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5.所謂的「放下我執」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CEO自我」概念,但這些文獻也否決了這種自我的存在。我們還可以繼續論證,在關於自我的討論中,佛陀隱約否決了這種自我的存在。[2]

在下一章將會討論在這兩種情況下,CEO自我的存在與否。至於現在,我認為還無須憂煩佛陀論證中的每個細節。最重要的,就是去感受這個論證的紋理,也就是佛陀一一檢視人的清單,在其中搜尋自我跡象的方式。當我們開始去思考靜坐者(或是靜坐的初學者)要如何運用無我的概念時,這就會派上用場。

掌控並不是人們想與自我連結的唯一特性,也不是佛陀在這個討論中,唯一檢驗的特性。當我思及自我,我想到的是在自己身上某種持續不變的事物。從我十歲至今,我已經改變了很多,但我是否擁有某些內在本質(也就是我自己,那個自我),在某些意義上是維持不變的?也就是在萬變中的不變?

佛陀自然會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因為祂認為一切都在變化,沒有什麼是永久的。在《無我相經》中,祂把這種懷疑的態度一一運用在五蘊之上:「諸比丘,你們認為如何?『受』是常還是無常呢?」

比丘們親切地回答:「是無常,尊者。」

祂繼續問:「『想』是常還是無常呢?」以此類推下去,還有行、色、識──所有比丘都同意,沒有一蘊是「常」。

如此看來,通常與自我相連的兩種特性:掌控和持續不變,在人類的五種組成之中都付之闕如。這是佛陀在祂第一個也是最著名的無我討論中的核心論證,通常也被視為佛教認為自我不存在的核心論證。



無我是否真正意味著「沒有」我?


不過,這個「自我不存在」的指標性論證中,有個出人意料的特徵:它偶爾會表露出自我的存在。

在佛陀談論無我的尾聲,祂出了一題回家作業,指示這些僧人一一檢驗這五蘊,並說:「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自我。」又說,凡是堅定遵守這項引導的僧人,「他遠離欲染。之後,他得到解脫。」

好吧。但如果沒有自我,那麼這個解脫而出的「他」,在斷淨所有非我的部分之後,還存留著什麼本質?那個在進行斷淨的又是誰?如果你不存在,那麼你如何能一一指著五蘊說「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如果你要說自己並未擁有某些東西,你也不是某些東西,那麼首先必須要有個「你」才合理,對吧?佛陀怎能一方面堅持自我不存在,另一方面又不斷使用我、你、他和她等用語呢?

針對這個問題,佛教常用的回答是:「自我」在最深的意義上並不存在。即便如此,人類的語言仍舊無法妥善描述這個最深層的實相。因此,就實際層面來說,也就是語言習慣,仍舊必須以我、你、他和她等用語來談論。換句話說,自我在「終極意義」上並不存在,但是在「約定俗成的意義」上是存有的。

這樣解釋,有把問題弄清楚了嗎?沒有,對吧?那麼,和這個基本概念相同,但較不那麼正式的說法就是:「你是真實的,但你不是真正真實的。」

還是很困惑嗎?那麼或許你應該試試用另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想想是否有這個可能,在這個著名的弘法中,佛陀並不是真的要否定自我的存在。上述這句話之所以會以粗體表示,是為了強調這個想法有多麼基進,至少在主流的佛教思想家來說是這樣。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反骨的學者,認真思考這個可能性,認為這是值得探討的。



異端審查


這些反骨的學者想要表明的是,在佛陀首次提出的這個重要無我論述中,祂真正要說的並非自我不存在。祂確實有說自我並非這五蘊,但沒有宣告檢驗這五蘊,就已經徹底搜查了自我的藏身之處。或許一個人不止由五蘊構成!

雖然這只是「或許」,但如果你提出這個可能性,許多不那麼反骨的佛教學者就會大力反擊你。這些學者堅稱,根據佛教哲學,人由五蘊構成,此外無他──即使佛陀在這場論述中並未這麼說。而人僅由五蘊構成,確實也成了佛教哲學的要旨。當然,自我不存在的想法也是。但我們問的,不是這些東西是否為當前佛教哲學中的一部分。我們問的是:這些東西原本是否為佛教哲學的一部分?是否為佛陀自己所認定的?而重點是,不論哪方說法,都未明確出現在佛陀首次對自我的重要陳述中。

當佛陀談論無我時,猶如預設了一個「你」在斷淨這五蘊,並在斷淨之後獲得解脫。無論如何,這裡有一個可能可以解釋祂此時心中在想什麼:首先,或許就佛陀的觀點,人在五蘊之外還有其他部分。

還有第二套相關的說法,也許能解釋人在斷淨五蘊之後,何以還能解脫出一個「你」:或許五蘊並不都是同等的,也許其中一蘊(識)比較特別。或許在「你」斷淨了五蘊之後,這最特別的一蘊,就能鬆開與其他四蘊的糾結,將其釋放出來。而也許在拋棄自我概念之後的「你」,有的是這個模樣:意識的某種純粹形式。

那些不那麼反骨的學者,很快就會指出這套說法有個明顯的問題:佛陀在談論無我的第一場論述中,確實像是預設了一個「你」,把識蘊斷淨得跟其他四蘊一樣徹底。猶如最後釋放出來的「你」,與識蘊的關連並未比其他四蘊還要緊密。

這是個有效的觀點。但另一方面,佛陀還有其他的無我論述(不多,但還是有),跟這個論述有些微差異。在其中一個論述,祂描述了當你認真看待無我的教導,並斷淨對五蘊的執著之後,識蘊本身會「解脫」而出。更重要的是,祂在描述這個解脫而出的意識狀態時,幾乎是無縫接軌地轉換為描述已解脫之人的狀態。祂是如此談論識蘊的:「以解脫故住,以住故知足,知足故無恐怖,無恐怖而自般涅槃」(取自《相應部》22 : 53)

當佛陀以這種方式來談論識蘊,也就是談論意識本身的解脫狀態,祂把識蘊和其他四蘊之間的關係,以一種有趣的關係框限起來。佛陀說,在意識的普通形式中(也就是我們這些未開悟者都熟悉的形式),識蘊參與其他四蘊──參與著肉身、感受、心理構造以及知覺。

這不僅僅意味著意識可以通往知覺、感知等等。畢竟,即便是完全開悟者的意識,也都能通往這些東西。否則(例如假設意識無法通往知覺),開悟者即使還可以意識到事物,能覺察到的也不多。不僅如此,「參與」更意味著識蘊與其他四蘊有更強的連結。

一如佛陀所說,參與是「欲」的結果,是識蘊對四蘊的關連。識蘊參與於四蘊之中,是其所有物。換句話說,如果人們無法了解五蘊之中無我,那麼「參與」的關係就會一直持續下去。人們依附著情感、思想以及五蘊其他元素,猶如這些元素都是個人所有物。但它們不是。[3]

佛陀對參與的論述,意味著一個頗吸引人的簡單模型:解脫是改變意識與通常被認定為意識內容間的關係:你的感受、思想等等。一旦你了解到這些事物都是「無我」,意識和這些內容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像是注視沉思而非參與。此時,你的意識便獲得解脫。而那個餘留下來的「你」,也就是在第一個無我論述中佛陀描繪出的那個解脫的「你」,就是解脫而出的意識。

我希望我可以說,這個論點清楚且明確地回答了我提出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五蘊就是一個人的所有,那麼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