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2.沒有雜草的世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人變得更為老練又可怕。擁有偉大沉思能力的靜坐老師,對心理脆弱的學生進行了性剝削,例如曼哈頓一位知名的「上東城獵艷禪師」。他們其中有些甚至可能是以「正念」觀看內心萌生罪惡感的痛苦,來緩解他們內在對於錯誤行為的抵抗。

靜坐掌握的這種雙刃本質,凸顯出以道德教育補充佛教靜坐的價值。這對我來說並不是原創見解。佛陀指出解脫之道(四聖諦之末所揭示的八正道)時,道德戒律就占了一席之地。重點在於,密集靜坐本身未必就會帶來各向度的開悟。

無論如何,靜坐是整個計畫的重要部分。一個原因是,它能培養出對存在本質的洞察(包括對空的理解),因此即使不會自動讓你成為更好的人,卻的確會帶來道德洞察力(這部分我們將在第十五章進行更充分的探索)。

另一個原因是,靜坐可以用來培養美德,以抵消我們不那麼受到讚美的傾向。雖然我已經承認自己缺乏對慈愛靜坐的感悟,但我並未放棄它,我也鼓勵大家去嘗試。



快活的佛法


說教已經說得夠多了,現在來點有趣的!這可能嗎?

關於佛法,另一個普遍受到關注的問題就是,它會帶走生活的樂趣。這個問題我問過菩提比丘,他是美國佛教僧侶,將佛教文本大量譯成英文,在學術界頗負盛名。他待人和善,剃著光頭且笑容滿面。我女兒在看了我採訪他的影片之後說:「我希望他成為我的叔叔。」

在那次採訪中,我一如往昔,試圖對自己的理論進行第一手的證實:看到「空」,也就是「沒有看到本質」,是讓自己對事物的感受不那麼強烈的大部分原因。

我的開場白是:「當我們⋯⋯把解釋帶入某樣東西,從而把本質歸因於它,其中一些解釋會牽涉到我們對該事物的感受。所以,我的敵人是壞人,我的家是個溫暖舒適的地方。我歸因到事物的部分本質,就來自於我的感受,對吧?」

他說:「完全正確。」

然後我喋喋不休地談了一些:如果你正在認真追求解脫,並試圖讓自己脫離大多數人所擁有的渴望和厭惡,那麼世界上的事物自然不會有「強烈的情感意涵」,而那可能會是讓你感知到事物不具本質的部分原因。

這一次,他並沒有立即就同意。停頓了好一陣子之後,他說:「如果人們完全按照字面去理解這一點,有可能會認為佛教的終極目標是成為毫無感情、感情平淡、感情遭剝奪的機器人。」說到這,他又綻放出那史詩般的燦爛笑容,開始大笑說:「就像我母親常說的,開悟的佛教徒和蔬菜沒有兩樣。」他抬起頭,笑了整整五秒,才又繼續引述他母親的話:「所以你想成為佛教僧侶,就是為了變成一把菜嗎?」

然後他再次回到正題:「但我會說,就我的經驗來說,佛教會豐富一個人的情感生活,使他在情感上變得更敏銳、更幸福、更快樂。而且我會說,在我看來,如果持續實踐佛教之道,人們可用更自由、更快樂、更愉悅的方式回應世界上的事物。」

我覺得聽起來很合理。畢竟,正念靜坐的一個優點是,以謹慎和澄明的方式體驗你的感受,而不是反射性地、不加批判地追隨感受,這讓你能選擇自己要跟隨的是哪些感受,像是喜悅、快樂和愛。選擇性地參與你的感受,削弱對感受的服從,原則上這些都可以囊括那些塑造我們對人事物本質的感受。

我進一步追問菩提比丘關於這種情感和本質的事情。我說:「自由,有部分正是因為你沒有把這些判斷性的、情感的涵義附加到事物上,對吧?換句話說,不把本質強烈地歸因於事物,會是自由的源泉。」

他大力點了點頭:「完全正確。」



雖然吸引力本身似乎不是評估道德素質的重要線索,但外觀的其他方面可能是。例如,有證據顯示,如果人們具有高顴骨,或是眉毛與眼睛距離較開,更容易被認定為值得信賴。一項大腦掃描研究監測了與可信度評估相關的腦區,證實了即使面部影像因為在潛意識中呈現時間太短,而無法被意識所感知,大腦還是會進行相關評估。↑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