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8.思緒如何自行思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的感受將與思緒的重要性擁有等量的強度,而重要性則由天擇來定義。當預設模式網絡接管,也就是當你的心智沒有聚焦在與某人交談,沒有在閱讀一本書、從事一項運動,或是某些其他身臨其境式的任務時,那些標示著有最強烈感受的思緒就是最「重要」的思緒,會獲得優先權。

當然,那些爭相進入意識大門的思緒並不總是那麼重要;有時候生活中也會幸運地沒有亟需關注的問題。在那種情況下,對於通過預設模式網絡進入意識的思緒,依附其上的感受可能不是很強。但我懷疑,如果你關注得更密切(如果在靜坐中會更容易),你幾乎總是能感覺到那突然進入覺察的思緒,連結著感受的色調,那是一種平衡的正面或負面感受。因為如果思緒不具有這種感受,它一開始就不會引起你的注意。感受是大腦標記思緒重要性的方式之一,而重要性(從天擇一詞鬆散的意義而言)決定哪些思緒進入意識。

總而言之,我不想說這是心理學界的共識。事實上,一如我之前所描述的那樣,即使我們把範圍界定在已接受心智模組化模型的心理學家之間,他們對於究竟如何決定由哪個模組來主掌日常生活,或許也沒有單一觀點。但是這個假設卻讓我覺得這是最合理的。它使達爾文主義有意義,也與靜坐內省的結果相吻合。而且,雖然內省不能提供數據,但它有助於決定哪些假設值得進一步探索。

這個特定的假設或許有助於解釋關於靜坐進展的方式。

正如前面提到的,我發現用某種程度的超脫來觀察自己的感受,會比用這種方法來觀察自己的思緒更容易。我不認為自己是個怪胎。許多靜坐者在面對感受時,似乎也比面對思緒還不費力。如果感受確實是使思緒定根於意識的接著劑,可以讓你得以不加思索地擁有這些思緒,那麼這個假設就是合理的。畢竟,我們假定你無法溶解這個接著劑,因此也無法遠離你的思緒,直到你學會清楚地觀看它、學會帶著某種客觀來看待感受。

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善於以客觀的態度看待非常微妙的感受,然後才能以這種方式看待各式各樣的思緒。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要如葛斯丁這種相當高等的靜坐者才能清楚、生動地觀看思緒脫離意識,才能看著它們出現又消失,而不會在心智中翻找想要的東西。

「感受是心智標定思緒優先標籤的方式」,這個假設與心理學在過去數十年來大體上的趨勢是一致的:不再把「情感」和「認知」的過程,視為分處於心智的不同區域來談論,並認識到它們是多麼緻密地交織在一起。

這種趨勢是古代佛教預見現代心理學的又一例證。在一部名為《渴愛的滅盡大經》的著名經典中,佛陀說,一個「心智對象」(也就是一個包含思緒的範疇)就像一種味道或氣味:不論一個人是否「用舌頭品嘗風味」「以鼻子嗅聞氣味」「用心智認知心智對象」,如果它令人愉悅,他就會渴望它。如果它不令人愉悅,他就不會喜歡它。

接下來幾章我們會看到,情感和認知之間的細微纏結,有助於理解一個聽起來更瘋狂的佛教命題:我們在世界上知覺到的事物,如樹、飛機、石子等,其實並不存在,至少不是我們自然認為的那種存在。

正如在下一章將會看到的那樣,這種情感和認知的纏結,也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先前提到的難題:如果自我不存在,那麼所謂「自我控制」的真實動力為何?對於獲得某種程度的「自我」控制,佛教又是怎麼告訴我們的?



這個情節帶來的問題是,思緒如何可以在未浮上意識層面之前,與任何一種程度的感受相連結?可能的答案至少有二:❶也許就跟聽起來一樣奇怪,那就是你的心智中有個領域是知覺的、有主觀經驗的,但你的意識心智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進入這個領域的。有些在推敲裂腦實驗(見第六章)隱含意義的人,是很認真看待這個可能性的。 ❷也許「感受的強度」一直是潛伏著的特性,要等到與這些感受相連的思緒能進入意識後,才會浮上檯面。在這潛伏階段,會有些物理性的記號標示著感受的強度,但這個感受在以所標示的強度進入意識之前,是不會主觀呈現的。↑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