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5.開悟能帶來啟發嗎?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多年來,開悟(啟蒙)和解脫(解放)的等式以多種形式呈現,且各自擁有眾多追隨者。美國中央情報局原總部在牆上刻著耶穌版本的等式:「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在本書開頭,我們也看見電影《駭客任務》提供了真理與自由之間的關連,且與佛教哲學相呼應:日常生活所見的是種錯覺,在你看穿錯覺並深入事物的核心之前,你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正如墨菲斯對尼歐所說,除非你「親眼看見」,否則你將繼續處於「束縛」狀態。

但是《駭客任務》和佛教的場景之間存在著重要差異。首先,《駭客任務》的真相更容易描述。當然,墨菲斯說你必須「親眼看見」,但其實他是可以口頭清楚描述給尼歐知道的:「機器人母體主宰已經把人類放在培養槽中,並把夢灌入人類的大腦!」這樣描述會有多複雜?比起「自我不存在」或是「一切都是空」,這當然更容易理解。

但在另一層意義上,那些機器人主宰讓尼歐的處境變得簡單得多:它們給了他可以反抗的東西,激發人類謀反!敵人的壓迫讓你集中心智,使你決心為前方的掙扎戰鬥。這對靜坐很好用,因為這真的會是掙扎:就算你不喜歡,每天還是得在墊子上靜坐,並努力將正念帶入日常生活。但在佛教中,你沒有邪惡的幻想敵人要戰鬥,這真是太糟糕了!

只是在傳統佛教中,其實是有敵人的:有個名叫魔羅的邪惡超自然存在,於佛陀獲得大徹大悟的靜坐期間,企圖誘惑佛陀未果。然而,魔羅在西方卻沒有一席之地。一如本書對佛教的設定(就是世俗佛教),這真令人有點失望。

但如果你想將靜坐練習視為叛軍在對抗壓迫的主宰,這點我們是可以辦到的:那個主宰就是創造你的天擇,而你要與之對抗。畢竟,如果你願意將天擇擬人化,可以進一步把天擇比擬為機器人主宰:天擇設計了可以控制我們的幻想,並把它內建到我們的大腦,使我們如奴隸般堅守它擬定的計畫。

當然,它的計畫就是讓基因進入下一代。這是天擇價值體系的核心,是指導我們大腦運作的標準。我們完全有權像尼歐一樣決定我們的價值觀,讓自己脫離那控制我們的力量。這首先意味著,將自己從控制我們的幻想中解脫而出。(即使幻想在現代環境中,往往無法滿足天擇的遺傳擴散計畫,也不會因此破壞這種獨立宣言。)

將「佛教之道」視為「反叛天擇」還有第二個好處。以這種方式看待事物,有助於我們對解脫和開悟的意義提出更細緻的觀點,並且回答這個大哉問:開悟(啟蒙)真的有啟發性嗎?顯然,西方的啟蒙就是具有啟發性,不然也不會稱之為啟蒙。但佛教版本的啟蒙,也就是開悟,同樣具有啟發性嗎?它對事物的觀點,是否比我們日常經歷的更真實?這是終極的真相嗎?

我已在本書指出,就各種意義而言,當你靜坐時,你看事情會比你之前看得更清楚一點,而且這種澄明度可以漸進增長。但這些增長最後會引你到哪裡?如果你成功抵達道路的盡頭了呢?開悟會讓你得到純淨、不含雜質的真理觀嗎?

這個問題似乎難有定論,因為我們大多數人要達到完全開悟是幾乎無望的。儘管如此,永遠無法企及並不代表不能接近。即使開悟是理想化的假設狀態,我們也永遠經歷不到──而且沒有人經歷得到,也沒有人經歷過。但這就是我們理論上要前往的靜坐之道。因此,如果我們想知道自己是否正朝著真理前進(不論我們已經走了多遠),靜坐都有助於了解這種狀態是否就是真實本身。



開悟清單


我們應該從一個基本問題開始:什麼是開悟(啟蒙)?當你獲得開悟,世界看起來會怎樣?

嗯,從廣義上來講,你會看到佛教哲學中心思想的真相。當我說「看到真相」,我說的確實就是看到,也就是真正藉由經驗理解到真相。透過智性要得到自我不存在這般結論是一回事。正如有些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在數據、邏輯和內省的某種組合引導下,會對此產生懷疑。但是他們大多數都沒有那種能夠傳達深刻信念的無我強大經驗,這種信念改變生活的能力超越了智性勸說。

對於空或無色的想法也是如此。這個想法有哲學論據,也有些人覺得這些論據具有說服力。但是,要獲得開悟不能僅是智性上的遊說,還要能從經驗上被說服,也就是「看到」空。

好吧,所以開悟得具備無我和空的經驗,那麼還有其他的嗎?嗯,並沒有眾家佛教徒所認可的單一、官方開悟定義,也沒有你可以查看的「獲得開悟證書必備要件」的列表。但是,倘若真有這種東西(也就是開悟的必備列表),按照主流佛教的想法來推算,即使無我和空是必備基本經驗,開悟也不會僅止於此。

至少我們已經在該列表中看到了一些附加要點。其中一些比較像是洞察力(例如看到萬物無常),還有一些則較像是功績(例如克服「渴愛」、克服渴望)。[1]其實,在一處或多處佛教文本中,還列出了與開悟相關的各種其他特徵。有需要克服的特定「羈絆」,如欲望、自負和惡意。也有要遵守八正道中的規定:不偷竊、不傷害其他生靈、不沉迷於惡意八卦等等。

因此,最完整、最傳統佛教意義上的開悟,並不僅止於本書主要陳述的形而上向度(也就是內在和外在於我們的實相,和表面所見的非常不同),還有明確的道德向度。

另一方面,正如我們所見,在佛教思想中,形而上向度和道德向度是相連的。經由靜坐理解佛教中心的形而上主張,據說能瓦解不良行為的心理根源。事實上,放掉欲望、自負和惡意這樣的事物,就是無我的根本,也是形而上的理解。

正是這種由形而上與道德的關連、某種由形而上開悟所隱含的道德價值,造就出對實相更清晰的感知,而這相當於「反叛天擇」。因為這種澄明、達到完全開悟所充分體現的價值,在許多方面,與我們一般對實相所必然包含的價值(也就是該觀點中所深植的天擇價值)不盡相同。



我們特別嗎?


首先,想想有些人所謂的開悟核心經驗:無我經驗。更具體來說,想像我所謂的「外部無我經驗」。這種經驗如何隱含抗拒天擇的價值觀?

正如我們所見,這種經驗會削弱「你」與世界上其他人事物之間的分離感。事實上,你的「內部」和「外部」世界之間,會開始存在著某種連續感,因而你可能會開始認為傷害他人等同於傷害自己。當這種經驗發展到最極致,你會開始覺得他人的利益與你的利益,並沒有任何真正的差異。

當然,從天擇的角度來看,這是異端邪說。如果要說天擇內建了什麼觀念在我身體裡,那就是「我的利益是獨特的,而我應該專注於它們」。當我的利益與他人利益重疊時,這樣很好,我們可以互惠。但如果彼此利益沒有重疊,那麼我會優先考慮自己。

這個原則遵循著天擇的邏輯。如果我體內的基因之所以中選,是因為這些基因擅長把自己複製到下一代,那麼它們的首要工作就是照顧可以承載著它們的載體,也就是我的身體。這也表示這些基因會在我大腦中輸入這樣的想法──照顧這個身體比照顧其他身體重要(除非其他身體是近親)。換句話說,我很特別。我的特殊性非常靠近天擇價值體系的核心。

這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