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5.所謂的「放下我執」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二十世紀泰國僧人阿姜查,把內觀禪修的覺察散播到西方世界,他也告誡了要掌握佛教的「無我」概念會遭遇的困難。最基本的想法在於,自我(你的自我、我的自我)在某種意義上並不存在。

他告誡道:「你必須透過靜坐,才能了解無我。如果你想單靠『智性』來掌握無我的教義,你的腦子一定會爆炸。」

我很高興告訴大家,關於腦子爆炸這點,他說錯了。你可以試試不藉由靜坐來探尋無我的內涵,但我並不是說這個方法可以成功。在這章,我會試著幫助你盡量理解何謂無我,但如果最後你覺得還是無法通透其意,別擔心,有同樣困擾的不止你一人。

無論如何,阿姜查要說的,不止是藉由智性來理解無我的概念有多麼困難,他還要強調,透過靜坐經驗來掌握關鍵概念在佛教中的重要性。以抽象思考來了解無我的教義,和透過感受第一手經驗真正體會無我,兩者之間是有莫大差異的。如果你想要的,不僅是領會無我,還希望將其真正應用在實際生活之中,讓自己成為更快樂、甚至更好的人(也就是感受到與人類同胞的全新連結,並對他們懷抱全新的慈悲情懷),上述的差異就更為真實。根據佛教所表示,真正深刻了解到自我並不存在,也就是無我,確實可以讓你成為一般而言的「無我無私者」。

一九五九年,斯里蘭卡佛教僧人化普樂.羅睺羅寫了一本極具影響力的著作《佛陀的啟示》。來看看書中對無我的描述有多麼激烈:「根據佛陀的教導,自我的概念是虛構的,是沒有實相可以對應的錯誤信念。自我會產生『我』和『我的』這種有害的想法,會產生自私的欲望、渴望、執著、憎恨、惡意、自負、自豪、自我主義,以及諸多汙穢、不潔和問題等。從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這是人世間所有麻煩的根源。簡而言之,世間的惡都可以追溯到這個錯誤觀點。」

這讓你有點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到他們並沒有自我吧!但在此我們遇到了問題:徹底體驗過無我的人,據說只有那些進行很多很多靜坐(當然也遠多於我實行的靜坐)的靜坐者。倘若拯救世界有賴於是否有一大群人擁有這項體驗,或許我們還有得等。

但我們總得從某個地方著手!好消息是,無我的體驗並不是只能二擇一的。你不必把這視為門檻,認為最後沒能跨過去、沒能獲得轉化的話,就是永遠無法企及無我、是不受教的孺子。雖然聽來很不可思議,但即使是適度的日常靜坐練習,也可以體驗到一點無我。接著,或許每天再多一點。說不準哪天,你或許就獲得全然的無我體驗。不過,就算沒成功,你仍舊可以達到重要且持續的進步,你和人類也能因此獲益。

此外,我會說阿姜查所謂的「智性」(也就是想透過抽象概念來理解無我),其實是可以幫助人們步上靜坐之道的。我認為,特別值得思考的就是佛陀自己提出的無我論點。

在我開始思考之前,或許我應該要在阿姜查剛剛說的警告上,再貼一張警告標籤。因為佛陀的論點在某方面來說怪怪的,讓原本就難以掌握的概念更不容易通曉。祂用一般心理學者(就此事而言就是我和你)可能不會使用的方式,來分析人類心智。在這章之後,我們就會回到感覺較為踏實的現代科學,不過你會發現先試著以佛陀的方式來看待整件事情,是有實用價值的。



無我弘法的初始


要切入這個主題,最合理的開端就是原始的文本《無我相經》。據說這是佛陀最早論及此主題的經書。

當時,佛陀遇到五位僧人。接著,事情按照此類邂逅常見的模式發展:遇佛得度。佛陀引導這些僧人了解祂教誨背後的邏輯,這些僧人立即就被說服了。事實上,在這個例子中,他們是立即開悟。在佛陀論證的尾聲,這些僧人都即刻轉變為羅漢,也就是真正開悟者。這些僧人據說是繼佛陀之後,最早得道的五人。

他們是在掌握無我的要義之後,達到這歷史性的里程碑。這告訴了我們,佛教思想中無我教義的重要性。事實上,這個關於無我的特定論述,恰恰也為它在佛教經典中謀得特殊地位。一如許多古代哲學和宗教中的許多教義,無我也可以有諸般解釋。而人們在爭論著無我的真實意義時,也都可以找出各種佛教文獻來支持他們的解釋。但其中,《無我相經》是最重要、最基本的。

佛陀的論證策略,是追問僧人究竟可以在人體的哪個部分,確切找到那個稱為「自我」的東西,以此動搖他們對於傳統自我觀念的信念。祂系統性地探尋這個問題,一一探究「五蘊」,也就是佛教哲學中組成人和經驗的成分。

要精確描述五蘊得花上一整章,以我們目前的需要,可大致用這五點來標示:

一、肉體(在此稱為「色」,也就是「形」的意思),包含了眼、耳等感官;

二、基本感受(「受」);

三、知覺(「想」),指對於可識別景象或聲音的知覺;

四、心理構造(「行」),為包含複合情緒、想法、意願、習慣及決定的大類別;

五、意識或覺察(「識」),特別指對於其他四蘊的覺知內容。

佛陀一一探討這五者,並追問哪一蘊夠稱為「自我」。換句話說,五蘊中的哪一蘊,能表明你期待自我所擁有的特質?這接著帶來一個問題:你期待自我要擁有哪些特質?更基本上來說,「自我」對佛陀來說意味著什麼?

只可惜,佛陀沒有花太多心思來定義這個詞。無論如何,如果你仔細審視祂反對「自我」存在的論證,多少可以得知祂的自我是什麼意思,也就是祂期待自我一詞值得擁有哪些特定性質。

首先,祂把自我的概念連結到「掌控」的概念。

看看祂是怎麼談「色蘊」的:「色無我,假如此色是我,此色則不應導致病惱。於色可得:『願我的色是這樣,願我的色不要那樣!』」(取自《無我相經》,瑪欣德尊者譯文)但是,祂提到,我們的肉身確實是飽受病惱,無法因為說了「願我的色是這樣」,就神奇地改變這個事實。因此,由人體所構成的形色,並不真的在我們掌控之下。因此佛陀說「色無我」──我不是我的肉身。

接著祂一一談論另外四蘊。

「受無我!假如此受是我,此受則不應導致病惱」,而且可以藉由表述「願我的受是這樣,願我的受不要這樣」,就改變了自身感受。不過,當然了,我們通常對自己的感受,並沒有這種掌控能力,因此即便想驅散不愉快的感受,它們仍揮之不去。[1]因此佛陀下了結論,認為「受無我」。知覺、心理構造以及意識,也都是如此。這五蘊有哪些可以真正受到掌控?可以完全受掌控而不讓人受苦?而如果五蘊不受掌控,我們又怎麼能把這些視為自我的一部分?

說到這裡,有些讀者或許會感到困惑:「等等!所以佛陀是說,自我是能夠受到掌控的東西嗎?我個人會比較傾向於認為,自我是掌控一切的東西,如我是自己的CEO那樣。」當然,你或許不是這樣的讀者,或許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談論自我時,會出現的一個疑問就是:不同的人對於自我會出現不同的直覺。但如果這樣的質疑確實冒了出來,給你的答案會是:在其他佛教文獻中,的確更清晰地出現如同主導一場表演那樣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