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同时,他也宣布,自己将与埃德加王子决裂。尽管我们并没有理由怀疑这一描述,但普瓦捷的威廉似乎夸大了大主教在英格兰抵抗活动中的作用。在他的描述中,斯蒂甘德俨然被描绘成了伦敦人的领袖。英格兰史料所认定的领袖奥尔德雷德却没有被提及。在这里,普瓦捷的威廉很可能已经知道了二人后来的命运,因而故意篡改了历史。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斯蒂甘德充当替罪羊以维护奥尔德雷德的名誉。(在处理1066年年初哈罗德的加冕礼一幕的时候,他很可能也运用了类似的手法。)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倒戈当然影响重大。但是在一段时间内,伦敦的反对派仍在坚持反抗。13
因此,袭扰战也仍在继续。在于沃灵福德横渡了泰晤士河之后,诺曼军队继续了他们的摧毁之旅。他们掉转了方向,并向东北进发。这样一来,其行军路线就开始逐渐向首都伦敦合围。一种可能是,沿着奇特恩斯(Chilterns)旁边一条被称为伊克尼尔德驿道(Icknield Way)的古道,威廉率军通过了白金汉郡(Buckinghamshire),并进入了赫特福德郡境内(正如伍斯特的约翰所说的那样)。在那里,他们于伯克姆斯特德(Berkhamsted)建立了另一座营地(可能就是那座城寨式[motte-and-bailey]的大城堡)。
这时,伦敦人一定十分沮丧。诺曼人正在推进,这一点无疑令人恐惧。除此之外,埃德温和莫卡的逃离对于英格兰人的气势更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伍斯特的约翰说,两个伯爵 “收回了施以援手的承诺,并率军返还”。这大概意味着,就在这个秋天,他们就离开了伦敦,一路向北回到他们的伯爵领地。这一行动的结果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埃德温和莫卡此后便一直扮演着大叛徒的角色,虽然这一论断对他们来说很可能并不公平。如在12世纪早期,马姆斯伯里的威廉就把他们描述为“野心勃勃的两兄弟”。他还错误地声称,这两个人之所以离开伦敦,是因为在这之前,市民拒绝选他们二人之一作为国王。但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D本中,一开始,两位伯爵都承诺为埃德加王子而战。这本书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成书年代最为贴近的史籍。而在这本书中,我们完全看不到任何有关他们回到北方的记载。与此同时,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D本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接下来几周的时间内,伦敦市民的希望破灭了。尽管极为简略,这本书的描写却极为生动。他们想象着以少年国王之名与那些可怕的敌人作战,而与此同时,敌人正在他们的城墙外,毁坏那里的土地。“每当事情应当出现进展的时候,它就会受到阻碍。日复一日,事态越发变得严重。最后,每件事情都变得很糟。”14
因此,伦敦城里的英格兰人(或者至少那些昔日拥护少年埃德加的人)决定投降。随着一年内黑夜最长的那几天的到来,在一个由要人和主教组成的代表团的陪同下,埃德加本人启程从伦敦去往伯克姆斯特德,当面向更为强大的威廉力量表示臣服。《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写道,他们“这样做是必要的,毕竟大规模的破坏已经被造成了。而且,他们没有尽早这么做是一种极为愚蠢的行为”。他们最终来到征服者的面前,“交上人质并宣誓效忠,而威廉则承诺做一位仁慈的君主”。
这就意味着威廉成为英格兰的新王了吗?在英格兰人看来,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英格兰的国王是由选举产生的,统治者的统治始于他得到本国要人们的认可。当然,这就意味着,王子此前也已经被认定为英格兰的国王了。尽管《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有理由对此事含糊其词,但在黑斯廷斯一役之后的几天里,埃德加的统治显然已经得到了承认。例如,我们被告知,当他们的院长在战争中受伤而死以后,彼得伯勒修道院的僧侣们便将继任者派往面见埃德加,以获得他的批准。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埃德加“非常高兴地同意了”。普瓦捷的威廉甚至说得更为直白:“与爱德华国王同属王族的埃德加王子已经被选为英格兰的国王。”很明显,和虔信者爱德华一样,在其执政之初,埃德加并未举行加冕典礼,但这在英格兰人的眼里无关紧要。不妨再重复一遍,加冕礼不过是一次确认——它代表来自上帝的祝福,但并不等同于王权本身。15
然而,诺曼人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在欧洲大陆,只有在加冕之后,一个人才会被称为国王。埃德加还没有加冕的这一事实自然会让他们更加坚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如果这个男孩还未加冕,那么他就不能算是国王。英格兰人可能也觉得这一做法不符合常规,但他们很显然没有能力反驳这一惯例,并很快地认同了诺曼人的思考方式。与此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这种新逻辑令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威廉加冕前,英格兰会一直没有国王。因此,普瓦捷的威廉说:“主教和要人们恳请他加冕。他们说,自己习惯于服从国王,并且希望有一位国王作为他们的统治者。”诺曼人也在催促自己的领袖尽早登基,但他们的焦虑是出于不同的理由。“他们希望在威廉当上国王后分得更多的战利品,并得到更高的头衔。”16
但是,根据普瓦捷的威廉的记载,到了这个时候,威廉自己却犹豫了。他认为,急着爬到权力的最高点是不合适的。既然征服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夺取英格兰的王位,那么,不难想见,威廉的犹豫其实是普瓦捷自己的创造。这一私见旨在强调他的宗主谨慎而谦逊,有足够的能力来统治英格兰。然而,根据文献记载,征服者不立刻加冕的理由不只有“不合适”这一条。他对自己的近臣们说,英格兰的乱局才是阻止他这么做的主要原因。这个时候,一些人仍然在反抗。而且,他也想让他的妻子与他一同加冕,而此时她还身在诺曼底。这些理由听起来颇为可信。此时,威廉只控制了这个国家的东南部分。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威廉希望武力征服英格兰全境,并让所有的英格兰人都臣服于他,以便他和玛蒂尔达能够有条不紊地加冕。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威廉对待加冕仪式的态度和他的盎格鲁-撒克逊前辈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人们在贤人会议上讨论了这件事,而威廉最终被众人说服了。“在重新权衡了每一件事之后,”普瓦捷的威廉说道,“他妥协了,并接受了他们所有的请求。”显然,他之所以会改变主意,主要是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普瓦捷指出,“最重要的是,他希望,一旦他登基称王,叛军就不能理直气壮地发动叛乱了,镇压叛乱也会变得更容易”。普瓦捷说,在做好决定之后,威廉便把他手下的一部分人派往伦敦,为加冕做必要的准备。17
几天后,威廉本人到达伦敦。当时,那里的局势一定已经非常紧张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这座城市里到处都是黑斯廷斯战役的幸存者。和他们一样,数千名死者的家属们只能以痛恨来迎接诺曼人的到来。根据瑞米耶日的威廉的描述,征服者之前派出的先遣队“发现了众多决意拼死抵抗的反叛者。战斗立即展开,而伦敦也因此而陷入了失去子民的哀恸之中”。瑞米耶日的记述可能并不是最可靠的。但是,了解更多信息的普瓦捷的威廉也含蓄地对他的说法表示赞同。普瓦捷告诉我们,先遣队受命在城中筑造堡垒,“以抵挡众多敌对的市民”。18
加冕典礼在圣诞节当天举行。尽管我们知道,在后世君主的加冕典礼之前,人们一般都会沿街游行。而在此时的伦敦,这种游行基本不可能出现。如果《黑斯廷斯战役之歌》可信的话(令人失望的是,这本书有关这一事件的大部分记录都是不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