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章 威廉·伊根·科尔比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持罗斯福新政自由主义理想,对外支持反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战争。他在大学毕业论文中运用了在比利牛斯山时所做的采访笔记,谴责了法国和其他西方民主国家所支持的英勇的西班牙共和党抗击佛朗哥的失败行动。他的论文因与支持西班牙共和国的苏联观点一致而被突然终止。但事实上,科尔比同样憎恨共产主义。

科尔比以优异的成绩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与被调到了美国陆军总部的父亲住在一起,他们在华盛顿度过了1940年的夏天。科尔比在第二十一街和M街附近的一个加油站找到了一份工作,不久就开始帮助当地的石油工会组织动员加油站的员工加入工会。他的老板约翰·哈迪对此并不十分欣赏,但是科尔比已经被劳工运动所感染。此外,科尔比担心因一岁的年龄之差而无法得到陆军后备军官训练队的工作,他毅然决定先报考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期望成为一名劳工律师,之后也许可以进军自由党政界。在校期间,他会在夜间帮助当地的民主党候选人参加竞选。

科尔比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第一年,法学院一个叫斯坦·特姆科的朋友在学校附近百老汇的黄金轨道酒吧为他安排了一次相亲。那个姑娘是特姆科认识的一名巴纳德学院的大学生,聪明伶俐,很有人缘,是那种并不需要与男孩相亲的女孩,但她同意与科尔比见上一面。科尔比走进酒吧,看到芭芭拉·安·海因岑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他眼中,她简直像极了电影明星芭芭拉·斯坦威克。这个巴纳德学院大四的女学生在他们的初次约会中发现,科尔比与好莱坞影星丝毫不沾边,个头比她高不了多少,瘦瘦的样子与她也不相上下,并不是那种令女孩神魂颠倒的类型,但这个法学院的学生的确是个不错的交谈对象。他们两人都是罗马天主教徒,而且,她认为他们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有相同的见解,两人都想走出来拯救世界。

芭芭拉比科尔比小差不多11个月,生于俄亥俄州的斯普林菲尔德。父亲卡尔·海因岑最早在斯普林菲尔德做新闻记者,后来辗转到公共关系与广告行业,最终来到了纽约州斯卡斯代尔,做了斯特林药业公司拜耳阿司匹林部门的总经理。芭芭拉跟科尔比一样,也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高中时期,性格开朗的她于1938年获得了威尔斯利学院的奖学金,这是一所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久负盛名的女子文理学院。恰逢那年父亲卡尔做了阑尾炎手术,芭芭拉便调换到纽约的巴纳德学院,就近照顾在纽约养病的父亲。芭芭拉在巴纳德学院读大一的时候,卡尔因冠状动脉血栓症过世。其母亲安妮特·凯莫利兹基·海因岑的父母是居于美国纽约的奥地利移民。安妮特在蒙哥马利沃德公司做时装顾问,负责为该公司的产品目录编排运动鞋模特的照片,并靠着这份薪水供女儿上大学。

自1940年开年至1941年上半年,比尔和芭芭拉的约会都相当稳定。“参加纽约全城赛车、跳舞和派对,与朋友们无休止地争论政治。”比尔后来写道。这对恋人满脸厌恶地看着哥伦比亚大学里的共产主义分子在校园里示威游行(当时德国和苏联仍然是盟友),扛着假棺材抗议罗斯福于1941年3月批准的美国对英国的借贷援助。从1940年春德国入侵法国起,科尔比就认为美国需要加强军事建设来对抗希特勒。他认为美国与德国的战争迫在眉睫,或者至少他希望迫在眉睫。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