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可信的),在加冕典礼前的几天里,威廉可能住在虔信者爱德华位于威斯敏斯特的宫殿中。我们知道,典礼是在虔信者位于威斯敏斯特修道院里的新教堂里举办的。我们也知道,参加者中有英格兰人和诺曼人。既然新教堂的空间只能够容纳几百人,大多数伦敦市民一定留在了家中,而大部分诺曼军队则在别处扎营。(他们可能待在位于城市东南角的新城堡中。)然而,大量全副武装的诺曼骑兵却被安排在修道院外,以防敌人设伏。19
至于这个典礼,我们所持有的证据已经能够说明,它遵循了传统的形式。虽然史学家们一直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即仪式是按照什么次序进行的,但所有人都认同,尽管它开创了国王由此而产生的先河,威廉的加冕典礼仍然遵循了英格兰的传统。就像虔信者加冕时那样,人们唱响了歌颂国王的赞美诗,英格兰大主教则主持了仪式。和年初一样,主持仪式的是约克大主教奥尔德雷德,并非斯蒂甘德这位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英格兰的历史文献更强调仪式的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新王遵照传统,发下誓言,表示他将像最为良善的先王那样,善待自己的臣民。正如伍斯特的约翰所说的那样,威廉承诺,他会保护教会及其领袖,会公正地统治所有的子民,也会制定和维护法律,完全禁止“掠夺行径和不公的审判”。20
鉴于最近所发生的事情,在场的英格兰听众肯定会特别想听到誓词的最后一部分。普瓦捷的威廉的描述让人觉得,从伯克姆斯特德人归顺直至加冕礼的这段时间里,一切都是宁静而平和的。他告诉我们,如果征服者乐意,他甚至可以把他全部的时间都花在擎苍狩猎之上。与之相比,《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D本却道出了一段不一样的历史。在写完威廉于伯克姆斯特德所做的“做仁慈的君主”的承诺后,它刻薄地补充了一句,“然而,在此期间,他们每到一地,都会把这里洗劫一空”。正如英格兰人所害怕的那样,在这几周里,诺曼人并没有做出什么改变。现在,随着新王发下誓言,英格兰人终于看到了希望。他们认为,诺曼人将会停止他们的劫掠行动。21
但是,有些人显然忘记了,要向那些在门外守卫的诺曼士兵解释这个时刻的重要性。正如普瓦捷的威廉所说的那样,仪式的下一环节是,询问在场的所有人,他们是否愿意接受新王的统治。这个问题必须要问两遍。在英格兰大主教奥尔德雷德提问过一遍之后,诺曼一方的库唐斯主教会用法语再提问一遍。自然,在座的每个人都大声地做出了肯定的回复。但是,他们所用的语言各不相同。不幸的是,普瓦捷的威廉说,教堂外的守军认为,这种大声喧闹源自英格兰人在最后一刻的背叛。于是,作为回应,他们点燃了附近的房子。
正如当代历史学家所评论的那样,在普瓦捷的威廉所有的描述当中,这一描述是最不可信的。如果守卫们真的认为教堂中发生了麻烦,他们肯定会冲进去。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似乎是一个拙劣的借口。普瓦捷企图以此来粉饰更多的焚烧和劫掠行为,而这些行为甚至在加冕的过程中也没有停歇。同时,普瓦捷的威廉不得不提到这起意外表明,这一行为一定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这一猜测得到了奥德里克·维塔利斯更为晚近却更为详尽的记述的确认。他写道,随着火势迅速蔓延,“教堂中欢声庆祝的人们都吓坏了。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男女都在疯狂地往外冲”。我们被告知,有些人去救火,而另一些则趁着火势抢劫财物。与此同时,在修道院里,只有主教、几个僧侣和几个教士留下来完成加冕典礼。根据惯例,大主教奥尔德雷德给威廉涂上圣油,给他戴上王冠,并让他在王座上就座。据说,神职人员们都吓坏了。就在他们祈求上帝保佑他们的新国王,并让他的国家长治久安的那个时刻,教堂外面却是一片混乱。到了加冕典礼结束的那个时刻,我们得知,即使是征服者本人也在从头到脚地颤抖。正如维塔利斯评论的那样,这是一个不祥的开端。22
在加冕礼后的几天里,威廉一直逗留在伦敦。如果我们以普瓦捷的威廉的记载作为依据,威廉在加冕后所采取的第一项举措就是奖励他们的支持者。长期以来,他的手下们一直渴望得到这种奖赏,而这也是他们响应英格兰人对威廉早日加冕的要求的原因。自然,普瓦捷的威廉将尽其最大的努力,把世人对这件事的印象扭转到积极的方向上来。他说,新国王“将哈罗德先前藏匿在王室宝库中的财富公平分配给众人”。尽管他没有办法否认,威廉之所以能够如此慷慨,是因为他在之前的几个月里收到了大量的贡金。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在把部分战利品分给了那些“帮他赢得战争的人”的同时,威廉也把更多且更贵重的战利品赠给了修道院。不管分配比例究竟是多少,许多教堂的确都收到了威廉的礼物。不用说,普瓦捷的威廉在这里提到的教堂是大陆的教堂,其中的很多僧侣曾为诺曼征服的胜利而祈祷。我们知道,其中的一些教堂收到了巨大的黄金十字架,上面镶有精美的珠宝。与此同时,其他教堂则收到了黄金容器或金线法衣。很容易推断(普瓦捷后来试图否认这一点,而这恰恰使得他想掩盖的事实更为明显),这些财宝实际上是从英格兰的各个教堂抢劫而来的。最上等的礼物被留给了威廉在宗教界最大的支持者——亚历山大教宗。后者不但收到了“不可胜数的金币和银币”,而且还收到了“就连拜占庭都要视为珍宝的珍贵饰品”。这些珍贵的物品中还包括哈罗德自己的旗帜——上面有一个用金线绣成的武士像。威廉可能是把这面旗帜当成了之前教宗授予他的那面旗帜的回礼。(此前,为了支持威廉入侵英格兰,教宗曾经交给威廉一面旗帜。)23
在他统治的初期,威廉并未完全无视英格兰人的需求。普瓦捷的威廉向我们保证,就在他的加冕礼后,威廉马上“制定了许多睿智、公正且仁慈的条款”。其中的一些是专门为伦敦而制订的,而另一些则推行到全国。至少在伦敦,普瓦捷的说法得到了一份令状原件的证实。几乎可以确定,这份文件是在威廉执政的初期草拟而成的。历经风雨,它现在仍然保存在伦敦大都会档案馆中。在这一令状中,新国王向城市要人们允诺,他将会维持“爱德华时期”的法律不变。普瓦捷的威廉多次强调了威廉的公正(“除去那些十恶不赦的人,他不会给任何人治罪”;他不接受“任何违反公平交易的行为”)。然而,总的来看,这些做法就像是在回应一些人的批评。这些人认为,新国王根本没有做任何公正的事。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其中关于威廉“为赋税设定上限”的记载,并将其与《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D本的观点相对照。后者不但记载了国王的加冕誓词,还评注道,“然而,他却向这个国家征收重税”。24
诺曼人和英格兰人在记录上明显相悖的情况还不止于此。在有关1067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记载上, 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一点。根据普瓦捷的威廉的记载,在了解了伦敦市民的分寸之后,国王认为,在新要塞完工前,他们可能更应该先留在别的地方。因此,他从伦敦撤到临近的巴金(Barking)。普瓦捷的威廉说道,正当威廉留在那里时,“或许是全英格兰最有权势的两个人”前来投降了。这两人正是埃德温伯爵和莫卡伯爵。和“其他许多富有的贵族”一起,两兄弟“为他们之前所表现出的敌意而请求威廉的宽恕。与此同时,他们也将自己以及他们所有的财产交由威廉处置”。25
但是,那些财产到底得到了怎样的处置呢?根据普瓦捷的威廉的记述,国王不但“欣然地接受了他们的誓言,赐给了他们恩惠,还不求他们付出任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