记者毫不知耻地为帝国主义逻辑辩护,他写道:“不能指望西藏人把英国看作一个强大的国家,也不能指望他们认为我们是可以依靠的力量。直到我们杀死他们几千人后,他们才对我们改变看法。”[5]

根据当前的资料我们知道,西藏人非常清楚他们在斗争反抗什么。100多年以来,他们亲眼目睹了西藏的邻邦印度,如何遭到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征服和奴役。于是他们下定决心,西藏绝不能接受与印度同样的命运。这就是他们的“狂热勇气”令侵略者们震惊的根源所在。例如,甘孜城就是在敌人炮火的狂轰滥炸之后才被占领的。英国人自己对此的描述是,西藏地方部队用原始武器做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英勇反击。攻陷甘孜城之后,荣赫鹏率领一帮英军到达拉萨,在那里他按照自己的意志与西藏当局签订了条约:规定西藏人要偿付英国人讨伐和屠杀西藏人的代价;在赔款付清之前,英军被允许占领丘比河谷(Chubi Valley)这一战略要地;此后英国商人和官员有权自由出入西藏;夷平从边境到拉萨之间的一切大小堡垒工事,撤除一切当地的军事武装;同时,未得到英国政府的事先批准,其他所有外国列强代表不得进入西藏,也不准在西藏投资。

无可奈何之下,西藏人民万分痛苦地签署了上述条约。事实上,当他们英勇抗击英军保卫自己的家园同时也是维护中国主权的时候(这本来是北京的清朝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清政府却躲在一边袖手旁观,未发一兵一卒相救,这使得西藏人民更加痛苦和愤怒。其实,清政府的所作所为一点也不足为奇:这个王朝对于帝国主义者既恐惧又依赖。它不但将多数汉人居住的要地拱手让与了敌人,甚至其祖先留下的满洲地区,也被其丢失了一部分。即使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清朝的都城北京时,清政府照常一味妥协退让,没有组织像样的抵抗,使敌人一路打进了北京。《辛丑条约》已规定,外国人可以自由进入北京,从沿海到北京的铁路沿线已由外国军队驻守,中国沿海的炮台防御工事已经全部被夷为平地。事情非常清楚,从另一个方向对中国西部边疆西藏的侵略,就是帝国主义侵略整个中国之计划的一部分。

同样地,西藏地方军民在1904年英勇抗击英军的斗争,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保卫祖国的反帝斗争的一部分,它与封建王朝的叛卖行径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易,如同它们之间的钩心斗角一样,在继续进行。这些交易的猎物和牺牲品,是中国和其他被它们侵略掠夺的国家。

《英日同盟条约》在1905年被修订,其内容被十分直白地重新进行了界定。这就是,规定了两国在亚洲范围内过去和将来如何进行掠夺,并提供相互保证。条约载明其目的之一是,使两缔约国在“东亚和印度维持其领土权利”。修订后的条款还规定日本有权“指导、控制并保护朝鲜”。这为分解朝鲜铺平了道路。条约同样也规定英国可以蚕食并占有印度边境地区(就是说,西藏与中国西南其他地区,将来也可以归属英国)。

1906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项条约,除重申1904年荣赫鹏刺刀之下逼迫西藏当地政府签订的条约内容外,又进一步勒索到在西藏架设电报线的特权。这是英国又一项盗窃中国主权的勾当。但这同时也说明,英国政府没有能够掠夺中国对西藏的管辖权,在有关该地区事务的交涉时,英国政府不得不与北京谈判。英国侵略计划变化的第二步是在1907年。这一年,英国成功地与沙俄达成了妥协,即根据1906年条约,英国侵占中国的土地得到沙俄承认,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