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與無色相遇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教思想中的,是感性生活的內在道德價值。不僅是人的價值,而且是具有主觀經驗的所有生物的價值,因此具有疼痛和愉悅、受苦與不受苦的能力。而這個價值反過來又賦予其他事物價值,像是幫助人、善待狗等等。在這個意義上,道德意義是生命中固有的。

但是娜拉央的觀點是,當我們進行日常生活的時候,會賦予事物一種敘述性意義。最終,這些敘事會獲取巨大的形式。我們認為自己做的某件事是個巨大錯誤,而如果當初做的是其他選擇,那麼一切都會很美好。或者,我們認為自己必須擁有特定的財物或成就,如果沒有得到它,一切就會變得可怕。在這些敘述的根本基礎上,是對事物本身善或惡的基本敘述性判斷。

所以,例如我若開始長篇大論,敘述參加這個禪修營是個巨大錯誤,而且我總是會犯下這類錯誤等,那麼這個故事其實存在一些可疑的前提。

其中一個前提是,假設我沒有參加這個禪修營,那不管我改做什麼事,都會進展得很順利。然而據我所知,倘若真是如此,我會被一輛公車撞倒。而另一個前提是,本週幾次痛苦的經歷,意味著禪修營對我來說是不好的,然而實際上它的長期影響尚未可知。

這個敘述最基本的前提是:簡單的知覺判斷,如「我在試圖靜坐時聽到的電鋸聲是不好的」。這種看似乎如此牢固嵌入事物紋理之中的意義,事實上並非是實相固有的特徵。這是我們施加於實相的東西,是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實相的故事。

我們在「故事」的「故事」中建立「故事」,而故事的「問題」則始於故事的「基礎」。不過,正念靜坐是能從頭到尾仔細查驗我們故事的工具,以便我們可以選擇將真相與構成分開。



「空」這個字在大乘佛教的重要性比上座部佛教還高,在這兩種佛教派別文獻中的意義也不盡相同。也許這位老師在此使用「無色」而非「空」的原因在於,它是屬於上座部佛教的傳統。不過後來經過確認,他認為「無色」跟「空」兩者可以相通。↑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