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未来的国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玛与克努特再婚一事当中,公爵一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这一联姻也代表着英格兰与诺曼底之间新的结盟关系。要维系这一结盟关系,公爵显然不能给流亡者提供物质援助,也不能协助其再次争夺英格兰王位。15

然而,即便事实真的如此,在理查死后,诺曼底的统治者也没有必要再遵守这些条件。1026年,老理查公爵结束了其长达30年的统治,与他同名的长子继位。但理查三世(Richard III)的统治也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仅一年之后,新公爵也去世了,死因是中毒。有传言称,下毒者是他素怀二心的弟弟罗贝尔(Robert)。历史已远,这一指控到底是不是真的已不太可能说清,但罗贝尔必然非常憎恨他权倾朝野的兄长。而且,在理查三世死后,罗贝尔便迅速接任公爵之位,成为诺曼底下一任的统治者。16

很明显,罗贝尔并未继续执行其父的中立政策。就英格兰流亡者的问题,他显然有所作为。据当时最为重要的诺曼编年史家瑞米耶日的威廉(William of Jumièges)所说,爱德华和阿尔弗雷德“从公爵处得到了更多礼遇。公爵以深切的关爱加强双方联系,并与他们以兄弟相称”。一位史学家指出,这一表述意味着这3个年轻人已经相互盟誓,成为事实上的血亲。这一观点似乎是对事实的过度引申。罗贝尔、爱德华和阿尔弗雷德生来便是表兄弟。他们出生的时间相差无几,而且都在公爵的宫廷中被培养成人。如果罗贝尔觉得有必要支持这两个表弟的话,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17

根据瑞米耶日的威廉的记述,事实正是如此。他告诉我们,罗贝尔公爵派了特使,责令克努特恢复爱德华与阿尔弗雷德的合法地位。不出所料,克努特断然拒绝,并打发他们空手而回。这使得罗贝尔下定决心,要代表他的表弟们发起一次军事行动。他下令,要“在整个诺曼底海域内”筹建一支庞大的海军部队。一时间,战船也在海岸边整装待发。

长期以来,这段记载一直被史学家视为无稽之谈。抛开其他事情不谈,这一故事听起来也与1066年间发生的诸多事件极其相似。这不免令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关于瑞米耶日的威廉的记述,有一个事实最令人感到沮丧:虽然他在11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撰写历史著作了,但据我们所知,在诺曼征服后,他又对自己的记述做过修订。因此,我们无法弄清哪部分记述是原始文稿,哪些是后来才做出的改动。然而,尽管如此,这位编年史家的记述却从枯燥无味的行政档案中得到了很多支持。瑞米耶日提到,诺曼舰队曾在沿海城市费康(Fécamp)集结。罗贝尔公爵于1033年发布的一份证书也表明,那一年的复活节,他确实就在费康,爱德华和阿尔弗雷德也陪伴在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同许多人一样,这两个人也看到了舰队集结的过程。如果说这一文件告诉了我们这次远征的日期的话,那么,另外两份大约于同一时期发布的证书则表明,爱德华对于追回他与生俱来的继承权一事充满了期待,因为在这两份文件中,他都自称“国王”。其中的一份证书尤为有趣:爱德华亲自为圣米歇尔山(Mont St Michel)修道院的僧侣颁发了一份证书,而这一地点也出现在瑞米耶日的威廉的记载中。18

瑞米耶日的威廉继续为我们讲述这段历史。他说,船只“在费康被精心装配,船锚、兵器和精兵一应俱全”。但他接着告诉我们,准备工作很快被取消了,“按既定计划下水之后,由于一股强风,船队遭遇了重重危险。船员们费尽了全力,才使得船队在那之后到达了名为泽西(Jersey)的小岛上”。在记述这件事的时候,一位编年史家说道,因为一直刮逆风,公爵当时非常绝望,痛苦和挫败占据了他的内心。最后,当他意识到横渡海峡绝无可能时,他便命令舰队掉转方向,以尽快在圣米歇尔山登陆。19

瑞米耶日的这段记载写于爱德华继位后。因此,他得以用神启来解释这场灾难。他表示,上帝显然对这位未来国王的人生早有安排,不希望他在取得王位的过程当中流血。但在当时,经历了这一变故的爱德华本人不可能如此处乱不惊。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爱德华将圣米歇尔山的土地赠予修道院,是想要向上帝致以诚挚的感谢,感谢其帮助他从风暴中安全脱险。但与此同时,这场风暴也几乎毁掉了他加冕英王的宝贵机会。在这个时候,罗贝尔公爵认为,假设重新部署这支为进攻英格兰而组建起来的舰队,将其派到距离诺曼底更近的地方,其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出于这一原因,他开始用这支舰队进攻邻近的布列塔尼(Brittany)。20

此外,人们很快便发现,在短时间内,再次远征英格兰几乎毫无可能。1034年圣诞节,罗贝尔下令召集诺曼底所有要人,并突然宣布他要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这一决定令众人瞠目结舌。(有人说,因为哥哥的死,他良心不安,这才做出这一举动。)从短期来看,这一决定意味着,公爵要将所有身家用来资助这一昂贵的冒险;而从长远来看,这一决定也意味着,诺曼底有可能再次失去它的统治者。在中世纪的时候,诺曼底到中东之间的往返旅程是十分危险的,公爵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意外。事实恰是如此。翌年初,罗贝尔出发。他成功到达了耶路撒冷。据说,他在基督墓前哭了整整一个星期,并献上了许多昂贵的礼物。然而,在回程中,他却病倒了。1035年7月2日,公爵死于尼西亚(Nicaea)城,并被随从葬于此处。

直到这一年秋季,这一不幸的消息才传回诺曼底。罗贝尔身后只留下一个儿子,即7岁的私生子威廉。21这时,虔信者爱德华一定已经放弃了所有的希望。

但是,几周以后,又有新消息传来。这一次,消息来自英格兰。克努特已死,英格兰的王位再次空悬。

也许上帝终究还是眷顾爱德华的。

①照明手稿最初指的是用金银装饰的手稿,而在现代,人们所指的是带有插图的手稿。

1E. Bozoky, ‘The Sanctity and Canonisation of Edward the Confessor’, Edward the Confessor: The Man and the Legend, ed. R. Mortimer (Woodbridge, 2009), 173–86.

2参见The Anglo-Saxons, ed. J. Campbell (1982)。

3概括性的叙述可参见M. Arnold, The Vikings: Culture and Conquest (2006)。

4S. Foot, ‘The Making of Angelcynn: English Identity before the Norman Conquest’, TRHS, 6th ser., 6 (1996), 25–49; P. Wormald, ‘Engla lond: The Making of an Allegiance’, 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7 (1994), 1–24.

5参见 The Battle of Maldon AD 991, ed. D. Scragg (Oxford, 1991)。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