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 9 章 工业革命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8 世纪,英国的纺织工业是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工具。在布料的生产中,商业财富有形地转化为资本。因为它取得了双重功能,一面购买机器和原料,一面购买人力去操作生产。从那个时候起,财富的累积便不再依靠经济以外的方法去榨取剩余物资,也不再依靠由商人销售剩余物资。通过购买机器,作为资本的财富把持了工艺技术,并拥有了使自然转型的物质设备。借由购买劳力,资本可以自由支配社会劳动力,并照自己的意思去使用它改造自然。在资本主义的方式确立以前,人也为工资而工作。但是现在工资劳工成为劳力征召的最重要形式。而必须依靠工资生活的劳工阶级,其存在成为主宰社会劳动力动员和调度的最重要因素。工艺技术和劳动力都受到创造剩余价值的计算法的支配,其结果是加速了工艺技术的变化,以及劳力与工艺技术必要条件的同步作用。博兰尼说,“在 18 世纪末之前,西欧的工业生产只不过是商业的附属品”(Polanyi,1957:74)。而以马克思的话来说,现在商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仆佣(Cap.Ⅲ,1967:330,336)。

这个转型为何发生在欧洲?有人说这是因为欧洲具有“落后状态的特殊条件”。公元 1000 年以前,欧洲还是一个边陲地带,在地中海、信奉伊斯兰教的近东,以及东方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边缘上。它的政治权力支离破碎;掌权的人也比较软弱。军事-政治霸主与商人之间的关系不明确而且敌对。贵族可以抢劫商人,限制其政治上的自主权,或禁止商业投资土地。可是它们与庞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相比,却更需要商人以剩余物资交易关键性的商品,因为中央集权国家可以通过税收筹集所有必要的供应品。矛盾的是,欧洲的贵族因为不许商人取得土地和政治力量,也迫使他们再投资于贸易,将他们的财富在商业中冒险,而非安全地投资在地产上。因此,在软弱的权力领域中的间隙与权力交替的空当,欧洲商人得以建造商业网络,在广大的地理区域将剩余物资转化为商品,又将商品转化为财富。

贸易的存在,其本身并不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近东、印度和中国,当时都有范围广大的地区间贸易。所有这些地区甚至还有由商人主办的手工艺生产,或是集中在工厂,或是分散在民家。可是在这些中央集权的贡赋制国家,商人仍然受到政治统治者强力的约束,并且依靠这些统治者。中国的学者说,当时可能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英国情形的特点,不是商人买卖商品,而是他们迅速而不能抗拒地被拉进生产的领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