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9.「自我」控制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十八世紀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寫道,人類的理性是「激情的奴隸」。

如果休謨「激情」一詞的意義跟我們今日所指的一樣,他的觀察就不值得注意。當我們遭到如情慾或復仇等強烈的感受所攫獲,顯然此時主掌一切的就不是我們的推理能力。但休謨的「激情」有不同意義。廣義而言,他指的是「感受」。他說的是,儘管理性思維在人類動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從來沒能真正做到一件事──當我們決定某件事,我們是根據感受來決定的。

休謨是從哪裡得到這個想法的?顯然是通過內省,也就是仔細觀察他心智的運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休謨是在他的正念消退之前,以正念觀察到的。確實,正如西方哲學家所說,休謨很東方。他有許多觀點與佛教思想幾乎奇妙地吻合,包括他反對自我存在的論點。有學者認為,這可能不是巧合,即使當時佛教才要開始從亞洲傳向西方,休謨也可能早已透過某種方式與佛教觀念相遇。「感受主掌大局的程度」比我們理解得要多,這觀念確實是佛教的精神。

在休謨追上佛教的二五○年後,現在科學也趕上了休謨。科學開發了一些工具來窺探我們動機的機制,以便在我們做決定時,查看大腦的哪些部分是活躍的。長期以來,休謨關於理性與感受關係的觀點都被認為過於激進,但現在看起來則相當不錯。

假想一項簡單直接的決定,例如是否要買某樣東西。我們很容易把這當成是理性審議的練習。你看了產品和價格,然後問自己一連串問題:我會多常使用這項產品?購買這項產品會花掉我大部分的現金嗎?這些錢我還能拿來買什麼?在回答這些問題後,你就可以冷靜衡量支持與反對購買的因素,並做出決定。

但根據史丹佛大學、卡內基美侖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衡量購買因素可能並不那麼酷。他們給予受試者真正的錢,並提供他們一堆東西來消費:無線耳機、電動牙刷,《星際大戰》DVD等。這些物品逐一展示在受試者面前,接著顯示其價格,受試者的大腦也在此刻同時接受掃描。

事實證明,研究人員可以光憑受試者的大腦有哪些區域變得更活躍、哪些區域變得較不活躍,準確預測出受試者是否會購買,而這些區域都不是與理性審議有關的大腦主要區域;相反地,這些都是與感受相關的區域。例如,依核(編注:也稱為依伏神經核,是大腦出現快樂、成癮、恐懼等感受的重要區域,也是安慰劑效應的機制中心)會在愉悅時發揮作用,當人們預期獎勵或看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時,依核會變得更加活躍。當受試者看著產品時,依核越活躍,他們下單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方面,還有腦島(編注:也稱為島葉,是大腦皮質的一部分,與飢餓感、欲望等感受有關,並協助將對事物的渴望轉化為獲得滿足的行動),當人們預期疼痛等不愉悅的事情時,腦島就會特別活躍。當人們看到價格時,腦島越活躍,購買產品的可能性就越低。

儘管衡量購買的利弊聽起來像是純理性甚至是機械行為,但這個實驗表明,大腦實際權衡的方式是通過衝突感受之間的競爭。即使是價格因素這種純粹的定量指標,這種只要輸入電腦決策演算就能輕易計算的東西,最終還是以「厭惡程度」這種感受形式輸入方程式,而較強烈的感受(吸引或厭惡)獲勝。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感受可能是由理性所通報。如果你提醒自己從未啟用最近購買的電動牙刷,並推斷再買新的電動牙刷也會出現同樣結果,那麼你受到電動牙刷吸引的感受就可能會消退;如果你提醒自己,這把牙刷要價一千元,比你上週五的晚餐花的錢還少,那麼你對於價格的反感(以及腦島的活躍度)可能就會減弱。



感受何以能支配思緒?


因此,理性對於一個人最後所做的事情確實發揮了某種作用。儘管如此,這個實驗表明,也許理性只有在影響「終極的動力」時,才能發揮這種作用,而這個終極動力就是「感受」。

正如休謨所說:「理性,永遠不會單獨成為任何意志行動的動力。」購買東西這個行動,最終還是能帶來好的感受,或者至少比不購買的感受還好。當然,你也有可能會後悔沒買,但「未購買者的悔恨」與「購買者的悔恨」一樣真實。無論如何,關鍵詞是悔恨。事後諸葛與當下悔恨的感受,都是以同樣形式來襲。

當你從演化的角度來思考,這一切都是有道理的。

畢竟,感受是最初的動機。好和壞的感受是天擇用來驅使動物接近或避開、獲取或拒絕事物的方式。好的感受被發配給吃掉他物之類的事,壞的感受則分發給被他物吃掉之類的事。隨著時間推移,動物逐漸變得更具智能。但從天擇的角度來看,智能的重點並不是要取代感受,而是要讓感受獲得更良好的通報:智力有助於動物做出更複雜的工作,確定對哪些事物有好的感受,哪些則否。因此,在演化時期,雖然我們通報感受的計算方式越來越精細,但感受仍然是最終引導我們度日的嚮導。我們可能會購買有襯裡的皮大衣,而襯裡的好處已藉由嚴格的研究和廣泛的思考得到證實。但是,我們購買皮大衣的最終原因,則是因為所有這些理性分析,提供我們購買它的良好感受。

就此而言,我們一開始會去分析,是因為寒冷冬天帶來的不良感受。感受告訴我們該怎麼思考,而在思考完成之後,它又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在人類演化的歷史上,思考在行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思考始終來自於感受,也終結於感受。

人類演化時期可能發生的另一件事情是,感受發配到越來越多事情身上。隨著我們的物種演變越來越高度社會化,要獲得食物和性愛,也更依賴於一個人未來的社會景象,其中包括像結盟和獲得高度尊重等目標。因此,交朋友和贏得尊重能帶來好的感受,被拒絕則帶來不好的感受。於是,這又開闢了新的思路:找出讓朋友轉向你的方法、想像如何打動人們等等。儘管如此,這張感受和思考不斷擴張的網絡,正是一開始演化內建在我們基本價值系統的直接延伸:一個珍視存活,並讓基因得以擴散的系統。

天擇以生命繁衍為己任,而這些感受和思考背後的生物學機制,就是體現這些原始價值。大腦掃描的研究也顯示,居中調解身體疼痛的腦區,也是用來調解社會排斥疼痛的區域。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鴉片等止痛藥可以消除社交挫折。一項研究表明,即使是增加止痛藥的劑量,也可以緩和遭受社會排斥的疼痛。



理性和巧克力


以上這些都將帶領我們進入巧克力的主題。

前面提到的大腦掃描購物研究中,剛好就以 Godiva 巧克力做為購物實驗選項。但即使他們沒這樣做,我應該也會以巧克力來討論,因為我正打算導向自我控制的主題,而只要談到自我控制,巧克力一直在我的挑戰列表上居於高位。巧克力、糖粉甜甜圈以及體育節目的吸引力,都遙遙領先於寫這本書。

自我控制往往被描述為凌駕於感受之上的理性。柏拉圖以馬車駕馭者(理性的自我)控制馬匹(不羈的熱情)來隱喻。二五○○年來,這個對自我控制的基本概念就這樣或多或少原封不動地流傳了下來。事實上,有些人說腦科學已經找到了駕車者:坐落在你額頭正後方的前額葉皮質,就是在教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